新會區將堅持陸海統籌、江海聯動,在打造“水上新會”上實干爭先。其中,將加快推進水生態保護,要推動水經濟蓬勃發展,把生態“好水”變成經濟發展“活水”——在新會區委十四屆五次全會報告中,關于水經濟的著墨頗多。發展水經濟,是新會區全速沖刺千億GDP強區、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會篇章的“十大新突破”之一,系列規劃,振奮人心。
新會地處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水網發達,人水關系密切,只有護住綠水青山,才能收獲金山銀山。近年來,新會區堅持以水生態治理為核心,充分發揮河湖長制平臺優勢,讓水質好起來、水量豐起來、風光美起來,“山水相依,美美與共”的美好愿景照進現實。
依托“天藍、地綠、水凈”的生態資源,新會區“借水行舟”嫁接綠色新業態,全力打造“生態+旅游+鄉村振興”水經濟發展新增長極。作為新會水行政主管部門,區水利局堅持黨建引領,健全組織網絡,完善配套制度,層層壓實責任,在打造美麗河湖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水利工程價值,探索水利高質量發展和水生態環境保護和諧共進的發展模式,打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通道。
建設特色碧道 培育綠色新業態
如何“借”現有水生態稟賦,“行”好高質量發展之舟,是探索水經濟發展新路徑的關鍵要點。近年來,區水利局積極探索發展“碧道+”、濱水文旅、內河游艇游船等新業態,依托境內主要干流、自然人文資源集聚的河湖水系,突出休閑娛樂、公共服務、交通設施等綜合配套,高質量規劃建成全長75.7公里、獨具新會人文氣質的碧道生態水岸,為葵鄉人民群眾提供文化多元、富有活力的生態濱水空間。
小鳥天堂碧道立足毗鄰珠西交通樞紐江門站的區位優勢,結合城市提質與梅江生態園柑葵濕地有機結合,形成“城園相融、詩意棲居、健康持續”的園林景觀。記者從區水利局、文廣旅體局等相關部門了解到,結合鄉村振興、文化旅游目標,新會區正重點輻射串聯小鳥天堂、凌云塔、梁啟超故居、陳皮村等景點以及天馬村、茶坑村等著名古村落,打造集陳皮文化、特色餐飲、休閑養生、生態旅游于一體的精品游線。這將大大提升樞紐新城城市品質,推動周邊土地資源持續增值和梅江村改造更新,拉動區域零售商業以及房地產業發展,帶旺周邊商圈消費,給招商引資創造良好投資環境。
江門水道碧道岸線水生態環境良好,近年來,碧道沿線新建了主題廣場、兒童樂園、服務中心、驛站等設施,順應時尚品質生活需求,增設露營區,成為市民露營、野餐的“網紅打卡點”。露營區一經推出,便吸引露營裝備租賃業務商進駐,同時,與蛋糕店、咖啡店合作,向露營美食、露營咖啡等領域延展。
潭江會城城區碧道延續小鳥天堂國家濕地公園保育區空間功能,有機串聯沿線高密度住宅區、自然村落、港口作業區以及正在謀劃的新會鄉村振興風貌帶,成為新會亮麗的水生態名片。碧道沿線吸引了星光市集、露營餐廳、烤野露營俱樂部等新業態進駐,打開青年創業新思路,激活城市“夜經濟”。
“有這樣一個地方讓我們的創業理想落地真的很好。現在,市集人氣越來越旺,我們正研究新產品,迎合消費者需求。水經濟發展讓我們這些‘斜杠青年’有了更多可能性”星光市集攤主何先生告訴記者,大學畢業后,他選擇回鄉工作,閑暇時到市集擺攤,如今,他的手打檸檬茶已成為市集上的“明星”單品。
而另一頭的西江邊,環大鰲島碧道以“水上靈鰲·西江綠島”為主題,傾力打造候鳥濕地公園、鰲島疊翠公園、獨占鰲頭公園、水文化公園四大主題公園,讓市民群眾與大自然“零距離”接觸,成為休憩、游玩新地標。濕地公園內,鷺鳥齊飛,蔚為壯觀,被網友們譽為“江門最美濕地公園”。碧道文旅資源持續帶動周邊景點和村(居)產業發展,助力大鰲持續擦亮“產業藍”“生態綠”特色名片,推動水產養殖和物流運輸、新會中集現代裝備漁業、麗宮預制菜產業園等項目進一步發展,實現讓河道“活”起來、讓產業“富”起來。
發展水經濟勢頭已起,當科學規劃,乘勢而上。目前,新會區水利局正全力推進小鳥天堂周邊水系提升工程建設,進一步加快落實綠美新會生態建設,依托小鳥天堂核心節點,以保護性建設為原則,通過水陸雙游徑串景成鏈,結合科普、活動、商業,形成一條完整的旅游帶。以此為契機,新會區鼓勵、支持、引導市場主體開展綠色水經濟活動,齊心協力打造綠色水經濟新業態,讓綠色產業成為經濟發展新動能,創造高質量發展的新亮點、新名片。
積極探索“水利+” 打通“兩山”轉化通道
位于圭峰山主峰山下的石澗一級水庫,是一座以城鎮供水為主的水庫,這里山清水秀,風光如畫。近年來,新會區大力實施石澗水庫公園綜合保護工程,確保生態環境保護、景區優化美化、文脈延續、城市品質及新農村建設等方面同步提升。新會區陸續投入超2000萬元,圍繞石澗一級水庫改造石澗公園大石頭景區,以近自然的手法對水庫進行生態修復,沿岸種植落羽杉,改善生態系統,提升水質。同時,以保護水資源為根本,從基礎建設、運行管理、安全管理、信息化管理、專業管護等五大部分出發,開展水庫標準化管理建設;設置專業管理隊伍,保障園區及水庫環境衛生,建設棧道、親水平臺、碼頭等,構建近自然游憩系統。
如今的石澗公園大石頭景區,岸綠景美,石澗一級水庫猶如一顆翠綠的寶石鑲嵌其中。這片濱水山林風景區山勢嵯峨、層巒疊翠、水清木華、四時秀色,吸引眾多市民及外地游客前來“打卡”游玩、參觀留宿,據統計,去年,景區日均接待游客超8000人,帶動區域內民宿與餐飲業蓬勃發展,周邊新會柑種植產業蒸蒸日上,逐步形成年產值超千萬的石澗公園水經濟圈。
石澗公園大石頭景區的成功打造,是新會區水利部門以水為媒積極探索“水利+”的經典案例,堅定了新會走水旅融合特色發展之路的信心和決心。接下來,新會區將積極借鑒國內先進地區開展水經濟工作的經驗做法,充分利用河湖眾多、資源稟賦較好的優勢,持續加強河湖水環境治理,保護和恢復河流水生態,挖掘保護新會水文化遺產,促進水文化傳承和發展。同時,進一步探索建立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依托萬里碧道、水利風景區、水利樞紐等載體,切實做好水經濟試點建設,激發水經濟發展活力。
新會區水利局將以深化推進“百千萬工程”為契機,加強與相關業務部門的溝通協作,圍繞實施鄉村振興部署,聚焦綠美新會建設,持續深化河湖長制工作,著力推進全域水經濟建設,寫好寫細寫實水生態保護與發展文章,切實打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最后一公里”,全力打造水生態高質量保護與水經濟高質量發展互促共進的新會樣板。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