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區將堅持陸海統籌、江海聯動,在打造“水上新會”上實干爭先。其中,將加快推進水生態保護,要推動水經濟蓬勃發展,把生態“好水”變成經濟發展“活水”——在新會區委十四屆五次全會報告中,關于水經濟的著墨頗多。發展水經濟,是新會區全速沖刺千億GDP強區、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會篇章的“十大新突破”之一,系列規劃,振奮人心。
新會地處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水網發達,人水關系密切,只有護住綠水青山,才能收獲金山銀山。新會區堅持以水生態治理為核心,充分發揮河湖長制平臺優勢,讓水質好起來、水量豐起來、風光美起來,“山水相依,美美與共”的美好愿景照進現實。
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向水而為。如何“借”現有水生態稟賦,“行”好高質量發展之舟,是探索水經濟發展新路徑的關鍵要點。近年來,新會區積極探索發展“碧道+”、濱水文旅、內河游艇游船等新業態,依托境內主要干流、自然人文資源集聚的河湖水系,突出休閑娛樂、公共服務、交通設施等綜合配套,高質量規劃建成全長75.7公里、獨具新會人文氣質的碧道生態水岸,為葵鄉人民群眾提供文化多元、富有活力與魅力的生態濱水空間。
小鳥天堂碧道立足毗鄰珠西交通樞紐江門站的區位優勢,結合城市提質與梅江生態園柑葵濕地有機結合,形成“城園相融、詩意棲居、健康持續”的園林景觀。結合水經濟建設目標,新會區正重點輻射串聯小鳥天堂、凌云塔、梁啟超故居、陳皮村等景點以及天馬村、茶坑村等著名古村落,打造集陳皮文化、特色餐飲、休閑養生、生態旅游于一體的精品游線。這將大大提升樞紐新城城市品質,推動周邊土地資源持續增值和梅江村改造更新,拉動區域零售商業以及房地產業發展,帶旺周邊商圈消費,給招商引資創造良好投資環境。
江門水道碧道岸線水生態環境良好,近年來,碧道沿線新建了主題廣場、兒童樂園、服務中心、驛站等設施,順應時尚品質生活需求,增設露營區,成為市民露營、野餐的“網紅打卡點”。露營區一經推出,便吸引露營裝備租賃業務商進駐,同時,與蛋糕店、咖啡店合作,向露營美食、露營咖啡等領域延展。
潭江會城城區碧道延續小鳥天堂國家濕地公園保育區空間功能,有機串聯沿線高密度住宅區、自然村落、港口作業區以及正在謀劃的新會鄉村振興風貌帶,成為新會亮麗的水生態名片。碧道沿線吸引了星光市集、露營餐廳、烤野露營俱樂部等新業態進駐,打開青年創業新思路,激活城市“夜經濟”。
“有這樣一個地方讓我們的創業理想落地真的很好。現在,市集人氣越來越旺,我們正研究新產品,迎合消費者需求。水經濟發展讓我們這些‘斜杠青年’有了更多可能性。”星光市集攤主何先生大學畢業后,選擇回鄉工作,閑暇時到市集擺攤,如今,他的手打檸檬茶已成為市集上的“明星”單品。
而另一頭的西江邊,環大鰲島碧道以“水上靈鰲·西江綠島”為主題,傾力打造候鳥濕地公園、鰲島疊翠公園、獨占鰲頭公園、水文化公園四大主題公園,讓市民群眾與大自然“零距離”接觸,成為休憩、游玩新地標。濕地公園內,鷺鳥齊飛,蔚為壯觀,被網友們譽為“江門最美濕地公園”。碧道文旅資源持續帶動周邊景點和村(居)產業發展,助力大鰲持續擦亮“產業藍”“生態綠”特色名片,推動水產養殖和物流運輸、新會中集現代裝備漁業、麗宮預制菜產業園等項目進一步發展,實現讓河道“活”起來、讓產業“富”起來。
位于圭峰山主峰山下的石澗水庫,山清水秀,風光如畫。近年來,新會區陸續投入超2000萬元,以近自然的手法對石澗水庫進行生態修復,沿岸種植落羽杉,改善生態系統,提升水質,吸引眾多市民及外地游客前來“打卡”游玩、參觀留宿。據統計,2022年景區日均接待游客超8000人,帶動區域內民宿與餐飲業蓬勃發展,周邊新會柑種植產業蒸蒸日上,逐步形成年產值超千萬的石澗公園水經濟圈。
除了依托“碧道+”“水庫+”模式,新會區還基于水資源稟賦優勢,先后引進寶礦力水特、無限極、李錦記等一批涉水項目,開發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古兜溫泉旅游度假村,擁有航通公司、南洋船舶、海星游艇等船舶與海工裝備產業鏈龍頭企業,帶動新會經濟產業高速發展。寶礦力水特暢銷全國,無限極被評為“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古兜溫泉旅游度假村是大灣區溫泉旅游度假圣地,全球最大寬扁淺吃水型半潛駁船在新會銀洲湖下水,涉水經濟嶄新篇章正徐徐展開。
發展水經濟勢頭已起,當科學規劃,乘勢而上。新會區將以全域水經濟試點建設為契機,積極借鑒國內先進經驗做法,充分利用河湖眾多、資源稟賦較好的優勢,探索建立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著力推進全域水經濟建設,寫好寫細寫實水生態保護與發展文章,切實打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最后一公里”,全力打造水生態高質量保護與水經濟高質量發展互促共進的“新會樣板”。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