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江順大橋底沿線密布著散亂小攤,占道經營、污水橫流、管理無序的現象長期困擾著周邊居民。近年來,蓬江區探索“以道養道”管護模式,大力探索開發西江碧道濱水經濟,通過統一招商、商戶自主管理的模式,將這片約9380平方米的濱江空間打造成集“潮流消費、親水體驗、文化社交”于一體的九點九集市水經濟項目。如今,昔日的“臟亂差”徹底蛻變,集裝箱街區錯落有致,霓虹與江景交相輝映,成為江門對接廣佛、點亮西江夜經濟的“新窗口”。
濱江C位:一橋一江勾勒視覺盛宴
項目坐落于江順大橋底部,緊臨西江碧道,占據“一橋跨兩岸,一江連粵港”的黃金區位。白天,西江碧波蕩漾,大橋鋼鐵骨架與江灘綠植構成工業美學畫卷;入夜,大橋燈光璀璨如銀河落江,集裝箱街區的炫彩霓虹與江面倒影相映成趣,搭配濱江步道的晚風與星光,形成“橋上車水馬龍,橋下煙火人間”的獨特景觀。這里既是市民散步觀景的親水長廊,也是游客打卡留念的濱江攝影基地,更成為江門“水經濟”版圖中兼具生態與商業價值的核心節點。
空間革新:集裝箱里的濱江潮流美學
以“工業風+潮玩感”為設計內核,項目采用30余個高飽和度色彩的集裝箱模塊化拼接,打造立體分層的開放式街區。明黃、蒂芙尼藍、珊瑚粉等活力色系碰撞金屬質感的橋體結構,搭配霓虹燈帶、街頭涂鴉與綠植造景,將橋下空間轉化為“可逛、可拍、可社交”的潮流場域。錯落有致的階梯式平臺延伸至江邊,形成半開放式的親水休憩區,既解決了昔日雜亂的空間痛點,又以“小而美”的設計語言重塑了濱江商業的顏值標桿,吸引眾多網紅博主與年輕群體自發傳播。
業態煥新:全齡段濱江生活圈強勢崛起
項目以“水經濟”為核心脈絡,構建“餐飲+娛樂+體驗”三位一體的業態矩陣,覆蓋全年齡段客群需求:
濱江美食集:集結江門本土茶飲品牌與特色小吃,打造“舌尖上的西江”美食地圖,搭配露天江景餐桌,讓味蕾與江風共舞;
潮玩活力場:引入卡丁車賽道、濱江騎行道等互動項目,結合橋底開闊空間設置主題打卡點,為年輕人打造“破圈社交” 的濱江派對基地;
夜間經濟引擎:可口美食、休閑茶飲、特色游玩項目一應俱全,將橋底空間轉化為“夜江門”的活力擔當,日均客流量突破5000人次,成為廣佛江都市圈的夜間消費新地標。
政企協同:政府賦能激活濱江經濟新范本
項目的成功蛻變,源于“統一規劃、市場化運營”的創新模式——通過整體打包出租,引入專業運營團隊與優質商戶,實現“政府搭臺、商戶唱戲、市民受益”的良性循環。如今,江順大橋底水經濟項目不僅解決了歷史遺留的環境難題,更創造了超200個就業崗位,年交易額突破千萬元,成為江門“以江興城、以城聚人”的典范之作。

從“橋下亂灘”到“城市會客廳”,江順大橋底九點九集市水經濟項目以“小空間”撬動“大生態”,既保留了西江濱江的自然肌理,又注入了Z世代的潮流基因。無論是情侶臨江漫步、家庭親子游玩,還是企業團建,這里都以“一站式”的濱江生活解決方案,重新定義江門“水經濟”的打開方式,讓西江的千年文脈在集裝箱的霓虹與煙火中,煥發新的時代活力。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