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數據,一圖讀懂《江門市2021年實施河長制湖長制工作要點》
江河長辦【2021】75號
江門市2021年實施河長制湖長制工作要點
全市河長制湖長制工作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走在前列、樹立標桿”的要求,以建設江河安瀾、秀水長清、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為目標,堅持問題導向、系統思維,圍繞河長制湖長制重點工作任務,全力推進水污染防治攻堅,高質量推動萬里碧道建設。
全力推進水污染防治攻堅
1.推進地表水國考、省考斷面水質穩定達標。
確保實現國考、省考斷面優良比例100%。
全面消除劣V類斷面,水質優良率達84.5%以上。
2.扎實推進西江潭江重點支流綜合治理工作。
12月底全面完成年度投資計劃5.18億元。
每個市(區)至少完成1條自主實施的非跨縣河流全面治理工作。
3.提高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減排效益。
年底前新增城鎮污水管網60公里,
修復、改造老舊污水管網23.9公里。
推動污水處理量及入口濃度的“兩提升”。
4.有序推進重點入河(海)排污口整治工作。
2021年力爭全面完成我市1378.28公里河段,7.3公里海岸線以及35個大中型水庫的入河(海)排污口“查、測、溯”工作
5.加強農業污染源頭治理。
繼續推進化肥減量增效、農藥減量控害
強化資源化利用工作
提升畜禽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水平
6.加強港口與船舶污染防治。
持續推進綠色港口建設。清理“三無”船舶(含涉漁“三無”船舶、餐飲船、長期閑置船等),禁止鄉鎮農自用船舶非法排污。
二、高質量推動碧道工程建設
10.年底前全面完成我市364公里碧道建設任務。
江門市碧道建設工程EPC+O項目12月底全面完成14.27億元的年度投資計劃
試點探索碧道+景區的商業化運維模式,推動萬里碧道建設可持續發展。
三、著力強化水資源保護
14.深入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
全面完成取用水管理專項整治行動,健全取水口監管機制。
推進西北江三角洲、潭江等跨縣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工作。
16.加快推進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工作
2021年底前,全市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覆蓋率達到100%。
有序推動農村供水改革,積極推進農村供水工程標準化、規范化管理。
四、不斷完善防災減災體系
20.加強江河湖庫防洪體系建設。
全力推進“智慧水利”一期工程潭江流域綜合預報調度系統項目建設,2021年底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6000萬元
21.積極改善城市防洪排澇。
組織編制完成城市內澇治理系統化實施方案并實施
22.加強小型水庫系統治理。
完成小型水庫安全運行管理標準化建設185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主體工程35宗。
23.推進水旱災害防御工作。
進一步完善防洪調度預案體系,組織編制潭江超標準洪水防御預案、江門市城市超標準洪水防御預案。
五、分類治理推動水環境改善
25.持續推進河湖常態化保潔機制。
持續完善“每年兩次以上集中清漂+常態化保潔”長效機制。
持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處理。
推動全市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76%。
28.扎實推進農村黑臭水體排查治理。
完成蓬江區禾岡村內支溝、江海區禾家排涌、新會區牛灣新河、開平市萬福村榕樹旁溝渠、鶴山市鶴山市場側溝渠等5處農村黑臭水體整治。
六、積極開展水生態修復
29.保障河湖生態流量,開展河湖健康評價。
配合省進一步細化潭江主要控制斷面和生態流量保障目標的具體管控措施,以杜阮河為試點推動開展重點河流生態流量保障工作。
30.加強水土流失治理。
全市完成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50平方公里。
32.加強濕地和森林生態系統修復與保護。
啟動實施高質量水源林建設,全市計劃建設高質量水源林4.91萬畝。
完成50條村綠化美化,推動森林縣城、森林小鎮和森林鄉村建設。
持續推進小水電清理整改工作。全市完成不少于2宗電站退出。
完成整改類數量30%以上的電站整改。
七、嚴格抓好水域岸線管理保護
34.積極推動“四亂”問題動態清零。
積極探索河道物業化管理模式,組建物業管理中心,開展物業化管理示范工作。
35.高質完成河湖岸線管控基礎工作。
11月底前完成市級黨政領導擔任河長的河道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編制工作。
八、持續深化執法監管制度
36.修訂和制定江門市的《廣東省河道采砂管理條例》《廣東省河道管理條例》配套制度
39.深入推進河湖警長制。
構建智慧水域治安防控體系。
九、加強河長制湖長制工作保障
40.不斷建立健全完備而穩定的河長制工作規范體系,提升河長辦的統籌力和執行力。
41.完善河長巡河履職“三個清單”制度
持續抓好河湖跨界斷面水質監測工作
依托第三方社會機構,對全市江河湖庫進行巡查,對各市(區)進行全覆蓋暗訪檢查,設立水環境“紅黑榜”,定期發布專項通報
42.加強經費保障及使用管理。
做好河湖管理機制經費保障,持續深化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改革。
43.進一步提升河長制信息化水平。
推進建設“互聯網+碧道”“互聯網+水安全”信息系統。
十、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
44.加大新媒體宣傳和公益宣傳力度,挖掘和宣傳巡河護河人物和故事。
45.不斷深化“人大河長”“企業河長”“華僑河長”等僑鄉治水模式,完善“河長+河湖警長+民間河長+專職巡河員+河道保潔員+護河志愿者”的河長制工作格局。
46.結合萬里碧道,各市(區)建設一個500平方米以上的水情水文化主題展廳或公園,打造江門水利和河長制教育平臺
47.開展僑鄉幸福河湖評選。
評選一批僑鄉幸福河湖,授予“幸福河湖”稱號。
(咨詢電話:江門市水利局,3887327)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