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磁環境控制措施 導線對地及交叉跨越嚴格按照《110~750kV 架空輸電線路設計規范》 (GB50545-2010)相關規定要求。 工程投運后,應進行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調查工作,確保沿線各環境保護保護目標處的電磁環境滿足相關標準要求。 二、噪聲控制措施 (一)施工階段,采取以下措施: ① 施工單位應采用滿足國家相應噪聲標準的施工機械設備,同時加強對施工機械的維護保養。 ② 施工時,應嚴格按照施工規范要求,制定施工計劃,嚴格控制施工時間。 ③ 運輸車輛在途經居民區時,應盡量保持低速勻速行駛。 ④ 除搶修和搶險工程外,施工作業限制在晝間進行。中午十二時至十四時盡量用噪聲源強小的設備。因混凝土澆灌不宜留施工縫的作業和為保證工程質量等作業,需要延長作業時間、在夜間連續施工的,應取得有關主管部門的證明,公告附近居民。 ⑤在施工現場周圍設置圍擋以減小施工噪聲影響。 (二)運行階段,采取以下措施: 工程投運后,應進行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調查工作,確保沿線各環境保護保護目標處的噪聲滿足相關標準要求。 三、廢污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階段,采取以下措施: (1)施工人員租用附近民房,生活污水納入當地生活污水處理系統處理。 (2)施工廢水通過混凝沉淀后用于洗車用水、噴灑降塵或配制混凝土,不外排。 (3)施工單位要做好施工場地周圍的攔擋措施,建設臨時導流溝,避免暴雨沖刷導致污水橫流進入沙坪河等附近河流。 (4)施工過程中應加強對含油設施的管理,避免油類物質進入附近水體,同時嚴禁在沙坪河附近沖洗含油器械及車輛。 (5)應配備苫布等物資,對開挖后的裸露開挖面、臨時堆土及時用苫布覆蓋,避免降雨時水流直接沖刷 建成運行后,輸電線路運行期間無廢水排放,對周圍水環境不會造成影響 四、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階段,為了減輕揚塵、尾氣對周邊環境的影響,采取以下措施: (1)施工時,應集中配制或使用商品混凝土,然后運至施工點進行澆筑,避免因混凝土拌制產生揚塵;此外,對于裸露施工面應定期灑水,減少施工揚塵。 (2)車輛運輸散體材料、廢棄物時,必須密閉、包扎、覆蓋,避免沿途漏撒,控制揚塵污染。車輛駛出施工工地前將車輪、車身清洗干凈,不得帶泥上路,工地出口外不得有泥漿、泥土和建筑垃圾。 (3)施工臨時中轉土方以等要合理堆放,應定期灑水或覆蓋。 (4)施工現場應設置硬質、連續的封閉圍擋,圍擋高度不低于 2.5m,并設置灑水降塵設施定期灑水。 (5)施工單位應當建立揚塵防治公示制度,在施工現場將工程概況、揚塵污染防治措施、建設各方責任單位名稱及項目負責人姓名、投訴舉報電話等信息向社會公示。 (6)施工工地內的裸露地面采取定時灑水等措施;超過四十八小時不作業的,采取覆蓋等措施;超過三個月不作業的,采取綠化、鋪裝、遮蓋等措施。 本項目運行期間無廢氣產生,對周圍環境空氣不會造成影響 五、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階段,為了減輕固體廢物對周邊環境的影響,采取以下措施: (1)通過土石方平衡盡量減少臨時中轉土方。 (2)塔基開挖產生的臨時土方,在塔基附近集中堆放、覆蓋,施工結束后在塔基附近找平、綠化。 (3)為避免施工垃圾及生活垃圾對環境造成影響,在工程施工前應對施工機構及施工人員進行環保培訓。明確要求施工過程中的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應分別收集堆放,并分別清運至城市管理部門、環衛部門指定位置處置,使工程建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得到安全處置。 (4)架空線路施工時,禁止將棄土渣、生活垃圾等堆放在沙坪河河道范圍內。 (5)沉淀池產生的泥漿應及時固化,用于基坑回填,并及時綠化。 (6)對于廢舊導線、桿塔及金具等,應由建設單位進行回收利用或交由有資質的單位進行報廢處理。 本項目運行時無固廢產生。 六、生態保護措施 (一)施工階段,采取以下措施: (1)減少土地占用 ①如建設過程中發現受保護的珍稀瀕危植物、古樹名木和文物古跡,應相應調整施工方案,不得非法破壞和損壞,并按法律法規要求上報主管部門,必要時調整選址選線進行避讓。 ②建議業主以合同形式要求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必須按照設計要求,嚴格控制開挖范圍及開挖量,多余的土石方不允許就地傾倒,應采取回填、外運等方式妥善處置。 (2)綠化和植被恢復 線路施工完畢,對塔基、牽張場等四周及施工臨時占地損壞的植被進行恢復,恢復植被應當為當地物種。 (3)水土保持 ①施工單位在施工中應先行修建排水設施,做好臨時堆土的圍護攔擋。 ②牽張場場地平整及塔基開挖時將生、熟土分開堆放,回填時先回填生土,再將熟土置于表層并及時恢復植被。 ③對開挖后的裸露開挖面用苫布覆蓋,避免降雨時水流直接沖刷,施工時開挖的土石方不允許就地傾倒,應回填,臨時堆土應在土體表面覆上苫布防治水土流失。 ④加強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時序,避開雨季施工。 (二)運行階段,采取以下措施: (1)強化對線路設備檢修維護人員的生態保護意識教育,加強管理,禁止濫采濫伐和捕獵野生動物,避免因此導致的沿線自然植被破壞和野生動物的影響; (2)按設計要求進一步完善水土保持等各項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生態修復措施; (3)林區施工注意防火。林區施工人員應該嚴禁吸煙或進行其他容易引發火災的行為; (4)定期對線路沿線生態保護和防護措施及設施進行檢查,跟蹤生態保護與恢復效果,以便及時采取后續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