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廢水污染防治措施 廢水:項目養殖廢水與經化糞池處理后生活污水一并排入場內自建廢水處理設施,經過“養殖場糞污+雨污分流+糞污收集池+固液分離+黑膜沼氣池+生物氧化塘+深度處理生化池+微生物變量池+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生化沉淀池+物化系統+高級消毒裝置”工藝處理,滿足《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DB44/613-2024)表1中一類區域的排放限值和《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2021)中旱作作物灌溉標準較嚴值后,全部回用于項目廢水消納的配套林地灌溉。 2、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重點防滲區為危險廢物倉、黑膜沼氣池、曝氧池、廢水處理站等,對于重點防滲區,采用防滲混凝土+HDPE膜(1.5mm厚、滲透系數≤10-12cm/s的HDPE膜作為防滲層); 一般防滲區主要包括各豬舍、無害化處理間、出豬區、一般物料倉庫等區域,對于一般防滲區,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小于C25,抗滲混凝土的抗滲等級不宜小于P6,其厚度不宜小于150mm; 簡單防滲區主要包括辦公室、場內道路、員工宿舍等區域,不需防滲處理的區域則主要包括場區內林地、水塘等區域。 3、廢氣污染防治措施 本項目運營期廢氣主要為豬舍、污水處理站、糞污暫存、無害化處理及固液分離產生的惡臭,沼氣燃燒產生的廢氣等。 ①豬舍:本項目通過“干清糞工藝+合理使用飼料添加劑+合理使用除臭劑+舍外種植樹木”有效控制和減少惡臭污染物的產生。 ②廢水處理站:污水處理站會產生一定的惡臭氣體,主要來源于深度生化池、微生物變量池、厭氧池、缺氧池、生化沉淀池單元等,對主要產生惡臭的池體進行半埋地式結構,建設單位擬對廢水處理站的產臭區域采取密閉負壓收集引至一套生物濾塔處理后經15m排氣筒排放。 ③糞污暫存間:擬對糞便暫存產生的惡臭物質采取密閉負壓收集引至一套生物濾塔處理后經15m排氣筒排放。 ④沼氣燃燒廢氣:黑膜沼氣池進行厭氧發酵會產生一定量的沼氣,經管道送至沼氣發電機發電,沼氣燃燒過程產生的廢氣污染物濃度較低,燃燒尾氣經煙管匯合后引至15m高排氣筒排放。 ⑤無害化處理間及固液分離區:無害化處理間及固液分離區惡臭污染物產生量較少,采用噴灑除臭劑的方式處理產生的惡臭污染物后無組織排放。 4、噪聲污染防治措施 擬采取如下的噪聲污染防治措施: ①由于機械設備的振動而產生的噪聲考慮設備基礎的隔振; ②對風機、空壓機等空氣動力噪聲設備的氣流通道上加裝消聲器; ③對噪聲大的設備設置在隔音室內; ④選用低噪聲設備,合理布局,加強維護管理。 除此以外,本環評針對項目提出如下噪聲控制強化措施建議: (1)風機噪聲控制 風機噪聲頻譜呈寬帶特性,一般由空氣動力性噪聲和機械噪聲組成,主要采用消聲器和隔聲減振技術。在進氣和排氣管道上安裝適當的消聲器,消聲器類型可選擇阻性片式、折板式、蜂窩式以及阻抗復合式等。另外,將風機封閉在密閉的隔聲罩內,并在底座下加裝隔振器,使從風機機殼、管道、機座以及電動機等處輻射出的噪聲被隔離。為減弱從風機風管輻射出來的噪聲,可用隔音棉等材料對管道進行包扎、隔絕噪聲由此傳播的途徑。 (2)泵類噪聲控制 泵類設備噪聲主要來自液力系統、物料運輸和機械部件及廢水廢氣處理。液力噪聲是由液體中的空穴和液體排出時的壓力、流量的周期性脈動而產生的,物料運輸噪聲是由運輸原輔材料流量的周期性脈動而產生的,機械噪聲是由轉動部件不平衡、軸承不良和部件共振產生的。一般情況下,液力噪聲是泵噪聲的主要成分。本項目將通過設置設備房和采用減振基礎的方式,水泵吸水管和出水管上均加設可曲繞橡膠接頭以控制其噪聲。 (3)其他措施及建議 ①對靠近廠區辦公樓和生活服務設施并有可能對其產生影響的高噪聲源設備必須采用封閉式廠房圍護結構設計,切實加強噪聲控制設計措施。 ②總體布置上利用建筑物合理布局,阻隔聲波的傳播,高噪聲源在廠房中央盡量遠離敏感點,使噪聲達到最大限度的自然衰減,降低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③加強廠區內車輛管理,廠區內限速,禁止鳴笛,設置減速帶。 采取了上述防治措施后,本項目所產生的噪聲可得到較大幅度的削減,噪聲在廠界處可達標,可使廠界執行噪聲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2類標準要求。 5、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措施 本項目營運期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包括豬糞、病死豬及胎盤分泌物、污水處理污泥及沼渣、生活垃圾、醫療廢物和廢脫硫劑等,項目固體廢物主要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豬糞由廂式壓濾機固液分離后,送至糞污暫存間暫存,定期委托第三方公司外運綜合利用。 (2)豬尸體及分娩物由場內無害化處理設備處理,生產的有機肥外售。 (3)廢脫硫劑由廠家回收利用。 (4)員工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定時清運,統一收集處理。 (5)醫療廢物及消毒劑廢包裝材料,交由有資質單位處理。 (6)廢水處理污泥在場內暫存,定期委托一般固廢處置單位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