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及時破解創建工作中的難題,找準目標差距,推動“無廢城市”建設走深走實,近日,江門市副市長、“無廢城市”建設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曹陽一行赴鶴山市和蓬江區調研“無廢城市”建設推進情況。市政府副秘書長莫勁鋒、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廖輝文等參加調研。

調研組首先到鶴山市再生資源園區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項目開展調研。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和市生態環境局分別就全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工作情況進行了匯報。建筑垃圾主要包括工程渣土、工程泥漿、工程垃圾、拆除垃圾和裝修垃圾五類。據統計,2020年江門市建筑垃圾產生總量為900萬m3,其中工程渣土和拆除垃圾的產生量較大,分別為360萬m3和315萬m3,占比分別為40%和35%。目前全市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企業有4家,但存在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偏低的情況。曹陽強調:一要落實好《廣東省建筑垃圾管理條例》,加快出臺我市建筑垃圾管理辦法,建立完善建筑垃圾收集、利用、處置的全過程管理機制,嚴格實行工地建筑垃圾轉移處置聯單制。二要加快推進建筑垃圾高水平綜合利用示范點建設,補齊短板弱項。三要加強工地規范管理,做好防塵覆蓋。
隨后,調研組一行前往江門市區餐廚垃圾處理項目調研。江門市固體廢物處理有限公司匯報江門市區餐廚垃圾處理項目運行情況,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匯報全市廚余和生活垃圾分類、生活垃圾焚燒項目建設、園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情況。曹陽要求:一是要從源頭解決餐廚垃圾分類問題,繼續提升餐廚垃圾綜合處理能力;二是找準切入點,推進垃圾分類示范小區建設,并聯合教育部門,把垃圾分類的理念融入課堂,開展“小手拉大手”等活動,以點帶面推動垃圾分類全覆蓋;三是市直機關要帶頭做好垃圾分類工作,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要牽頭做好季度評估檢查,并及時把檢查情況報告市政府。
最后,調研組一行來到江門市衛生物料處置廠進行調研,市生態環境局和江門市固體廢物處理有限公司分別匯報江門市衛生物料處置廠運行、醫用可回收物料綜合利用擴建項目建設情況和全市醫療廢物環境管理工作情況。目前江門市衛生物料處置廠運行正常,擴建的第三條生產線已經投入使用,處置能力達到30噸/天。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第九版和二十條、新十條優化措施的要求,全市醫療廢棄物處置能力滿足規范處理的需要,未發生因醫療廢物流失造成二次污染或感染的情況。醫用可回收物料綜合利用擴建項目正在進行施工設計,預計2023年8月可以投入試生產。曹陽充分肯定江門市衛生物料處置廠無害化處理醫療廢物的工作,強調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強對醫療廢物的分類、產生、轉移、貯存、處置實施全過程監管,保障醫療廢物全量按時收集、妥善處置,確保涉疫醫療廢物“日產日清”,堅決守住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線”,切實保護好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同時要加快醫用可回收物料綜合利用擴建項目建設進度,解決醫用廢輸液瓶(袋)處置難題,實現醫用可回收物料的定點定向、閉環管理。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