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強化我市核技術利用環境監管,推動各單位學法、知法、守法意識,明確輻射安全責任,提升核技術利用環境監管水平,2月28日上午,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市衛生健康局舉辦了核技術利用環境監管暨輻射安全警示教育會議,會議通過視頻形式開至各縣(市、區)。全市260多家核技術利用單位,各縣、市(區)生態環境和衛生健康部門有關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會上,市生態環境局通報了江門市新三甲醫院(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和開平立群醫院有限公司核技術利用建設項目“未批先建”違法行為核查和處理情況。同時,為突出本次宣講會的警示教育作用,江門市新三甲醫院和開平立群醫院有限公司兩家單位代表就自身違法行為在會上作了深刻反省和檢討,并就下一步如何加強整改作了表態發言。會議還邀請了廣東省環境輻射監測與核應急響應技術支持中心黨組副書記陳志東對核技術利用輻射安全環境管理要求進行了宣講,并集中觀看了《筑牢輻射安全“底線”》輻射事故警示教育片。
會議指出,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事關公眾健康、事關環境安全、事關社會穩定,全市各核技術利用單位要以通報的反面典型案例為警示,高度重視核技術利用環境管理,學法、知法、守法,依法依規使用核技術,堅決遏制輻射事故的發生,為全市經濟社會和諧發展提供安全保障。會議要求:一是敲警鐘,壓緊壓實輻射安全主體責任。各單位要以案為鑒,深刻反思,充分重視核與輻射安全的極端重要性,必須確保核與輻射安全“萬無一失”。二是守規定,全面落實輻射安全措施。各單位要嚴守規章制度,對標對表,自查自糾,加強整改提升,建設核安全文化,強化人員管理工作,規范使用核技術。三是強監管,不斷筑牢核與輻射安全底線。各縣(市、區)分局要用好輻射安全監管平臺,補齊輻射監測能力短板,強化監管人員培訓,提升輻射安全監管能力;要強化監督幫扶,加大對各類放射源、射線裝置輻射安全隱患排查力度,及時化解風險;要嚴厲打擊“未批先建”“未驗先投”、租借放射源、轉借資質等違法違規行為;強化核安全文化宣傳,推動總體國家安全觀和核安全觀深入人心。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