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以“‘新鹽’攜手,共榮粵港澳大灣區”為主題的“江門新會-深圳鹽田組合港”業務推介會在新會召開。推介會旨在向灣區內企業介紹“江門新會-深圳鹽田組合港”通關模式,助力灣區供應鏈高質量發展,市商務局、新會區有關部門負責人、港口企業代表、貨主企業代表及船務公司負責人等約200人參加活動。

推介會現場,市商務局副局長、市口岸局局長鐘偉堅對“江門新會-深圳鹽田組合港”航線作專題推介,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廣東新會港國際貨運碼頭有限公司代表分別開展企業業務與政策宣講,向到場嘉賓介紹其區位優勢、有關資質和業務范圍。同時,向灣區內企業介紹“江門新會-深圳鹽田組合港”通關模式,幫助他們全面細致地了解“組合港”模式的特點及優勢,促進“組合港”業務落地運行。
據了解,“江門新會-深圳鹽田組合港”于今年2月24日正式啟用,新會港也成為江門關區第3個開通“組合港”航線的港口。過去,受限于內河支線碼頭航道水深不足、橋梁限高等因素,大型國際貨輪無法直接駛入,新會商品“走出去”需要通過小型駁船運輸至沿海樞紐港。企業在兩地海關辦理轉關手續,導致物流、時間成本上升。現在,在“組合港”操作模式下,新會港和深圳鹽田港可通過關區貨物數據共享,實現港口間信息互聯互通,海關監管互認,全程只需一次報關、一次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時間由原來的4小時縮短至30分鐘,通關效率大幅提升,節省時間、人力、物流成本,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實現粵港澳大灣區港口之間互聯互通。
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單體碼頭之一,隨著“江門新會-深圳鹽田組合港”的開通,新會地區的貨物可以直接進入深圳鹽田港區,實現無縫銜接。據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高級經理張樹成介紹,通過“組合港”模式,鹽田國際的港口服務前置到新會當地,客戶可以在新會當地享受所有港口服務,大大降低貨物運輸過程中的時間成本、多種運輸方式間的換裝成本等,新會當地及周邊地區的外貿進出口企業能通過鹽田港區融入國際供應鏈,助推江門外貿經濟高質量發展。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