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門市商務局部門決算基本情況說明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機構設置、職能
江門市商務局是主管全市對外貿易、商貿流通、經濟協作、招商引資和口岸工作的職能部門。主要職能:一是貫徹執行國家和省有關商務管理和口岸工作的有關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擬訂全市商務和口岸發展戰略、規劃、計劃并組織實施;加快推進現代市場體系建設,推動商貿服務平臺建設;推進內外貿融合發展;優化商貿流通產業布局和結構。二是牽頭擬訂規范市場發展、運行和流通秩序的政策并組織實施;建立市場誠信公共服務平臺,推動商務領域信用建設;推進農村市場體系建設,指導大宗產品批發市場規劃和城市商業網點規劃、商業體系建設;促進商貿流通體制改革,協調解決商貿流通中的重大問題;推進流通標準化;負責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相關協調工作;監測分析市場運行態勢,進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負責建立健全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應急管理機制;負責重要消費品儲備的管理和市場調控工作。三是擬訂會展、電子商務、商務發展等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并組織實施;促進貿易增長方式轉變,指導和協調貿易促進體系建設,推動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和平臺建設;促進商貿中小企業發展,指導商品貿易結構調整;組織、指導和監督商品交易會、展覽會和博覽會等活動;指導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江門市委員會的有關工作。四是擬訂流通業產業政策并組織實施,優化產業布局、結構,促進產業發展;推進流通標準化和連鎖經營、商業特許經營、物流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發展;依法對拍賣、典當、租賃、汽車流通和舊貨流通業等進行監督管理;指導和管理再生資源回收相關工作;推動流通業品牌建設。五是牽頭擬訂服務貿易發展政策、規劃、計劃并組織實施,負責商貿服務業(含批發、零售、家政、餐飲、住宿業等)管理、發展相關工作;指導服務貿易領域的對外開放;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促進服務出口和服務外包發展的規劃、政策措施并組織實施;推動服務外包平臺建設。六是按管理權限負責對外經濟貿易有關經營資格、資質的管理;組織實施進出口商品目錄;組織實施重要工業品、原材料和重要農產品(除糧食、棉花外)進出口計劃以及進出口商品配額、關稅配額計劃。七是擬訂優化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結構和對外技術貿易的政策措施并組織實施;組織實施科技興貿戰略和國際品牌建設;協調促進高新技術和自主品牌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組織落實優化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結構等相關工作;監督協調機電產品國際招投標工作。八是負責協調和指導招商引資、對外投資工作;牽頭擬訂招商引資、對外投資的政策措施、規劃和計劃并組織實施;承擔重大項目招商引資和跟蹤服務工作;負責對外投資管理和服務工作;牽頭策劃、組織和實施有關投資推介會、研討會和洽談會。九是負責經濟合作和對外援助工作;擬訂經濟合作和對外援助的規劃、政策和管理辦法并組織實施;依法管理、監督和服務對外投資、對外承包工程、對外勞務合作等對外經濟合作業務;指導和監督本市承擔的對外援助相關工作。十是指導外商投資工作,擬訂外商投資政策和改革方案并組織實施,依法管理外商投資企業和項目有關事項,依法監督檢查外商投資企業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合同、章程情況并協調解決有關重大問題;指導加工貿易工作,依法監督管理本市加工貿易進出口工作。十一是負責有關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保稅監管區等,下同)建設發展規劃、計劃的政策引導和協調、指導和管理工作;組織實施本市自由貿易區戰略;負責有關開發區情況匯總、評價工作;研究分析有關開發區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十二是擬訂商務交流計劃并組織實施;負責組織全市性商務和口岸的重要外事活動;指導本系統外事和對外交流工作;負責江港、江澳及對臺經貿工作;負責區域經貿合作、協作相關工作;推進海外經貿網絡的建設與管理,承擔境外非經濟組織在本市設立常駐代表機構管理工作。十三是負責口岸建設、協調、管理和對外開放規劃并組織實施;指導各市、區口岸管理機構工作;參與協調口岸安全管理,會同有關部門檢查處理口岸重大涉外事件和嚴重違法違紀問題。十四是組織協調反傾銷、反補貼、反壟斷、保障措施及其他進出口公平貿易相關工作;綜合協調本市有關世界貿易組織事務的具體工作;依法組織產業損害調查及其他貿易救濟措施,指導協調對本市出口商品的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的應訴工作;依法承擔對經營者集中行為的調查及其他反壟斷相關工作。十五是承辦市人民政府和省商務廳(省人民政府口岸辦公室)交辦的其他事項。
2014年納入部門預算編制單位1個: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江門市委員會(屬參照事業單位管理的單位)。
(二)人員構成情況
江門市商務局編制58人,實有55人,離退休48人。下屬事業單位編制6人,實有4人。
(三)決算年度的主要工作任務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商務系統緊緊圍繞“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主題主線,開拓創新,狠抓落實,全市商務實現平穩發展。主要體現為:社會消費需求旺盛,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與上年同期相比(下同)增長10.6%;外貿進出口穩定增長,全市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200億美元大關,增長3.25%,連續5年創歷史新高;利用外資保持平穩發展,口岸通關持續安全暢通。
二、收入決算說明
2014年部門收入決算3,296.72萬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3,142.04萬元,占95.31%;事業收入75.21萬元,占2.28%;經營收入46.46萬元,占1.41%;其他收入33.01萬元,占1%。
三、支出決算說明
2014年部門支出決算3,825.92萬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安排的支出3,720.07萬元,包括:
(一)基本支出1,177.63萬元,占31.66%。主要為:工資福利支出655.99萬元,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458.37萬元,商品和服務支出63.27萬元。
(二)項目支出2,542.44萬元,占68.34%。按支出功能科目劃分,具體如下:
1.一般公共服務(類)決算支出1,073.33萬元,全部為商務事務(款)支出。主要支出項目有2014廣東江門(上海)投資洽談會經費、珠中江商展會經費、招商出訪經費、產業招商經費、委托畢馬威撰寫江門市可持續發展研究報告經費、與《財富》雜志合作開展招商及系列宣傳推廣活動經費、全市外經貿及招商工作會議經費、口岸聯檢單位春節慰問經費、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范基地籌備費、招商及貿易管理工作專項業務費、爭取上級產業扶持專項資金等專項業務費。支出比上年同期減少了4.44萬元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常規性專項支出(如珠中江商展會經費)略有減少。
2.城鄉社區支出(類)決算支出為1,149.15萬元,其中:城鄉社區公共設施(款)支出為1,139.75萬元;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安排的支出為9.4萬元。主要支出項目有省安排的口岸設施建設補助資金、辦公樓維修工程專項資金等。支出比上年同期增加1,038.34萬元的主要原因是省安排的2013-2014年的口岸設施建設補助資金均在2014年完成有關撥付審批手續,并實際撥付到江門各口岸單位開支,導致2014年該專項支出增加。
3. 農林水支出(類)扶貧(款)決算支出為0.48萬元,主要支出項目是扶貧工作經費。支出比上年同期減少了0.53萬元的主要原因是2014年扶貧工作差旅費減少。
4.資源勘探信息等支出(類)工業和信息產業支持(款)決算支出為4.40萬元,主要支出項目是扶持經濟發展專項資金(中小企、電子商務、服務業等)的支出。2014年10月,我局實施了機構改革,原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的商貿流通管理、經濟協作和招商引資等相關職能并入我局,市財政根據機構改革后的部門職能將相應專項資金歸入我局列支,上年同期沒有該專項支出。
5.商業服務業等支出(類)涉外發展服務支出(款)決算支出為315.08萬元,主要支出項目是外貿發展資金及促外貿發展專項業務支出等項目,支出比上年同期減少了104.61萬元的主要原因是2014年省政府取消了全省外經貿和口岸工作先進單位獎勵支出。
四、“三公”經費決算說明
2014年江門市商務局(含下屬單位)用財政撥款開支的出國(境)經費、車輛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簡稱“三公”經費)支出合計251.12萬元。
(一)因公出國(境)經費支出188.87萬元,2014年使用財政公共預算撥款安排本機關出國組團 19 個、參加其他單位組團1個及日常赴港澳出差費用,共 84 人次。主要包括出國招商團及經貿活動推廣團相關工作人員公務出國(境)的機票費、住宿費、伙食補助、雜費等支出以及境外開展招商推介宣傳活動費用。
(二)公務用車購置費支出0萬元.
(三)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支出31.00萬元,2014年公務用車保有量 8 輛,主要包括我局8臺公務用車全年日常運行維護費。
(四)公務接待費支出31.25萬元,2014年發生國內接待 299批次,接待人數共 3194 人次。主要包括本局按規定開支的招商公務接待費用及日常公務接待費用。
“三公”經費增減變化原因:2014年“三公”經費支出合計251.12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 0.6萬元。其中:
(一)因公出國(境)經費支出188.87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77萬元,增加原因:根據國際經濟形勢變化和2014年市政府招商出訪和外貿推廣的工作部署,2014年出訪國家數量增加,出訪人員費用相應增加。
(二)公務用車購置費支出 0 萬元,與上年同期持平。
(三)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支出31.0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00 萬元,增加原因:公務車使用時間長,相應維修費用增加,公務車運行維護費用相應增加 。
(四)公務接待費支出31.25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6.17 萬元,減少原因:2014年我局制定了公務接待管理辦法,嚴格控制本部門公務接待費用,總開支相應減少 。
附件【已失效】: 2014年部門決算表.XLS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