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 我市獲評為2022年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城市
● 江門市RCEP企業服務中心被認定為省級RCEP企業服務中心
● 江海區禮東美食街獲評為“廣東省粵菜美食街”
● 我市組織企業參加“2022粵澳名優商品展”
2022年1—10月商務運行情況
對外貿易方面:據海關統計,1—10月,全市進出口總值億元,與2021年同期相比(下同)增長2.2%,其中,出口1206.7億元,增長1.9%;進口266.7億元,增長3.4%。
利用外資方面:經商務部確認,1—10月,全市新批項目329個,下降11.56%;合同外資114.36億元,增長104.58%;實際吸收外資金額30.54億元,增長41.4%。
消費市場方面:1—10月,全市社會消費品總額1100.87億元,增長3.1%。
工作動態
我市獲評為2022年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城市
近日,商務部等8單位公布了2022年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城市和示范企業名單,江門等15個城市獲評為2022年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城市。近年來,江門市在制造、農業、物流等優勢產業上集中發力,積極推進供應鏈內外協同和數字供應鏈應用,為創建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城市奠定了重要基礎。
一是制造業供應鏈基礎雄厚。江門作為廣東傳統工業基地,擁有摩托車、紡織產業、水暖衛浴、綠色光源等18個國家級產業基地和6個省級產業基地,形成了深江產業園、粵澳(江門)產業合作示范區、珠西新材料集聚區、臺山工業新城拓展區以及開平翠山湖科技產業園拓展區等一批集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銷售物流、配套服務于一身的優勢產業集群。以摩托產業供應鏈為例,2021年,江門有21家企業獲得工業和信息化部認證的摩托車整車生產資質,全市摩托車產銷量431.19萬輛,約占全國產銷量的21%。
二是農業供應鏈模式亮點突出。江門市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米袋子”“菜籃子”,有“中國陳皮之鄉”“中國優質絲苗米之鄉”的美譽。目前,江門累計培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45個,“粵字號”農業品牌130個,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13個(數量位居全省第一),創建供港澳廣深的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126家、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加工企業)42家、廣東省農產品出口示范基地15家。其中,新會陳皮產業通過建設田園綜合體“陳皮小鎮”、打造“陳皮產業鏈”銀行、建設陳皮研發設計中心、構建陳皮全鏈條溯源體系等舉措,形成了產供銷全鏈條融合發展的農業供應鏈一體化模式。
三是珠西物流供應鏈樞紐。江門處于粵港澳大灣區聯通北部灣和大西南地區的“承東啟西”關鍵位置,是珠三角及港澳地區與粵西連接重要交通樞紐,是珠江流域八大出海口之一、西江內河航運最后一站,江海聯動優勢突出,是廣東省參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戰略節點。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實施和新發展格局的加快構建,江門正逐步成為連接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重要節點。
四是供應鏈內外協同性較好。在區域協同方面,江門市積極對接廣深澳、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加快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和珠三角(江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在廣東省首推粵港澳商事登記“離岸受理”新模式,創新推出離岸智能辦稅等新舉措。在產業鏈供應鏈協同方面,建立了15條重點產業鏈“鏈長”“鏈主”協同機制,組建了工業互聯網聯盟,聚集國內外工業產業供應鏈生態各方優質資源,對接本地企業需求,促進本地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在全球供應鏈協同方面,依托“中國僑都”的僑資源優勢,加快建設中國(江門)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開通中歐、中老國際貨運班列并實現常態化運行,搭建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商務大數據的“江門國貿數據平臺2.0”,促進國際貿易供應鏈穩定通暢,推動對外貿易穩定發展。今年1-10月,全市進出口總值1473.4,增長2.2%,其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RCEP貿易伙伴進出口分別增長8.6%和5%。
五是數字供應鏈應用成效顯著。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核心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加速推進,發展智慧供應鏈是現代供應鏈體系創新的重要方向。江門市作為廣東省3個數字政府綜合改革試點城市之一,建成了全國首個地級市政府設在港澳的綜合性政務服務專區,“互聯網+監管”模式獲國務院通報表彰,建成了高新區公共碼頭3個3000噸級多用途泊位建立碼頭管理信息化平臺,推動碼頭智慧系統與深西碼頭、南沙碼頭、鹽田碼頭等實現EDI(電子數據)對接。
創建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城市將有助于推動我市產業協同發展,優化存量、做大增量、提升質量,為我市加快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下一步,我市將從加強組織領導、加強頂層設計、強化政策引導、突出平臺支撐、抓好安全保障、加大宣傳推廣等方面不斷探索和創新,大力發展現代供應鏈,爭取形成一批水平高、價值大的示范成果,形成供應鏈示范創新與應用江門模式。
江門市RCEP企業服務中心被認定為省級RCEP企業服務中心
近日,省商務廳、省貿促會聯合公布了6個廣東省省級RCEP企業服務中心單位,江門市RCEP企業服務中心榜上有名。
江門市RCEP企業服務中心由江門市商務局與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江門市委員會牽頭建立,以“提效率、降成本、防風險、促發展”為目標,依托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江門市委員會對外簽證點、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中小微企業訴求快速響應平臺和各職能部門業務專員,建立服務中心線上+線下受理、多部門聯動辦理的服務機制,為企業走向RCEP市場和RCEP成員國企業進入江門市場提供全鏈條全流程“一站式”專業化服務,為高質量實施RCEP提供保障。
江門市RCEP企業服務中心的服務內容主要包括政務審批、咨詢服務、知識產權維護服務、金融對接服務、救濟調查服務、全程物流服務、經貿合作服務和提供RCEP經貿動態信息等方面。今年以來,該中心已開展RCEP經貿形勢分析會以及涉外法律事務培訓班等共20場線上線下培訓會。1—10月,我市簽發RCEP成員國原產地優惠證書共1731份,涉及金額約9000萬美元。
自RCEP生效以來,我市積極引導企業用好政策紅利,大力開拓RCEP國家市場。RCEP生效當天,我市舉辦RCEP啟航發展系列活動,與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合作共建“RCEP經貿科技文化合作交流中心”,舉辦華商對接RCEP經貿合作江門峰會,發出全球首份華商對接RCEP經貿合作“江門倡議”。8月份,與廣東省貿促會聯合舉辦“RCEP成員國粵商聯盟成立大會”系列活動,推動高質量落實RCEP協定。推動江門北站開通中老班列,建立對東盟貿易的新通道。同時,積極支持和組織企業參加RCEP成員國舉辦的線上線下國際展會,幫助企業搶訂單、拓市場。1—10月,我市對RCEP貿易伙伴進出口318.7億元,增長5%,其中,對東盟進出口174億元,增長11.9%;對韓國進出口50.1億元,增長10%。
接下來,江門市RCEP企業服務中心將推動創新服務企業的平臺和機制建設,縱深打造集政府、機構、商(協)會及企業資源為一體的服務體系,開展好RCEP政策宣傳、資源對接、信息共享、調查研究等工作,精準高效解決企業的需求,引導企業用好用足RCEP原產地規則,提高風險防范能力,為打造服務型政府、構建新型政商關系注入新的活力。
江海區禮東美食街獲評為“廣東省粵菜美食街”
11月初,廣東省商務廳公布第二批“廣東省粵菜美食街(城)”名單,江門市江海區禮東美食街上榜,成為此次入選的6個美食街(城)之一。
近年,生態自然、簡單樸實的鄉村美食得到消費者的青睞。禮樂街道把握市場需求整合各村文化資源,通過路網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將地方獨有的美食文化與當地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旅游文化融為一體,打造出了禮東特色美食街區。這里聚集了各具特色的美食餐廳,因食材新鮮、菜式新穎,吸引各地食客慕名而來。代表性的飲食單位有:住家喜宴、和苑農莊、財記農莊、柴火農莊、榮華農莊、外家餐廳、向東農莊等數十家美食店。
當地村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對美食街進行提升改造與完善,開展美食系列活動,充分挖掘特色美食資源和文化資源,傳承五邑特色美食。
我市組織企業參加“2022粵澳名優商品展”
由廣東省商務廳和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聯合舉辦的“2022粵澳名優商品展”于11月11日至13日在澳門威尼斯人金光會展展館舉行。市商務局局長馮一寧率我市代表團參加展會,并出席了開幕典禮。
本屆“粵澳名優商品展”以“預制菜”為主題,設有廣東省名優商品、澳門特色商品、“一帶一路”展區、四大產業展區,400個展位同場展銷預制菜、大健康、文創、科創、家電、食品、日用品、珠寶首飾等商品,線上線下共同推廣粵澳名優產品。我市組織廣東嘉士利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天地壹號飲料股份有限公司、臺山市合眾食品企業有限公司、鶴山市瑞慶隆茶業有限公司、江門市金泉家庭用品有限公司等12家企業參展,展品涵蓋預制菜、食品、家居用品等種類。我市參展商品物美價廉,受到了國內外采購商、澳門市民的青睞,現場銷售火爆,大部分企業的產品銷售一空,部分企業的產品甚至在展會開幕翌日就已售罄。
展會期間,省商務廳廳長張勁松到我市企業展位參觀,了解企業參展情況,鼓勵企業積極開拓澳門及葡語系國家市場。
馮一寧局長在展會期間拜訪了澳門江門同鄉會和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就進一步加強江澳經貿合作,分別與澳門江門同鄉會榮譽會長甄瑞權、澳門貿促局執行委員黃偉倫等進行座談交流。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