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中美貿易摩擦、全球經濟衰退的嚴重沖擊,全市商務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市委“1+1+5”工作舉措和市政府工作安排,統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商務工作,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商務運行回穩向好,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基本情況
(一)外貿進出口轉負為正。
2020年,全市進出口總值1428.9億元,與2019年相比(下同)增長0.2%,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個百分點,規模在全省保持排第8位。其中,出口1125.9億元,下降0.9%;進口303億元,增長4.7%。
(二)利用外資穩定增長。
全市新設外商投資企業354家,增長33.08%;實際吸收外資金額8.26億美元,以商務部人民幣口徑統計56.62億元,增長3.81%,規模在全省排第5位,比上年提升兩位。
(三)消費市場加快回暖。
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62.62億元,下降3.7%,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7個百分點,在全省排第3位。
(四)“招商引資項目提質年”行動成效顯著。
全年引進投資超億元項目211個,投資額1247.3億元,分別增長7.1%和4.2%。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強黨建引領,落實黨對商務工作的全面領導。
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確保商務工作的正確政治方向。固本強基,提高組織戰斗力。落實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強化模范機關創建工作,高標準推進主題教育常態化工作,深化鞏固主題教育成果。統籌推進工青婦和“兩新”基層組織建設,抓好安全生產、志愿服務、扶貧濟困、對口援建、創文整改等工作,堅決守好意識形態陣地,凝聚力量。在防范化解風險挑戰,統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涌現了多位先進代表,受到省或市的表彰,市商務局黨總支被授予江門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市商務局被授予江門市抗擊新冠肺炎先進單位稱號。
(二)抓好穩外貿工作,推動外貿促穩提質。
全力穩住外貿基本盤。建立穩外貿專題協調會機制,出臺《江門市貫徹落實<廣東省促進外貿穩定增長若干措施>實施方案》《江門市商務局、江門市財政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扶持外貿進口和參加境外展覽資金的實施細則》等政策,市政府與中國信保廣東分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提高出口信用保險覆蓋率。落實市縣兩級班子成員掛點服務重點進出口企業工作機制、“關地企”直通車機制,積極為外貿企業紓困減負。全市民營企業進出口699.9億元,增長6%。引導企業用好廣交會、“粵貿全球”等線上展會平臺開拓國際市場。我市對美國、歐盟、東盟和日本進出口分別增長1.5%、11.2%、1.1%和2.6%。推進外貿轉型發展。商務部認定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五金不銹鋼制品)。家電、摩托車分別出口172.5億元和62.2億元,分別增長22%和13.9%;高新技術產品出口145.5億元,增長5%。拍攝外貿宣傳片,提升“江門制造”區域品牌形象。舉辦“外貿云推廣”活動,搭建“直播帶貨”平臺,助力外貿企業轉內銷。建設開放新平臺。國務院批準設立中國(江門)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江門大廣海灣保稅物流中心(B型)封關運營,江門高新港竣工落成。加大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推廣力度,推廣使用提前申報、匯總征稅、兩步申報等創新通關模式,江門關區進、出口通關效率在全國排名前列。
(三)打造消費新引擎,大力促進消費回補。
加大促消費支持力度。舉辦“樂購僑都、約惠江門”促消費活動,發放總價值7184萬元的消費券包。出臺《江門市促進汽車市場消費升級若干措施》,發放補貼資金1757.6萬元。打造形式多樣消費場景。舉辦第十一屆珠中江進出口商品展銷會、“春夏秋冬”消費節、2020江門“精彩·夜僑都”消費節、2020江門市商業發展合作交流會、“家電惠民進僑都”、雙11城市生活狂歡節等促消費活動。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制定《江門市推動夜間經濟發展實施方案》《江門市商務局支持會展業發展的若干措施》《江門市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措施》,編制《江門市商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江門市電子商務發展“十四五”規劃》,推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推進江門市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和江門市重要產品追溯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督導14個集貿市場升級改造,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
(四)創新招商方式,穩住外資基本盤。
大力開展產業招商。實施招商引資“三百行動”,在廣州、深圳等地舉辦“灣區新商機?珠西增長極”系列招商活動,承接粵港澳大灣區投資超1億元項目87個,投資額497.7億元。創新招商方式。開展“云招商”,舉辦“2020江門市‘云招商’推介活動”,建設“云招商平臺”,發布江門發展機會清單。推動重點項目加快落地建設。實施鼓勵產業項目加快開工建設扶持措施,建立招商引資項目服務平臺,對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實施全流程跟蹤服務,引進投資額超30億元項目9個,投資額488.6億元,其中,投資額超50億元項目5個,較上年增加2個。每季度組織各市(區)舉辦重大項目集中動工(投產)活動,全年共213個超億元項目動工,投資額1555.7億元。抓好穩外資工作。宣傳落實“外資十條”,兌付獎勵金超9000萬元。落實市政府主要領導聯系跨國公司直通車機制,成立重點外資項目工作專班,開展送政策上門,推動亞太森博、知美屋等一批外資項目增資擴產。亞太森博增資200億元首批項目動工建設。
(五)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筑牢“外防輸入”堅實防線。
牽頭做好市防控境外新冠肺炎疫情輸入專項工作組入境人員接轉工作,織密“全流程閉環管理”防控體系,全年專班專車專運接轉境外人員9170人。做好重要應急物資和生活必需品穩價保供工作。配合有關部門加強冷庫、冷鏈企業、農貿市場的疫情防控工作。
三、“十三五”商務發展情況
2020年,我市商務發展穩中有進,為“十三五”商務發展劃上了圓滿句號。“十三五”期間,我市商務發展邁上了新臺階。一是對外貿易穩中提質。全市進出口總值年均增長約3%,總量穩居全省第8位。進出口、出口分別突破1400億元和1000億元大關。貿易結構持續優化,高技術產品出口占比持續提高。二是商貿流通穩定發展。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1100億元,年均增長約7%,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電子商務、夜間經濟等消費新業態蓬勃發展,農村電商發展位居全省前列。三是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全市引進投資超1億元項目748個,投資總額達4592.1億元。實際吸收外資金額穩定在每年8億美元左右,規模在全省位列5-7位。
四、主要存在問題
一是我市出口對港澳和歐美等傳統市場的依賴度較高,出口市場結構需進一步優化,出口產品競爭力有待提升,外貿新業態發展和平臺建設過慢。二是消費升級缺乏有力抓手,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逐年放緩,缺少大型商貿企業支撐,企業未能適應消費新模式新業態發展。三是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滯后,項目用地、環保容量等招商要素日趨緊張,招商項目“落地難”問題仍然存在。招商支撐條件不足,重大產業項目引進難度大。四是口岸布局過于分散,基礎設施較落后,口岸功能單一,欠缺一體化多功能大型外貿物流中心配套。
五、2021年商務工作思路
總體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市委十三屆十四次全會的部署安排,深入實施“1+1+ 5”工作舉措,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堅決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全面促進消費升級,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扎實推動“十四五”江門商務發展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主要目標:進出口總值實現正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以上,實際吸收外資金額57億元,實現正增長,力爭實現更好的結果。
重點抓好六方面工作:
(一)加強黨建工作,以高質量黨建推動商務工作高質量發展。
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切實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要持續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認識和把握總書記對廣東工作的總定位總目標,切實將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轉化為推動商務工作改革發展的強大動力。始終旗幟鮮明講政治抓政治,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從講政治的高度認識并做好商務工作,確保商務工作的正確方向。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讓紀律成為黨員干部日常習慣和自覺遵循,形成風清氣正的干事創業氛圍。統籌發展和安全,做好意識形態工作。
(二)堅持擴大內需,推動消費擴容提質。
一是打造多元消費場景。圍繞汽車消費、家電消費、餐飲消費、農村消費等重點領域,鼓勵開展促消費活動。完善“春夏秋冬”四大促消費平臺,圍繞特色產業舉辦促銷活動。組織企業參加國內知名展會,落實會展業扶持政策,舉辦一批高質量的展會,實現以展促銷。二是大力發展夜間經濟。打造不少于10個夜間經濟聚集區和不少于100個“夜僑都”示范項目。三是營造良好消費環境。優化商業網點布局,推動主城區商務中心聯通和成熟商圈提檔升級。加快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推進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強化商貿領域誠信建設。推進落實“粵菜師傅”“南粵家政”工程。加快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和鄉村物流服務站點建設,實現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上行雙向繁榮。成立江門市商業協會,推動商貿流通行業創新發展。
(三)拓展對外新空間,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
一是推動外貿創新發展。抓住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簽署實施和中歐全面投資協定(CAI)簽訂的機遇,用好境內境外、線上線下各類展會平臺,加強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合作。支持外貿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數字貿易。鼓勵技術和設計創新,強化品牌建設,提高出口產品質量。組建商務行業協會聯盟,發揮行業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促進中小企業深度融入供應鏈,提高協同發展水平。二是支持外貿新業態發展。用好江門大廣海灣保稅物流中心(B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平臺,支持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做大做強,促進保稅物流、保稅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深挖郵快件和電子商務進口潛力,擴大高質量產品進口。三是推動適銷對路的出口商品轉內銷。多渠道搭建內銷平臺,支持企業發展內外銷“同線同標同質”產品,推動內銷規模化、品牌化,提升“江門制造”國內市場的占有率和美譽度。
(四)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全力穩住外資基本盤。
一是推動招商提速增效。承接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產業轉移和外溢。拓展招商渠道,開展產業鏈招商、以商引商。舉辦高水平投資推介和產業對接活動,確保完成全年產業園區引進超億元項目100個,力爭引進50億至100億元的大項目。二是抓好項目落地攻堅。扎實做好“工業項目建設提速年”各項工作。完善招商協調工作機制,用好招商引資項目服務系統平臺,推動重大項目加快落戶落地。三是優化投資營商環境。加大投資激勵扶持力度,營造政策比較優勢。健全外資企業權益保護機制,完善重大外資項目服務專班機制。引進一批高質量、強帶動的外資項目,形成吸引外資“強磁場”。
(五)打造開放合作新平臺,為商務改革發展提供新支撐。
高質量推進中國(江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謀劃建設一批跨境電商產業園區。提升全市口岸設施建設水平,推動珠西物流中心提質發展,謀劃申建綜合保稅區。積極復制推廣廣東自貿區經驗,提高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支持優勢企業“走出去”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建立公共海外倉、跨境電子商務海外運營中心。
(六)堅持不懈抓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工作。
按照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的部署要求,認真履行市防控境外疫情輸入專項工作組入境人員接轉工作牽頭職責,切實做好境外人員接轉工作,強化跨境貨車司機閉環管理,堅決防范境外疫情輸入。加強對重點商品和防疫物資供應的動態監測,落實市場保供穩價工作。抓好商貿領域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督促商場、超市等商貿企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嚴把安全關口,抓好商貿領域安全生產工作。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