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是第二十四個“安全生產月”,主題是“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查找身邊安全隱患”。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精神,避免和最大限度地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博物館內文物及人員生命財產安全,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加強消防安全工作宣傳教育,強化安全的重要性,增強責任意識,并能深入了解消防疏散知識,掌握基本消防安全知識,具備自救互救的能力,提高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能有組織、迅速地引導觀眾安全、快速地疏散,學會正確使用滅火器以及掌握逃生的方法,江門市博物館組織開展2025年安全生產月活動。
6月30日上午,江門市博物館及物業公司工作人員70余人在僑博館新館開展消防安全知識培訓、消防安全應急疏散演練、逃生體驗屋和模擬滅火操作演練,邀請江門市新世紀安全教育培訓中心進行現場培訓。

消防安全知識培訓
培訓中心老師結合我館實際情況,為工作人員上了一堂消防安全知識課,主要內容有:近年來典型火災事故案例及追責情況、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過濾式消防自救呼吸器佩戴與使用方法、博物館建筑特殊消防設計與維護重點知識普及、強制性國家標準《重大火災隱患判定規則》(修訂版)剖析等。培訓讓工作人員可以了解到火災發生的危害性,認識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從而提高自身的消防安全意識。


培訓現場

消防應急疏散演練

疏散演練主要通過模擬觸發場館內自動報警系統,聯動啟動消防應急廣播系統、強力排煙系統、防火卷簾等,在應急照明與疏散指示標志的輔助下,根據消防應急預案的要求,各應急工作組各就各位:通訊聯絡組冷靜溝通,有條不紊地下達各項指令,準確掌握各小組、場館各區域情況;滅火行動組熟練穿戴裝備,迅速趕往火災現場進行應急滅火;安全疏散組堅守崗位,準確指引場館內所有人員安全、迅速、有序地通過室內消防通道、消防樓梯、安全出口等,疏散到室外安全區域;警戒救護組迅速到各安全出口外布置警戒線,引導消防救援車輛和消防救援人員進入火災現場,配合專業消防救援人員和醫療醫護人員救護、搶救火場被困傷員,協助人員疏散指引。
消防應急疏散演練可以增強工作人員在火災事故發生時應該采取的正確行動和逃生方法,增強自身的應急意識,保障生命安全。



火災逃生體驗屋

逃生體驗屋,是一個專為提升公眾應急逃生技能而設計的設施。能夠模擬真實的火災煙霧環境,內部巧妙地運用充氣隔板構建出一個復雜的“迷宮”。工作人員依次穿越那“令人窒息的濃煙”,仿佛置身于真實的火災現場。它能幫助人們熟悉并掌握在煙霧中的逃生技巧,從而提高在火災等緊急情況下的自救能力。演練過程中充滿了緊張與刺激,也讓工作人員受益匪淺,不僅鍛煉反應能力,還學到了許多實用的消防基礎知識。

培訓現場

模擬滅火操作演練

培訓中心老師向參與活動人員現場講解正確使用簡易消防器材,就如何正確使用手提式滅火器模擬噴滅正在燃燒的火盆,并讓大家輪流操作著手提式滅火器,親身體驗了滅火的過程,能熟悉掌握手提式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培訓總結

活動最后,江門博物館館長對本次演練做了總結,要求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杜絕麻痹思想,要提高消防安全意識,要把安全工作落到實處,重視實踐,把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發現問題要總結經驗、及時整改。實踐不僅運用在單位上,還要運用在生活里,同時也指出了本次演練活動需要改進的地方。
通過本次活動培訓演練,鍛煉了博物館工作人員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切實提高了工作人員在緊急情況下快速反應及處置突發消防事故的應變能力,熟練掌握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全面提高安全生產、消防安全意識,為今后我館高質量開展安全生產工作夯實了基礎。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