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假期,走進開平市塘口鎮塘口舊墟,青石巷中咖啡香與書香交融,煥然一新的舊糧倉里,先鋒書店燈火通明,游人如織。人才公寓樓下,“圩里有展”靜靜講述著這片土地的歲月變遷。

位于江門開平市塘口鎮的先鋒天下糧倉書店。郭永樂 攝
從昔日繁華到成為一度僅剩9戶人家的“空心墟”,再到如今因“百千萬工程”深入推進而重煥生機,塘口舊墟的命運齒輪,在文化遺產保育、青年創意匯聚與政府精準施策的共同驅動下加速轉動。

天下糧倉先鋒書店等老建筑在“修舊如舊”中被賦予新功能,持續吸引著有想法的創作者集聚。開平塘口鎮供圖
資源活化
老建筑里“長”出新業態
“今年6月下旬才開始改建,在鎮政府支持下,手續辦得很快,9月初就基本完成了?!闭驹谛麻_張的“墟煙·集”餐廳里,負責人馮良力感慨進度之快。
在塘口鎮政府支持下,馮良力接手了原有店鋪,并將其從封閉空間改造成通透的半開放格局,使其更好地融入街區氛圍。吸引他留下的,是塘口舊墟獨特的氣質——他認為“這里有深厚的文化屬性,又有鄉村特有的松弛感,商業和非商業結合得非常好?!?/span>

在“倉東計劃”推動下,倉東村當地特色建筑和傳統文化得到較好活化。郭永樂 攝
馮良力的選擇,是塘口舊墟資源系統性活化的一個縮影。塘口鎮的運營智慧,首先體現在對舊墟核心資產——大量閑置公有舊建筑的盤活上。這種系統性活化的理念,可追溯至2009年。距塘口舊墟約兩公里的倉東村,在五邑大學教授譚金花的主導下啟動了“倉東計劃”,探索遺產保育與社區可持續發展模式。
這顆火種,啟發了后來的實踐。

欣欣向榮的舊墟片區。圖源開平塘口
近年來,塘口鎮政府創新采用“產權不變,政府代管”模式,對郵局、糧倉、供銷社等舊建筑進行統一收儲、規劃與招商,確保風貌協調。這為引入優質業態奠定了基礎。從早期的“塘口空間”國際青年社區樣板,到引領潮流的天下糧倉先鋒書店,再到國慶中秋假期如期開業的“墟煙·集”餐廳,老建筑在“修舊如舊”中被賦予新功能,持續吸引著有想法的創作者和經營者。
人才集聚
IE公社與“新塘口人”的共生圈
資源活化的關鍵,在于人。
國慶中秋假期,香港中文大學博士候選人李毅翔入住塘口人才公寓。“這里很有親和力,青年、游客、村民之間聯系緊密,像以前的鄰居。同時,它又很‘摩登’,在此工作的年輕人帶來了大城市的視野。”李毅翔此行是為籌備香港在開平的相關活動,塘口獨特的社區氛圍為他提供了靈感。

江門開平吸引眾多青年人才回流。圖源江門市委宣傳部
李毅翔口中的“親和”與“摩登”并存,得益于塘口著力營造的人才生態。今年5月,“IE公社”計劃以“不管I人E人,來了就是一家人”的親切號召,短短一個月便吸引了78位“新村民”落腳。他們在此開啟鄉村創業與生活的新實驗:建筑師在田間種起家鄉菜,咖啡師嘗試融入本土腐乳創作特調。這背后是實實在在的政策支持:對創新創業人才給予首年免租、最高30%投資補貼,為電商創業者提供三年免租及一站式服務。通過建設人才驛站、公寓、飯堂等配套設施,塘口鎮打造了優良的創業生態。

開平塘口吸引了越來越多年輕人匯聚于此。
截至目前,塘口舊墟已吸引超過2000名“新塘口人”,他們不僅是消費者,更是建設者——組建“鄉村風貌委員會”參與設計,發起“七夕等墟”“創生節”等活動,與本地居民共同塑造著充滿活力的新社區。
產業振興
從“點狀開花”到“生態共榮”
資源與人才如同活水,最終要灌溉出產業的沃野。塘口鎮的運營,不是零散“植樹”,而是要精心培育一片枝繁葉茂、共生共榮的產業“森林”。
“我們餐廳已經與‘塘口優品’合作,下一步計劃由他們直供部分蔬菜?!瘪T良力的話,點出了本地產業聯動的趨勢。以文旅流量撬動,塘口鎮積極發展“塘口優品”體系,推動農產品提質增效和直供對接,延伸價值鏈。

塘口空間不定期會舉行活動。圖源江門市委宣傳部
在龍頭項目的“榕樹效應”下,各種業態自然聚集。政府牽頭成立的產業大聯盟,有效整合企業、協會等多方資源,推動資源共享與跨界合作。政府借助“七夕等墟”“創生節”“鄉村市集”等品牌活動,成功推動塘口舊墟實現從“空心村墟”向“活力社區”的轉型。
據悉,塘口舊墟已落地運營項目50余個、民宿(酒店)23家,新增初創企業372家,帶動本地就業2000余人,年營業收入超500萬元。僑界力量同樣引人矚目,僑胞返鄉投資高端民宿,港澳青年打造“糧語藝術劇場”等熱門項目,形成了“以僑引商、以文興旅”的良性循環。從“倉東計劃”的遺產保育啟蒙,到本土青年主導的“塘口社區活化計劃”,再到無名營造社等團隊完成的多個鄉村振興項目,社會力量的深度參與,共同推動塘口產業從早期的“點狀開花”,演進為如今枝繁葉茂、共生共榮的“生態共榮”格局。
國慶中秋假期的塘口舊墟,人氣、商氣、文氣交織,生動展示了通過精細化運營,鄉村資源如何轉化為發展優勢。近年來,塘口鎮以“百千萬工程”為引領,通過政府統籌盤活資源、政策環境吸引人才、業態融合振興產業,初步形成了“資源活化—人才匯聚—產業振興”的良性循環,從昔日的“空心墟”躍變為充滿活力的“創客天堂”,為農文旅融合提供了可借鑒的“塘口路徑”。

部分“塘口優品”展示。圖源塘口優品館
塘口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拓展“塘口優品”矩陣,優化人才與產業生態,朝著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華僑文化世遺旅游目的地穩步邁進。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