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體要求
各輔具適配機構要按照《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國發明電〔2020〕14號)、《廣東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實施意見》(粵防疫指明電〔2020〕19號)及國家和省有關分區分級文件要求,處理好疫情常態化防控和服務的關系,組織落實各項疫情防控工作。防止常態化下疫情在輔具適配機構范圍內反彈,保障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適用范圍
本指引適用于提供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服務的機構。
三、職責分工
各輔具適配機構要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業務主管部門要落實監管責任,屬地衛生健康部門負責提供技術指導。
四、主要措施
?。ㄒ唬┙⒔∪咔榉揽貦C制。
各輔具適配機構要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機構主要負責人全面負責防控工作。要成立健康管理小組,并同時設立健康管理責任人,主動對接屬地衛生健康部門,制定并實施防控方案和應急預案,劃分片區,責任到人。
?。ǘ┳龊梦镔Y儲配。
各輔具適配機構需配備好各類防護用品和消毒物資,如口罩、防護服、護目鏡、洗手液、消毒工具、消毒劑等。
(三)加強人員健康管理。
1.落實員工分類管理。對工作人員進行風險評估,實行分類管理,并安排專人落實健康日報制度。
(1)對于近14天有疫情高、中風險地區旅居史的人員,須提供抵粵前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出示包含核酸檢測陰性信息的健康通行碼“綠碼”,在測溫正常(<37.3℃)且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正常出行生活和工作;如無法提供上述核酸檢測陰性信息,抵粵后應當立即接受核酸檢測或14天隔離醫學觀察。
(2)對于來自疫情低風險地區的人員,持健康通行碼“綠碼”,在體溫檢測正常(<37.3℃)可正常出行生活和工作。
?。?)對本省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觸者、疫情高、中風險地區及境外來粵人員,認可其出院證明、解除隔離通知書。
2.加強員工培訓。各機構要按照常態化下疫情防控要求,對工作人員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和演練操作,確保工作人員上崗前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3.加強入口管理。各機構設立入口唯一通道,入口和出口分列,安排專人負責安保和體溫監測工作,對所有外來人員進行提問排查,體溫監測和掃碼查看高、中風險地區旅居史情況,對所有外來人員的個人信息進行詳細記錄。如若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
4.設置隔離觀察室。輔具適配機構根據員工、服務對象數量和場所等實際情況可設置一定數量的臨時醫學觀察點和單獨隔離觀察間,臨時醫學觀察點用于初測體溫≥37.3℃人員的體溫復測和待送人員停留,單獨隔離觀察間用于無須在醫院隔離的具有發熱等癥狀人員的隔離觀察。觀察點要設在相對獨立、通風良好的房間,需配備1-2名工作人員,負責體溫檢測和發熱人員的管理,并配備紅外測溫儀、水銀溫度計、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消毒紙巾、醫用乳膠手套、快速手消毒劑、84消毒劑等物品。
5.用餐者保持一定距離。通過采取減少桌椅擺放、間隔1米、錯位用餐等措施,加大就餐者之間的距離。有條件的輔具適配機構可為服務對象提供一次性餐具,實行分批次就餐。機構職工單獨用餐。
(四)提供服務的防護要求。
1.佩戴口罩。適配服務人員進入工作場所之前,按照要求做好個人防控,提供服務必須佩戴口罩,穿工作服。
2.注意手衛生。員工工作期間需勤洗手,多飲水。進入工作場所后、咳嗽或打噴嚏后、飯前便后、接觸臟物后、提供適配服務之前和之后、接觸每一位殘疾人之前和之后,一定要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并涂抹免洗消毒液。
3.采取預約服務。對需要進行輔具適配的殘疾人,采取預約服務。預約時需詢問或填寫其近14天內疫情高、中風險地區旅居史,是否有發熱(≥37.3℃)、干咳、乏力、腹瀉等癥狀。無上述情況者,在合理防護基礎上,按常規流程進行適配服務。
4.實施一對一適配服務。盡可能實施一對一適配服務,若同一房間有多位殘疾人,應合理安排間隔距離,做好防護,減少接觸。不能耐受戴口罩的殘疾人,在滿足疫情防控條件下,才提供上門適配服務。
5.加強防控知識宣教。用健康提示、張貼宣傳畫、視頻播放等多種方式(不可聚集性學習),加強新冠肺炎防治知識科學宣傳普及,引導殘疾人充分了解新冠肺炎防治知識,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6.避免聚集性活動。盡量避免組織殘疾人集體性或聚集性活動,若必須組織集體性的活動,應安排在相對開放的空間,人與人間隔距離大于1米。
(五)重點場所重點設施衛生清潔。
各機構要首選自然通風,或開窗通風換氣,保證室內空氣衛生質量。參照《廣東省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期間電梯和空調通風系統清潔消毒指引》落實空調、電梯(扶梯)等設施的日常清潔與消毒;參照《公共場所衛生間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衛生清潔消毒指引》加強公共衛生間清潔消毒,做好消毒記錄并每日公示消毒情況;機構進出口處和洗手間要配備足夠的洗手液,洗手間保證水龍頭等供水設施正常工作。公用物品、活動器械、輔助器具及公共接觸物品或部位應每日清潔消毒。參照《居民社區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衛生清潔消毒指引(第一版)》進行垃圾處理,要注意分類收集,及時清運。提供餐飲的機構要具有安全合規的食品加工場所,定時對食品加工場所進行衛生清理,并保證避免消毒液、酒精等直接接觸餐具、食材和菜品。(相關指引可登陸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官方網站下載)
五、應急處置要求
?。ㄒ唬┮伤瓢Y狀人員處置。如發現機構內工作人員或服務對象出現發熱(≥37.3℃)、干咳、乏力等新冠肺炎可疑癥狀時,應避免繼續接觸他人,在臨時醫學觀察點或單獨隔離觀察間執行隔離觀察,做好防護并送當地發熱門診就診排查。
?。ǘ┎±幹谩:怂岷Y查陽性病例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應立即轉送當地定點醫療機構就診排查,要積極配合當地疾控中心做好流行病學調查,盡快查明可能的感染源;在當地疾控中心的指導下,依法依規、精準管控,科學劃定防控區域范圍至最小單位,果斷采取限制性防控措施。
?。ㄈ┙K末消毒。相關場所在疾控中心指導下,進行終末消毒,并對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清洗消毒。
?。ㄋ模┢渌幹么胧?。密切接觸者和場所管控按照最新防控方案和我省相關應急處置預案做好防控措施。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