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體要求
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關于重點場所新冠肺炎防控部署要求,全面加強我省密閉通風不良場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強化屬地、行業、單位、個人四方責任,處理好疫情防控和正常經營服務的關系,防止疫情在密閉通風不良場所范圍內擴散傳播。
二、適用范圍
本指引適用于棋牌室(麻將館)、影劇院、美容美發店、游藝娛樂場所、上網服務場所、歌舞娛樂場所(卡拉OK廳)、酒吧(咖啡館、茶座)、公共浴室(洗浴、足浴、按摩)、健身運動場所(室內游泳館)、地下商場等經營性密閉通風不良場所。
三、職責分工
各地黨委政府落實屬地責任,對本地疫情防控工作負總責,根據分區分級有關要求,做好本地疫情風險研判及疫情防控相關工作。各經營場所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按要求落實防控措施;主管部門落實監管責任,屬地衛生健康部門負責提供技術指導。
四、人員健康管理
(一)疫苗“應接必接”。工作人員疫苗接種做到應接必接,對新入職人員及時開展查漏補種。
(二)每日健康監測。建立工作人員健康監測制度,每日對工作人員健康狀況進行登記,如出現發熱(≥37.3℃)、干咳、乏力、嗅覺味覺減退、鼻塞、流涕、咽痛、結膜炎、肌痛和腹瀉等十大癥狀的人員,及時引導其做好個人防護,到指定的發熱門診或定點醫院進行就醫。
(三)定期核酸檢測。鼓勵經營單位定期組織工作人員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四)嚴格外出審批。加強外出審批報告制度,非必要不出境,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如工作人員及其家庭成員14天內有涉疫重點地區旅居史,要及時登記報告,按社區防控要求進行健康管理。
(五)強化員工培訓。經營單位做好員工健康培訓,將新冠肺炎及其它常見傳染病防控知識與技能納入培訓內容,確保工作人員上崗前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做好自我防護。
(六)進門測溫掃碼。對進入密閉通風不良經營場所的顧客和工作人員要求正確佩戴口罩,進行體溫檢測和核驗健康碼,體溫和健康碼正常者方可進入,體溫異常者建議及時就醫。對進入棋牌室(麻將館)的無智能手機或健康碼的老年顧客要按照國家要求進行身份登記和21天內有無涉疫行程情況登記,簽署疫情防控個人承諾書。
(七)做好個人防護。工作人員工作期間,全程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級別口罩,加強手衛生,注重咳嗽禮儀;顧客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護等級口罩。口罩弄濕或弄臟后,及時更換。
(八)控制客流人數。科學控制顧客流量,減少顧客停留時間,場所內活動時間建議不超過兩小時。棋牌室(麻將館)降低顧客數量和停留時間,增加牌桌之間的距離;影劇院實行預約制,控制觀影人數;歌舞娛樂場所(卡拉OK廳)建議對顧客實名登記和實行預約制,包廂內控制顧客流量;健身運動場所(室內游泳館)實行電話、微信、app、小程序等預約方式進行客流限制,引導顧客分時段鍛煉;公共浴室(洗浴、足浴、按摩)、游藝娛樂場所、上網服務場所采取限流、錯峰等方式,盡量采取預約服務,減少顧客聚集;地下商場應根據所在地疫情風險等級,合理設置一定時段內顧客最大接待量,防止人員聚集。
(九)加強宣傳引導。通過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海報、電子屏和廣播等方式,加強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宣傳,倡導“一米線”(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離),提倡微信、支付寶等無現金支付,減少人員直接接觸。
(十)儲備防疫物資。經營單位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液等防疫物資儲備,公共衛生間配備足夠的公共洗手液,可在場所入口、服務臺、電梯口、咨詢臺等區域配備速干手消毒劑或感應式手消毒設備。
五、場所衛生管理
各經營場所要嚴格按照國家和省有關指引要求,落實空調、電梯(扶梯)等設施的日常清潔與消毒,保持大廳、娛樂區域、接待區域、收銀臺、服務臺、衛生間等區域環境整潔,及時分類處理垃圾;加強環境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優先選擇自然通風,無法做到的應利用排風扇等裝置加強機械通風。
(一)棋牌室(麻將館)。增加對牌桌、麻將、衛生間門把手、公共垃圾桶等經常接觸的公共用品和設施的清潔消毒頻次。
(二)游藝娛樂場所和上網服務場所。保持游藝廳和網吧(咖)環境衛生清潔,對游藝娛樂場所的按鍵、搖桿、代幣及附屬設施,上網服務場所的電腦、鼠標、鍵盤、耳機、開機鍵等設備及附屬設施,應做到“一客一用一消毒”。
(三)歌舞娛樂場所(卡拉OK廳)。加強對茶具、杯具等公共用品用具的清潔消毒;麥克風使用完畢后及時更換筒套,并做好清潔消毒;點歌按鈕、屏幕及附屬設施應當使用一次消毒一次。
(四)影劇院。每天定時對放映廳、走廊、扶梯、座椅、3D眼鏡、公共衛生間及手經常觸摸的地方(如自助取票機、門把手等)進行清潔消毒,并做好記錄。
(五)美容美發店。保持門廳和顧客等待區等區域環境整潔,做好收銀臺、座椅、物品儲存柜、操作臺等公用設施和門把手等高頻接觸物體表面的清潔消毒,理發工具以及顧客用品(毛巾、圍布等)做到“一客一用一消毒”。
(六)酒吧(咖啡館、茶座)。加強對茶具、杯具、餐具、炊具等公共用品用具的清潔消毒,加強就餐區域的清潔通風,垃圾要分類處理,及時清運。
(七)公共浴室(洗浴、足浴、按摩)。重點加強操作區域、淋浴間、更衣室等公共部位的清潔消毒,每個區域使用的保潔用具要分開,避免混用;為顧客提供的用品用具,包括餐具、客用浴服、毛巾、洗浴按摩用具做到“一客一用一消毒”,必要時可使用一次性用品;顧客存衣柜“一客一消毒”或提供一次性袋子。
(八)健身運動場所(室內游泳館)。加強健身區域、休息室、泳池水、淋浴室和更衣室等衛生管理及淋浴室的通風換氣,對健身運動器材,以及銷售泳衣或者租賃游泳器材的商店,要做好清潔消毒。
(九)地下商場。確保有效通風換氣,每日正式對外營業前,集中空調提前運行1小時,每日正式結束營業清場后,集中空調延長運行時間1小時。
六、應急處置管理
(一)當屬地出現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時,屬地防控指揮辦應評估疫情形勢,采取禁止或限制非必要密閉通風不良場所開放措施,降低疫情傳播風險。
(二)當經營場所出現新冠肺炎病例(含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時,要積極配合當地疾控中心做好流行病學調查,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相關場所在疾控中心指導下進行終末消毒,經評估合格方可重新營業。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