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廣東新聞聯播》播出平安廣東建設系列報道——江門構建“信訪超市+外送服務”網絡化工作體系新模式,點贊我市“信訪超市+外送服務”網絡化工作體系。
近日,江海區外海街道譚女士的丈夫在工作時暈倒了,送醫院全力搶救后,仍無法康復,生活不能自理。譚女士與丈夫工作的公司在支付生活費和后續治療費上產生分歧,并且在辦理居住證用于醫療費用報銷時也遇到難題,急需政府部門幫助。為此,她找來了經常聯系的網格員,說出了自己的煩惱。

網格員用手機打開信訪超市應用系統,邊聽邊記錄?!艾F在我給你錄入,上傳平臺,我們后續會協調這個事情?!?/span>

不久,外海街道信訪超市工作人員在“粵平安”群眾信訪訴求矛盾糾紛化解綜合服務應用系統上,第一時間收到這條信息。根據譚女士的要求,信訪超市啟動“基層發令、部門執行”機制,召集區人社局、鎮司法所等部門,和涉事公司與譚女士協商,同時幫助她解決居住證辦理和醫保報銷等問題。

江海區外海街道信訪超市工作人員譚潔瀅告訴記者:“接到群眾訴求后,如在職權范圍的,馬上組織力量外送上門解決。如果不是職權范圍,就通過‘基層發令、部門執行’,打破部門壁壘,要求上級部門到場處理,有了‘信訪超市+外送服務’,可以整合更多服務,更好更快為群眾解決困難。”

經過近20天的努力,行政部門、社工、律師等多元合力調處,雙方的賠償糾紛得到妥善化解。考慮到譚女士情緒低落、心理壓力大,后續可能要走訴訟程序,工作人員主動送法律、心理疏導服務上門。

“跑來跑去兩三個月解決不好,通過信訪超市幫忙,不到一個月就解決了,現在我可以安安心心照顧我丈夫了?!弊T女士說道。
作為江門創新社會治理的生動實踐,“信訪超市+外送服務”自實施以來,共調處群眾訴求12萬余件,化解率達97%,推動矛盾化解在基層,江門重復信訪占比全省最低,群眾信訪滿意率排名全省前列。目前“信訪超市+外送服務”已覆蓋江門的縣、鎮、村三級,整合職能部門、人民調解、社會服務等多元力量,群眾網上“下單”就有法律、心理、社工等服務外送上門,實現精準服務“一條龍”、矛盾化解“一站辦”、智慧治理“一張網”。

江門市信訪局副局長王琦告訴記者:“下一步,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把‘信訪超市+外送服務’打造為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紐帶、暖心服務、排憂解難的窗口,為平安廣東建設貢獻積極力量。”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