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上午,在收聽收看全省三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后,我市隨即召開全市三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副市長曹陽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指出,2025年我市降水分布不均且將呈現前旱后澇的態勢,階段性與局地性氣象災害較為突出,暴雨災害重、高溫熱害多、影響臺風數大致為5~6個,較常年偏多,強度略偏強。西江可能出現五年一遇左右的洪水,潭江可能出現五到十年一遇的洪水,防御形勢不容樂觀。
會議強調,各級各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論述精神,從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以積極的精神面貌,從嚴從細抓好三防和安全生產工作,實現“不死人、少損失”目標。要堅決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始終以如履薄冰的心態,充分認識到三防工作仍然面臨諸多挑戰和不確定性,始終做到警鐘長鳴、常抓不懈。要強作風、講實際、真落實,堅決杜絕形式主義,以嚴實作風排查、整治安全隱患。
會議要求,一是堅決扛起三防責任。各級指揮機構要全面進入激活狀態,做好人員和力量的統籌調配,確保發生突發情況后能快速響應、有效處置。二是強化監測預報預警。氣象、水文、自然資源、水利等部門要時刻關注天氣變化,密切監視雨情、水情、風情、工情發展動態,及時預警,要落實好暴雨、山洪和地質災害等預警“叫應”機制,確保預警信息第一時間直達基層責任人、通知到群眾。三是加強隱患排查整治。要研判本地區本部門的三防災害風險,組織力量對防汛防風重點環節等進行巡查,努力把風險降到最低。對一些新產生的風險點,要查得更細、摸得更加準確。對已排查出的隱患點,要建立工作臺賬,明確整改期限和責任清單。四是強化標準化防御建設。市三防辦已印發防汛防旱防風防凍應急預案以及防汛、防臺風工作指引等一系列標準化工作制度,各地各部門要對照各自職責落實落細防范措施,搶抓臺風暴雨和洪澇災害防御的主動權。五是強化臨災管控措施。各級三防指揮長要熟悉應急預案,達到條件,要堅決啟動應急響應,不能有絲毫遲疑。暴雨、臺風影響期間,各類臨災管控措施必須堅持落實到位,要打通責任落實“最后一公里”,巡查值守、人員轉移、臨災管控等各項責任必須到點、到人。六是強化人員轉移避險。各地各部門對照《江門市防汛防臺風轉移避險工作指引》要求做好排查隱患、摸清底數、編制預案、實施轉移和組織志愿者隊伍、維護治安等工作,落實有關措施,強化組織保障,夯實人員轉移避險工作基礎,確保工作有序開展。特別強調的是,遇到強對流強降雨天氣,一定要暫停一切大型戶外活動,組織人員避險。七是強化搶險救援救災。要完善各類搶險救災預案,組織相關人員及隊伍,開展有針對性的演練。要提前儲備充足的搶險物資和救災物資,并向可能成災的區域提前預置搶險救援力量和物資,確保發生險情后,能迅速投入搶險救援。要加強與社會救援力量的溝通對接,摸清情況、加強聯系。八是增強群眾防災避險意識。各地和宣傳部門等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及時、準確、動態發布雨情水情風情信息安全警示和防御指引,讓群眾及時掌握信息,提高公眾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九是加強基層防災能力建設。各縣(市區)要把建立“鎮自為戰”“村自為戰”三防工作機制作為提升基層防災減災救災能力重要抓手,確保面對極端暴雨和超標準洪水時基層能夠第一時間開展防范應對,全面提升基層防災減災水平。
會議還對清明節期間森林防滅火和安全生產工作進行部署,要求各地各部門結合轄區、行業工作實際,采取扎實有效工作措施,全力確保我市節日期間安全穩定。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