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根據氣象部門預測,臺風“韋帕”極可能在我市正面登陸,為扎實做好搶險救援準備、全力守護人民安全,18日19時,市應急救援支隊按照市應急管理局防風防臺上級工作部署要求,立即啟動“三個三分之一”預案機制,抽調戰斗大隊星夜馳援新會、鶴山、恩平等地,提前駐防、搶險救災,打響臺風防御戰。
前置駐防搶主動,偵察研判筑根基
駐防小組抵達恩平后,第一時間梳理橫陂鎮近年受災數據,結合地形特征制定專項應急處置方案。19日清晨,利用無人機對恩平港、蟹塘村、紙扇面村等歷史重災點開展航拍建模,并基于精準航拍數據繪制“災害風險圖譜”,為突發災情提供可視化決策支撐,實現隱患排查前置化。

通信裝備嚴檢測,風雨搶通生命線
提前完成通信裝備聯調測試和救援裝備檢修工作,確保通信暢通、裝備狀態正常。20日19時,恩平市橫陂鎮橫板圩的排洪水閘道路因臺風導致樹木倒伏,該水閘作為周邊村莊排水的“咽喉要道”,搶險分隊立即攜帶油鋸趕赴現場。隊員們在狂風暴雨中分工高效協作,鋸斷、搬運、清理同步作業,僅用40分鐘便完成1公里道路倒木清理,及時恢復交通暢通。

暴雨突襲急響應 高效排澇保民生
受臺風“韋帕”影響,22日上午,新會區南部遭遇持續3小時強降雨,累計雨量達100毫米;鶴山市共和鎮降雨超90毫米,引發兩地大面積水澇災害。13時25分,市應急救援支隊迅速調派26名搶險隊員,攜帶龍吸水子母排洪車、液壓排澇泵等專業裝備,兵分兩路趕赴新會區大澤鎮仁和村、鶴山市共和鎮八景山莊,全力開展應急排澇工作,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科學調度分點攻堅,高效搶險護民生
18時,在完成大澤鎮與共和鎮的災情處置后,市應急救援支隊接到新會區雙水鎮水澇嚴重的緊急任務。盡管隊伍尚未休整,仍迅速調派38名救援人員攜帶裝備趕赴雙水鎮南陽里,全力開展排澇作業,力爭最短時間內恢復居民正常生活。
在暴雨和夜色中,救援人員連續奮戰近6小時,成功處置7個排澇點位,累計抽排積水約42000立方米,相當于排空17個標準奧林匹克游泳池的水量。
23時50分,災情得到有效控制,支隊采取分點駐守策略,一組6人配備4臺抽水泵,繼續在新會區雙水鎮柑地作業;二組4人配備2臺抽水泵,在雙水鎮梁家村南陽里持續排水;三組3人留守新會區大澤鎮工業園區,防范次生災害。其余隊員撤回休整,確保后續戰斗力。至次日凌晨2時,排澇任務基本完成,受災區域險情全面解除。

面對臺風“韋帕”的嚴峻考驗,從前置駐防的精密部署,到險情災情的高效處置,再到風雨中的晝夜奮戰,市應急救援支隊用腳步丈量每一處風險、用行動筑牢每一道防線,在狂風暴雨中踐行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莊嚴承諾。下一步,我們將復盤總結此次實戰經驗,排查薄弱環節,及時攻克,提能強基,以更扎實的準備、更迅速的響應、更有力的舉措,全力構筑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 “銅墻鐵壁”!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