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趨勢展望
預計4月與歷史同期相比,我市雨量偏少1~2成,各地雨量介于130~210毫米;平均氣溫約23.5℃,偏高0.5℃,月最低氣溫13~15℃。4月冷空氣開始減弱,但是晝夜溫差仍大,需留意冷空氣大風對海運交通安全。4月是強降水、雷電、大風和冰雹等災害性天氣的多發期,要注意防御局地雷電、強降水及強對流天氣可能造成的氣象災害,以及突發性強降水引發的城市內澇、局地山洪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一)雨情:預計,月內有5次主要的降水過程,大致出現在:上旬中期(中到大雨,局部暴雨)、中旬中期(中雨,局部大雨)、中旬后期(小到中雨)、下旬前中期(中到大雨)、下旬后期(中到大雨,局部暴雨);月內有4次主要的冷空氣過程,大致出現在:上旬中期(中等偏弱),中旬中期(弱)、中旬后期(弱)、下旬前中期(弱)。
表1 2018-2022年江門各國家氣象站4月份降雨量(毫米)

圖1 2018-2022年江門4月平均降雨量(毫米)
(二)風情:4月熱帶氣旋影響我市的可能性小。據統計,2018-2022年4月份無臺風影響江門。
(三)水情:3月份西江來水平均流量2270m3/s,比常年少39%。4月1日,33宗大中型水庫蓄水總量671.84百萬方,較常年同期多13%,蓄水總量占總正常庫容比例為52%,可用水量532.44百萬方,占總興利庫容比例為46%;18宗供水水庫蓄水總量269.99百萬方,較常年同期多7%,可用水量229.88百萬方,占興利庫容比例47%。
表2 2018-2023年江門4月1日33宗大中型水庫庫容統計(百萬方)

圖2
2018-2023年江門4月1日33宗大中型水庫庫容統計(百萬方)
二、工作建議
(一)強化監測預警,提前做好防范。應急管理、氣象、水文、水利、自然資源等部門要24小時緊盯雨情、水情、風情、工情以及山洪地質災害風險變化,定期會商研判,注意防御強降雨強對流天氣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強化工作調度,及時向社會公眾發布預警信息,提醒落實防范措施。
(二)強化協調聯動,做好強降雨及其次生災害防御。各級和水利、自然資源、住建、城市管理、交通運輸、公安等部門要加強山洪、地質災害、中小河流洪水以及城鄉內澇防御措施,充分發揮群測群防體系作用,加強山洪易發區、地質災害隱患點監測預警和巡查值守,強化城市防洪排澇基礎設施運行維護,落實易積水路段和下沉式立交的監控、警示、防觸電、應急值守等措施。要堅決果斷徹底提前轉移受威脅群眾,做到應轉盡轉、應轉真轉、應轉早轉。
(三)堅持底線思維,主動防御強對流天氣災害。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強化底線思維和風險意識,提前落實安全防范各項措施。一是嚴防短時大風影響。各地要針對廠房工棚、臨時構筑物、戶外廣告牌等,提前落實防風加固措施,提醒公眾及時把陽臺花盆、懸掛物移入屋內。嚴格要求塔吊、龍門吊、腳手架、井架、升降機、高空吊籃等作業在雷雨大風期間停止作業,并劃定危險區域,防止人員滯留。二是落實防雷防潮措施。各地要指導生產儲存危險化學品的廠區、成品倉庫按要求落實防澇防雷措施,及時轉移遇濕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防止事故發生。三是強化林區和景區的安全管理。各地和林業、文化旅游等部門要加強山區旅游景區、漂流娛樂設施、非開放的自然保護區、林場以及網紅打卡點等重點區域安全管控措施,必要時堅決采取關停封閉措施。四是沿海各地和農業農村、交通運輸、海事等部門要加強水上船舶和渡口渡船安全管理,嚴格落實惡劣天氣禁限航規定。
(四)科學調度,做好蓄水保水。水利部門要實時掌握重要水庫、控制斷面的水位、流量數據,動態監控水庫蓄水、放水情況,當預測預報有強降雨、嚴重汛情發生時,對一些泄洪能力不足的中小水庫、病險水庫,應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安全蓄水。同時要抓住降雨間歇期和洪水消退期,盡快將水位降低至汛限水位以下運行。
(五)問題導向,狠抓隱患整治。各級各部門要持續開展安全隱患排查,緊盯在建水利工程、病險水庫、高位山塘、削坡建房等危險區域,加快推進除險加固工作,逐一落實整改,對未能及時整治的隱患,要嚴格落實風險防控措施和度汛方案。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