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城市建設宣傳視頻
建設國家森林城市,是江門市人民的強烈意愿。2015年,江門啟動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2017年,成功獲批國家森林城市稱號。在新形勢、新起點下,江門踐行新發展理念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譜寫一曲激昂交錯又震撼人心的“僑鄉特色森林城”交響曲,不斷擴大生態空間,提升生態服務功能,弘揚生態文化。

蓬江區印象林慕恒攝
一、開展植樹造林,提升人均綠量
江門以森林城市建設為抓手,大力實施城鄉增綠工程,著力抓好城區添綠、綠色廊道連通、森林村鎮綠化美化、森林保育與森林碳匯林建設。通過多年來的植樹造林,全市基本實現了林居相依、林水相依、林路相依、林田相依的森林生態格局,目前,市域森林覆蓋率44.6%,城區綠化覆蓋率45.34%,人均森林碳儲量14.4噸。

鶴山大雁山省級森林公園 何榮文攝
二、增建游憩綠地,提升生態服務
開展城市人居環境與生態環境建設,統籌城區公園和郊區公園,將公園建在市民家門口,與綠道網、林蔭道和慢行道系統無縫銜接,構成“點、線、面”相結合的綠色低碳立體全民健身休閑網絡。2017年以來,新建、提升森林公園77個,濕地公園14個,村居公園1238個,城市公園8個,口袋公園42個,古樹公園22個,實現了“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目標,為居民提供更便利、更休閑的游憩綠地和生態空間。

江海區龍溪湖公園 郭慶楠攝
三、加強生態修復,擴大生態空間
通過推進濕地保護和修復,海洋生態修復,礦山復綠,河涌綜合整治和水生態修復,推進飲用水源水庫第一重山林相改造等舉措,進一步優化生態空間格局,提高居民的生態服務質量。

廣東新會小鳥天堂國家濕地公園 阮國志攝
四、謹守生態紅線,科學推進空間規劃
嚴守自然生態保護紅線,開展林地管理工作、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和統籌全市國土空間開發與保護“一盤棋”,確保僑鄉底色常綠。

圭峰國家森林公園林國強攝
五、弘揚生態文化,讓森林城市建設理念向鎮村滲透
秉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多措并舉開展生態文化宣傳,讓森林城市建設理念向鎮村延伸、滲透。一是開展義務植樹活動。二是開展特色主題活動。三是開展自然教育基地建設。四是開展森林小鎮建設。

“共建森林城市 共享生態文明”主題宣傳活動
如今,一幅綠滿城鄉、百花綻放的生態畫卷正在江門全面鋪開。江門將繼續大跨步前進,統籌好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高質量高標準做好森林城市建設各項工作,讓江門林更茂、山更青、水更秀、天更藍、城更美。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