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提升森林火災防控能力,保障生態資源安全,近年來,江門市大沙林場以“預防為主、防滅結合”為原則,持續推進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圍繞林火阻隔系統、智能監控體系、護林站點升級、消防蓄水池建設等基礎設施建設精準發力,構建起“人防+技防+物防”三位一體的防火屏障,為守護綠水青山筑牢安全防線。
林火阻隔系統:打造生態防火“隔離帶”
大沙林場依托地形特點,科學規劃林火阻隔網絡,通過“自然阻隔帶+人工阻隔帶”相結合的方式,經過多年努力,在周邊鎮村交界區域建成生物防火林帶83.2公里,栽植木荷等耐火樹種,形成天然防火屏障。近年來,申請專項資金127.6萬元,對原有1.8公里防火道路進行拓寬硬化,確保消防車輛快速通行,實現“以路阻火、以路滅火”功能。

智能監控全覆蓋:森林哨衛“上崗”護林
針對林區入口、交通要道等關鍵節點,大沙林場引入科技防火手段,籌措專項資金17.8萬元,新增16套集卡口攝像、流動抓拍和語音播報功能于一體的智能監控桿。這些“電子哨兵”可實時捕捉人車動態,自動播放防火警示語音,并對違規用火行為進行抓拍取證。配合無人機巡查,形成了“地面+空中”立體化監測網絡。

護林站提檔升級:一線駐守更有力
為改善護林員工作條件,林場投入專項資金30.7萬元,對轄區內4個老舊護林站、物資倉庫和工具房進行全面修繕,統一配備巡護摩托車、滅火裝具、應急通訊設備和生活保障設施,并增設防火檢查閘門。此外,定期組織防火技能培訓和應急演練,提升護林隊伍專業化水平。

消防蓄水池:織密水源保障網
針對山區取水難題,林場因地制宜推進消防蓄水池建設,投入專項資金30萬元,在林區高處、防火重點區域新建5個標準化蓄水池,總蓄水量達112.5立方米,每個水池均配備工具箱并設置取水標識。同時,對周邊天然水源進行清淤疏通,確保“旱季有水用、急時能調用”,為火災撲救提供穩定水源支撐。

森林防火是生態保護的底線工程。林場將繼續以基礎設施升級為抓手,推動防火體系向智能化、精細化邁進,全力守護林場的綠色生態家園。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