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江門市數字政府領域區塊鏈應用行動計劃》的通知
江政數函〔2020〕114號
市有關單位、各市(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
為加快推進我市數字政府領域區塊鏈應用,經征求相關單位意見,我局牽頭制定了《江門市數字政府領域區塊鏈應用行動計劃》,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業務實際,加快開展區塊鏈應用探索,爭取更多的區塊鏈應用場景落地見效。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我局反映。
江門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
2020年11月9 日
?。撓等耍毫殖螅撓惦娫挘?988966)
江門市“數字政府”領域區塊鏈應用行動計劃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利用區塊鏈數據共享模式為人民群眾帶來更好的政務服務體驗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廣東省數字政府改革建設2020年工作要點以及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關于開展區塊鏈技術在數字政府領域探索應用的部署要求,充分發揮區塊鏈技術優勢,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利企便民,助力我市“數字政府”改革和智慧城市建設再上新臺階,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工作目標
圍繞打造最優最先進的政務服務和營商環境,積極探索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我市“數字政府”改革和智慧城市建設,促進數據共享、流程優化和業務協同,實現政務數據可信溯源、政務辦理公開透明、政務效能提質增效,提升企業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力爭在1-2年內,建設一批具有明顯成效的業務場景,形成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共性應用,打造一批具有領先水平的技術成果,開發多元化區塊鏈應用場景,爭取在全省乃至全國探索打造區塊鏈應用的江門模式。
二、基本原則
堅持統一規劃。以統一的標準規范為基礎,以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為底線,打造統一的區塊鏈應用基礎平臺。構建統一的節點授權和共識機制,通過有序的規劃建設和推廣,為區塊鏈應用提供信息上鏈、數據核驗、智能合約部署和跨鏈互認等共性支撐,為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提供可信、安全、便利的技術服務。
堅持應用導向。聚焦“數字政府”改革和智慧城市建設的痛點難點,打破傳統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存在的數據共享率低、管控性差、時效性弱、權責不清、協同不順等問題,實現共享數據真實可信、實時流通、確權清晰、痕跡可査,促進政務數據跨部門、跨區域共同維護和利用,促進業務協同辦理,升級政務服務體驗。
堅持創新引領。引入國內外區塊鏈應用先進理念,充分結合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5G、物聯網等前沿技術,推出一批“數字政府”改革和智慧城市建設領域區塊鏈典型應用和示范,打造創新引領、技術賦能、應用驅動、場景豐富的區塊鏈應用江門模式。
三、重點任務
(一)夯實區塊鏈應用基石。
1.統一區塊鏈技術應用基礎平臺。建設政務區塊鏈可信基礎設施及共性底層區塊鏈平臺,構建全市統一的自主可控政務區塊鏈技術和應用標準,以區塊鏈底層技術平臺為基礎,逐步構建全市統一的政務BaaS(區塊鏈即服務)平臺,為全市各部門提供“統管共用”的區塊鏈政務應用支撐服務,方便各部門快速構建政務服務區塊鏈應用場景。通過區塊鏈可信基礎設施平臺打造統一的數字政府建設信用基石,避免新建系統間相互孤立、彼此分散,形成新的“數據孤島”與“價值孤島”。
2.統一信任授權管理?;趨^塊鏈防篡改、可驗證的高安全性特點和信息互信特征,探索構建分布式安全可信數據授權和流轉過程管控機制,打造基于區塊鏈的跨部門、跨區域政務業務一體化服務能力?;趨^塊鏈的數字身份確權,在個體授權、多方驗證的情況實現個體信息的“自證”,無需第三方機構出具證明,大大減少在政務服務中群眾所需提交的資料,同時也減輕政府部門審批過程中的核驗工作,真正做到增效降本。
3.統一數據共享通道?;趨^塊鏈基礎信任設施優化數據共享交換及業務流程,明確數據共享的責權利,構建大數據服務信任網絡與價值網絡,實現共享數據真實可信、實時流通、授權清晰、足跡可查,促進政務數據跨部門、跨區域共同維護和利用。
?。ǘ┲φ辗諢o堵點城市建設。
1.區塊鏈+住房網簽。搭建基于區塊鏈的住房交易服務平臺,建立政府、銀行、企業和群眾等多方互認機制,有效消除行政壁壘,實現政務數據共享新模式。通過對住房合同網簽關鍵環節的業務辦理數據、授權數據,合同網簽業務可全流程溯源追蹤,確保數據真實可信;通過智能合約技術,對購房資格進行自動核驗,避免人為因素干擾,降低部門管理風險;通過對合同數據進行上鏈,杜絕房產交易過程的“陰陽合同”現象,簡化政務業務流程,提升群眾辦事效率。
2.區塊鏈+不動產登記。建立統一的不動產登記管理區塊鏈服務平臺,提升不動產登記管理服務水平。發揮分布式記賬模式和數據加密技術優勢,實現各級不動產登記管理機構數據實時更新、同步安全共享,為企業和群眾提供跨區域、不間斷的不動產信息查詢服務。
3.區塊鏈+慈善捐贈。探索推進民政部門與慈善組織共同參與的區塊鏈慈善捐贈應用,實現捐贈資金有效監管,捐贈物資去向全程可溯,捐贈信息權威統計發布,提升社會對慈善捐贈的信任度。
4.區塊鏈+免證辦。依托電子證照系統歸集各發證機關發放的證照,并將證照關鍵特征值上鏈,辦事人實名認證授權后,在“易辦事”移動客戶端或“粵省事”微信小程序等多端亮證應用,實現“真人”“真證”“真事”,打造驗證、發證、管證等電子證照全鏈條共享應用模式,同時防止第三方程序留存用戶證照數據,保障數據隱私和安全。結合人臉識別技術,刷臉認證后經申請人授權即可調取電子證照相關信息,實現基于區塊鏈的政務服務免證辦。
(三)推動營商環境再上新臺階。
1.區塊鏈+金融服務與監管。利用區塊鏈跨鏈互認和加密授權技術,進一步深化區塊鏈技術在中小企業融資中的應用,推動信貸業務申請、審批、發放、貸后管理及企業還款情況數據共享利用,解決金融機構與中小企業信息不對稱難題。加強金融管理部門、金融機構和政府部門之間數據的互通互用,優化抵質押貸款流程,降低抵質押貸款辦理成本與時間,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
2.區塊鏈+人才引進。圍繞人才落戶涉及的電子證照信息,利用區塊鏈智能合約技術,對居民身份證、結婚證、住所、教育情況等信息,進行自動匹配核驗,結合人臉識別等技術,實現“人才準予遷入”電子證明智能核發,實現大學生落戶、積分落戶全程在線辦理,“一次不用跑”。
3.區塊鏈+公證服務。利用區塊鏈及其衍生技術,對公證業務和公證社會主體的基本信息進行上鏈處理,推進公證業務全程電子化和網絡化應用,實現公證機構與政府部門數據實時更新、同步安全共享,為企業和公眾提供跨區域、不間斷的公證信息查詢服務,有效避免社會信息核實復雜性、公證結果真實性查詢的困難,提升公證業務的應用效率。
4.區塊鏈+消費維權。建設可信消費風險防范監管平臺,運用區塊鏈技術建立可信認證通道、可信電子合同、可信消費數據、可信分賬對賬等通道,實現全流程可信消費過程。通過平臺把政府、銀行、保險、企業商戶、消費者連接起來,實現多方協同監管,營造可信的電子商務交易環境。通過與銀行、保險機構等第三方機構建立聯合運營保障體系,搭建資金安全、賬戶安全、數據安全、經營安全的健康市場環境,規避交易風險,促進行業市場信心和市場活力。
5.區塊鏈+農村產權交易。通過將農村產權交易相關信息全程在鏈上登記,實現農村產權交易信息更加公開透明,交易環節信息全程可溯,有效擴大交易參與范圍和受眾面,推動農村生產要素在更大區域內公開、公平、高效流動,提升資產交易價格,促進農村集體資產的保值增值,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四)構建現代化社會治理體系。
1.區塊鏈+重要產品追溯。聚焦本地特色農產品(新會陳皮、杜阮涼瓜、臺山大米等)、食品藥品、農業生產資料、特種設備等領域,探索建立以區塊鏈技術為核心的跨部門、跨領域、跨行業重要產品追溯體系,構建跨生產、流通、消費全生命周期的追溯鏈條,實現產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
2.區塊鏈+健康醫療。利用區塊鏈技術構建健康醫療數據可信交換體系,探索健康醫療大數據流轉及以及醫保支付信息等跨醫療機構、醫保部門共享使用,促進醫保基金智能監管,提高醫?;鸨O管能力,助力智慧醫療建設。
3.區塊鏈+精準扶貧。利用區塊鏈及其衍生技術,推進貧困人口個人信息跨部門可信交換和資金撥付、使用跟蹤管理應用,實現貧困人口精準識別、幫扶對象精準管理、幫扶資金全流程精準溯源,提高扶貧工作透明度。
4.區塊鏈+養老服務。對養老服務機構的社保繳納、納稅、信用、安全生產、消防、食品安全等基本信息,以及養老服務人員的職業資格、受教育程度、傳染病等職業能力信息,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數據多方實時共享,增強對養老服務機構及從業人員信用監管能力。
5.區塊鏈+咨詢投訴。將12345訴求來電、受理、派單、簽收、處置、反饋、回訪等全流程要素上鏈,推動各環節及其關聯方數據全鏈條留痕,基于不可篡改的上鏈數據,形成一體化考評結果,實時公示考核排名情況,構建實時互聯、數據共享、聯動協同、公開公平的市民熱線智能化服務機制。
四、保障措施
?。ㄒ唬┘訌娊M織領導。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負責加強頂層設計,統籌全市“數字政府”改革和智慧城市建設領域區塊鏈應用工作,協調解決業務協同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為業務應用提供技術環境和數據共享保障;市司法局負責圍繞區塊鏈應用中電子數據、電子存證等作為審批依據和歸檔材料的法律效力問題加強研究,健全法制保障;全市各級財政負責加強對本地區區塊鏈應用項目的資金保障。
?。ǘ﹨f同推進實施。鼓勵各市(區)各部門大膽探索、積極試點,形成各具特色的經驗做法。各場景應用牽頭單位要統一建設思路,明確應用重點,按照全市區塊鏈應用統一標準規范推進場景應用的區塊鏈技術選型與適配,統籌協調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進一步優化整合業務流程,推動各場景落地見效。
?。ㄈ╅_展培訓交流。加強區塊鏈應用培訓,提高各市(區)各部門對區塊鏈的認識水平,掌握區塊鏈核心價值、突出優勢和適用場景等。借鑒學習國內外“數字政府”改革和智慧城市建設領域區塊鏈應用先進經驗,結合我市業務需求,開展業務交流,營造良好的區塊鏈應用探索氛圍。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