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關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的報告
2024年,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1+6+3”工作安排,對照《江門市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2-2025年)》《江門市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以政務服務改革為抓手,持續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為構建新時代僑都高質量發展新格局貢獻政數力量。
一、2024年法治建設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加強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領悟,牢固樹立法治意識法治思維。落實黨組書記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組織干部職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把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黨組和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內容,并作為全局重點工作推動落實,加強黨對法治政府建設的領導。落實“誰執法誰普法”工作責任制,針對國家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和省新出臺的《廣東省政務服務數字化條例》等法律法規,組織干部職工開展解讀、宣貫專題培訓,推動《廣東省政務服務數字化條例》納入2024年江門市國家工作人員在線學法考試范圍,并按時按質完成普法考試,提升干部職工法治意識、法治思維,增強依法行政能力。
(二)深化“放管服”政務服務改革,助力我市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以開展“江門易辦事”政務服務品牌提質行動為主線,提升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助力我市營商環境優化。一是深化“政務服務好辦”。深入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積極落地實施國務院提出的21個“高效辦成一件事”主題,完成17個主題上線,其中,市政務和數據局牽頭的企業破產信息核查“一件事”已在廣東政務服務網上線,提升了政務服務便利化。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推廣消防審驗備案管理子系統和市政公共基礎設施報裝“一站式”服務子系統應用,為企業提供水、電、氣、網等線上“一站式”報裝服務。二是拓展“灣區服務通辦”。推動我市成為珠三角地區首個在省“灣事通”平臺上線城市特色服務專區的地級市,“灣事通”江門專區首批在微信端上線特色服務50項、支付寶端上線26項,涵蓋養老、文旅交通等高頻服務。依托“i深圳”“中易辦”“江門易辦事”等平臺,與深圳市、中山市互設融合服務專區,上線我市招商服務、文旅服務、政務服務、人才服務和文化生活等領域超300項民生服務事項,為大灣區企業群眾提供高效便利的線上服務。三是優化“民意訴求速辦”。借鑒深圳民生訴求改革經驗推進未訴先辦,按照“發現在早、化解在小、預防在先、未訴先辦”經驗,實施未訴先辦,開展12345熱線數據分析提前預警熱點問題和突發事件,輔助部門靶向施策,高效解決專項訴求,今年來報送熱點焦點運行情況報告84份,向承辦單位發送工單提醒函41份,督促部門加快辦理,助力部門有效解決如噪聲污染、市場主體登記備案、車輛亂停放、停車位設置等問題。持續完善中小微企業訴求快速響應平臺運行機制,健全“多渠道歸集、一品牌對外”服務模式,常態化實行“1+1+7”響應標準。四是促進“公共資源交易陽光辦”。推進遠程異地評標常態化,今年累計完成建設工程項目遠程異地評標32場次,政府采購項目遠程異地評標28場次。深化公共資源“一網交易”,上線電子簽章功能,實現建設工程交易項目合同在線簽章,實現“零跑動”式線上簽訂合同。全面推廣應用電子保函(保險),截至11月底,共有152個建設工程交易項目采取電子保函,涉及金額1.91億元,大大減輕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交易成本。
(三)認真做好政務公開工作,積極主動接受人大、政協等多方監督。一是通過微信公眾號、部門門戶網站以及政務大廳電子屏等渠道,轉發習近平法治思想文章、法治建設報道及法律知識指引等80余篇。全年辦理依申請公開事項2件。二是認真辦理人大建議、政協提案,接受人大、政協監督。全年共接收人大建議及政協提案33件,均已按時依規辦結回復。三是發揮法律顧問專業智囊團作用。聘請專業律師擔任我局法律顧問,參與我局部分重大行政行為決策的制定,為我局項目合同及其他法律事務性文書提供專業的法律審查意見,2024年累計審核合同(協議)82份,提出法律審查意見超200次,為我局履行職責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四是拓展群眾監督渠道。依托局門戶網站設立“局長信箱”,加強與企業群眾的聯系更好傾聽企業、群眾意見建議。已辦理“局長信箱”來信5件。
(四)持續夯實網絡數據安全,依法合規筑牢數字政府發展本質基礎。一是健全網絡安全制度。組織編印《江門市數字政府網絡安全防護指南》,指導各級各部門開展網絡安全防護工作。進一步完善中心機房《消防應急預案》《供電應急預案》,有效提高技術人員快速應急處置的能力和檢驗中心消防、供電系統運行狀態。二是加強網絡安全演練。首次聯合中山舉辦“雙城鑄盾”中山·江門網絡安全實戰攻防演練。牽頭組隊參加“粵盾-2024”省數字政府網絡安全攻防演練,獲評“優秀組織單位”。參加省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數據安全專項演練,組織省云江門節點、外包云、自建云信息化系統恢復應急演練,提升并檢驗政務云平臺運維人員數據緊急恢復能力。三是提升數據安全防護能力。推動“一網共享”平臺數據庫全數納入市大數據管理中心安全審計范疇,實現數據安全可追溯、可監控。同時,利用“一網共享”平臺密鑰技術,實現數據共享點對點傳輸,全流程不可篡改。
二、存在不足及下一步工作計劃
盡管我局在法治建設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體現在:一是干部隊伍的法治意識仍需持續加強。目前,干部職工普遍具備了“法無授權不可為”的基本法治意識,對于憲法、民法典等基礎性法律意識普遍較強,但對于部門規章,尤其是部門規范性文件的理解和掌握不足,導致具體執行落實仍存在偏差現象。二是對于法律法規規章學習的深度有待加強,尤其是對于一些新出臺的與政數領域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比如,今年1月1日施行的《廣東省政務服務數字化條例》,雖然我局通過參與起草、專題培訓、競賽搶答等方式加強了學習,但宣傳的廣度和深度仍有待加強。三是應用法律法規規章指導工作實踐,學以致用的成效仍有待加強。《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指導意見》指出,“除場地限制或涉及國家秘密等情形外,原則上政務服務事項均應納入政務服務中心集中辦理。”目前,我市還有個別事項未進駐中心集中辦理,需在接下來工作中加強督促解決。
2025年,我局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聚焦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的打造,以“江門易辦事”政務服務品牌建設為牽引,以法治建設為保障,以高質量政務服務護航企業發展,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門實踐作出新的貢獻。一是堅決落實黨組在法治政府建設的主體責任和黨組書記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持續加強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學習,增強干部職工法治意識、法治思維。二是聚焦主責主業,將法治建設與業務工作有機融合,重點以政務服務改革為牽引,持續推進政務服務事項流程優化和為企服務便利度創新,積極參與統一大市場建設,深化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改革。三是深入開展“誰執法誰普法”工作,充分依托網站、微信等線上渠道和政務實體大廳等線下平臺,持續加強政數領域法律法規規章的宣傳、普法力度,為全市法治環境建設作出應有貢獻。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