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播時間:2022年2月11日1:00-12:00
播出頻率:江門電臺FM100.2新聞綜合頻率
上線單位:江門市發展和改革局
訪談嘉賓: 江門市發展和改革局黨組書記、局長,江門市大灣區辦公室主任,江門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局長胡其波
江門市發展和改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黃嘉儀
江門市發展和改革局交通與軌道建設科科長陳振中
江門市大灣區辦公室發展推進科科長林命彬
江門市發展和改革局糧食與物資儲備科二級主任科員鐘少杰
節目主持:鄺杰嵐
——————————主要內容——————————
主持:江門市第十四次黨代會、中共江門市委十三屆十六次全會、“兩會”等重要會議的召開,使我們更加明確江門今后五年的奮斗目標。請你們圍繞黨代會報告和新一年江門市政府工作報告、緊扣“六大工程”,結合工作實際,談談如何部署新階段的發展目標并抓好落實,奮力構建新時代僑都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胡其波:錨定市十四次黨代會提出的今后五年我市經濟實力要實現跨越提升,地區生產總值朝著5000億關口奮進;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要求的今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等目標任務,市發展改革局將重點從以下幾方面抓好落實:
(一)是著力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積極擴大有效投資,積極促進消費擴容提質。
(二)是全力投入“雙區”和對接兩個合作區建設。深度對接支持服務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強化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重點爭取江門站開行鄭州、武漢方向始發車。深化大灣區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辦好第二屆華僑華人粵港澳大灣區大會等。
(三)是深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謀劃打造區域平衡發展綜合試驗區等。
(四)是大力提升產業發展。統籌抓好產業謀劃布局,做好重大產業項目招引建設,全力抓好產業鏈的培育發展,積極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申報認定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省工程研究中心等。
(五)是穩妥推進“雙碳”工作。推動產業和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加快國能臺電清潔擴容改造,新會區整縣光伏、臺山核電二期建設,推動臺山、鶴山抽水蓄能項目前期工作,謀劃推進海上風電開發建設。完善“雙碳”管理頂層設計。加快制定出臺我市碳達峰實施方案,扎實建好用好江門“雙碳”實驗室等。
(六)是全面深化改革。深入開展省級便利華僑華人投資制度專項改革試點工作。推進首批8個省級支持事項在我市先行先試,全力爭取國家對稅收優惠、口岸設立、跨境執業3方面的政策支持。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一流營商環境,全力做好2022年廣東省營商環境評價工作,積極申報省級產教融合型試點城市,為江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人力資源支撐等。(七)是全力保障糧食、能源安全。加快推進市級應急救災物資儲備庫建設及金嶺糧庫擴建,加快江門220kV岱建(高新)輸變電工程、珠中江天然氣主干管網等項目建設,確保電力和油氣安全穩定供應等。
主持:深江鐵路、珠肇高鐵、廣佛江珠城際等重大項目目前的建設情況如何?
陳振中:深江鐵路:深江鐵路先開段跨珠江口隧道已于2020年7月2日動工建設。今年6月底前實現全線開工。目前我市已完成項目征地拆遷包干實施協議簽訂工作,并提前部署江海區、新會區啟動征地拆遷工作。珠肇高鐵:珠肇高鐵江門至珠三角樞紐機場段已于2021年12月實現全線動工。珠肇高鐵珠海至江門段于2021年12月在珠海境內先行段開工建設,珠肇鐵路公司計劃今年8月底爭取完成項目初步設計批復,年內實現全線動工建設。廣佛江珠城際廣州芳村至江門段:力爭2022年動工建設。今年將加快前期工作,爭取9月份前完成可研報告編制并報批,年內先行動工建設。
主持:市民在交通項目建設方面有哪些建議呢?下面我們聽聽這位市民是怎么說的。
市民:近幾年我們多了幾條新路,如江門大道,五邑路,這幾條新路方便三區市民來往,作為大灣區的樞紐中心,我當然希望能和港珠澳接軌,如果有一條新路能與港珠澳連接,我相信港珠澳的同胞會很大興趣來我們家鄉發展!
胡其波:感謝市民。“十三五”期間,江門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江門提到連通港珠澳,我們部門也在努力推進。高鐵方面:珠肇高鐵江門到珠海段工程已經開了,接下來橫琴也會開通,那澳門也能加入國家高鐵網。另外正在推進廣佛江珠城際,連接江門、佛山、東莞等中心城區的,也更有利于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格局。同時還在推進與深圳的鏈接,深江鐵路正在加快建設,開通后將會加快開通到香港的客運班列。高速方面:黃茅海大橋正是港珠澳大橋的西延線,通過這個可以第一時間讓港珠澳在陸路跟我市銜接。還有深中通道,在我們境內叫中開高速已經通車了,江門到深圳的時空距離壓縮到1小時。機場建設方面:臺山通用機場選址基本已經確定,如果今年啟動建設,明年就能完成。接下來我們正在研究支線機場的可行性,進一步加強江門跟外部的聯系。港口方面:推動廣海灣建設。市民請放心。接下來我們重點抓:(一)是加快編制和推進實施《江門市對接支持服務橫琴前海合作區建設行動方案》。(二)是加快江門大型產業集聚區規劃建設。(三)是發揮特色中醫藥資源優勢,推動五邑大學、江門中醫藥職業學院、新會陳皮研究院與澳門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展產學研合作,力爭引進在內地已獲上市許可的澳門中藥在我市生產,共同打造中醫藥產業鏈。(四)是深入實施我市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行動方案,推動深圳“前海模式”落地江門。(五)結合江門豐富的旅游資源,打造“一程多站”的精品路線。
主持:我市是著名僑鄉,五邑籍海外僑胞遍布世界107個國家或地區。2021年11月,省委深改委經濟體制改革專項小組印發《江門市便利華僑華人投資制度專項改革試點方案》,江門市發展改革局作為《試點方案》的編制單位。請問《試點方案》有什么創新和亮點?
林命彬:《試點方案》主要創新和亮點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問題導向、務求實效。為了解制約華僑華人投資的問題,編制過程中我們廣泛開展調研,聽取50余家外資(含港澳資)企業意見和建議,梳理僑資企業訴求四大類21條。《試點方案》重點圍繞投資便利化、強化要素支撐、激發市場活力提出15項改革舉措和首批8項省級協調支持事項,精準發力僑資企業痛點難點堵點。如支持江門開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試點、向江門下放“人才優粵卡”的審核和發放權限、外國人來華工作居留許可“一窗受理、一并發證”。(二)是僑鄉特色、先行先試。一方面,率先在香港、澳門設立“跨境通辦政務服務專區”,成為全國首個地級市政府設于境外的綜合性政務服務專區。截止2021年12月,江澳、江港兩個跨境通辦政務服務專區共接待來訪市民近2000人次,總業務量超2000宗。港澳同胞“零出關”即可辦理超400項江門政務服務。另一方面,江門市將率先開展重點僑資企業認定范圍的研究、試行華僑回國定居和申請恢復(登記)戶籍“一窗受理、并行審批、一并發證”、支持廣東江門中醫藥職業學院與澳門鏡湖護理學院按規定開展學分互認等合作辦學項目,推動華僑華人參與陳皮等中藥材研發和成果轉化。(三)是點面結合,穩步推進。設立創新創業、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三類試點示范區,在更小范圍推行突破性更大的改革措施。
主持:2021年12月31日,粵港澳大灣區重點項目南沙港鐵路在南沙港站貨場舉行開通活動。展望未來,隨著南沙港鐵路的開通,將對我市發展帶來哪些好處呢?
陳振中:南沙港鐵路自鶴山南站引出,途徑江門鶴山市、蓬江區,佛山、中山、廣州,連接南沙港區,是繼廣珠鐵路后,我市另一條重要的貨運鐵路,也是我市貨物出海的重要大通道。南沙港鐵路的建成通車將有利于進一步構建我市“一樞紐、兩中心、三通道”格局,對降低我市貨物出口綜合物流成本,進一步擴大我市物流通道覆蓋面,全面發揮海鐵公聯運優勢,進一步打造高水平、現代化、國際化的珠西國際物流中心有重要意義,也是深入貫徹落實江門市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高質量建設江門大型產業集聚區北組團,推動中歐合作落深落實,大力建設好國家中歐(江門)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區的重要支撐。
主持:與南沙港鐵路相關的工程項目有哪些?目前的建設情況如何?
陳振中:根據省的工作部署,南沙港鐵路兼顧客運工程正在實施,我市將新增江門北、棠下兩個客運車站,目前車站站房主體工程及地方配套工程正加快實施,南沙港鐵路公司計劃今年3月建好這兩個車站,爭取江門北至中山黃圃段在6月份具備通車條件。南沙港鐵路兼顧客運工程建成后,我市將增加一條通往南沙自貿區的客運通道,有利于我市加快融入“軌道上的大灣區”。
主持:日前(2021年12月),市發展和改革局、市教育局聯合發布《關于江門市義務教育階段線下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標準的通知》,明確將對我市義務教育階段線下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自2022年春季學期起執行。市民對此有何看法呢?
【市民錄音】
市民1:“雙減”情況下,給小朋友其他非高消費的環節,我們作為家長感覺壓力沒那么大。
市民2:現在很多的補習社的收費過高了,一個小時有200元的,也有300元的,我覺得虛高。
市民3:還是感覺價格高,特別是興趣班培訓那一類。
主持:收費標準如何規定?如果培訓機構沒有按指導價收費,你們將怎樣處理?
黃嘉儀:為貫徹落實國家和省“雙減”政策要求,我局會同教育局制定全市義務教育階段線下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標準,線下學科類校外培訓基準收費標準(培訓標準課時時長為45分鐘)為:10人及以下班型55元/課時?人次,11-20人班型45元/課時?人次,21-30人班型35元/課時?人次,31人及以上班型30元/課時?人次。上浮幅度不得超過10%,下浮不限。培訓機構在基準收費標準和浮動幅度內,確定具體收費標準,培訓實際時長與標準時長不一樣的,按比例折算。制定標準后,我們通過多渠道廣泛宣傳、多部門聯動形成監督合力。
(一)是要求各有關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按照規定通過網站、收費場所、線上應用程序、公開媒體等途徑,將學科類校外培訓內容、培訓時長、收費標準、教師資質等信息提前向社會公開,主動接受學生家長及社會各界的監督。
(二)是通過江門日報、微信公眾號、政府網站等新媒體手段對社會進行公布政策文件及政策解讀,讓群眾更好了解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標準,形成強大的輿論氛圍,共同進行監督。
(三)是各中小學通過家長會、致家長一封信、班會等形勢讓廣大家長和學生清晰明了該收費標準。(四)是督促培訓機構自覺規范收費行為,嚴格執行收費公示制度。對于培訓機構沒有按《通知》收費的,我們將嚴格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和《關于商品和服務實行明碼標價的規定》等法律法規進行查處。如果各位市民發現培訓機構沒有按指導價執行的,歡迎撥打12315、12345等舉報投訴,我們將積極跟進處理。
主持:剛才錄音中的第三位市民提到,興趣班培訓價格高。你們有什么回應?
黃嘉儀:我們剛才提到的是學科類的,市民提到的應該是非學科類的,例如:體育、藝術類的興趣班。這種興趣班的價格在市場是放開的,家長可以根據小孩的需要選擇不同類型的興趣班。這是家長自愿選擇。但是對于興趣班的收費情況我們是要求必須公示的,另外也不能有強制收費和價格欺詐。如果發現有不規范的行為,可以向我們舉報。
———————————中點報時————————————
【微信留言】
趙小姐:我經營了一個飲食店,因為疫情,這幾年生意都不是很好,都是虧本經營,但經營成本降不下來,商用水電等等支出還是比較大,希望針對商戶的指出能降下來,讓我們這些小商鋪能更好地對抗疫情。
黃嘉儀:2020年疫情期間,我們制定了相關政策分別在水、電、天然氣以及租金對商戶進行一定減免,因屬于臨時政策,現時已經逐步取消。針對上述市民提出的問題,接下來,我們會組織相關部門加強調查研究,了解實情,對于是否會延續之前的優惠政策,還有待后續評估。
【微信留言】
楊先生:我對于江門的公交車定價有一點建議,因為江門公交不算發達,很多地方都無法一次到達,需要換乘,很多城市的規定是,一定時間內的換乘是只收一次錢,哪怕換乘幾次,都只收一次錢,但江門的情況是每換乘一次就收一次錢,導致乘坐公交不但不方便,還貴,這個也制約了公交的發展,希望江門也能出臺換乘免費的政策。
黃嘉儀:目前我們還在實行低票價的公交政策,政府對公交票價是有補貼的,公交價格的制定是按照里程計算,大約0.2元/公里,總體來說,江門公交票價不算太高。接下來,我們會和交通部門、公交企業作進一步優化,看看能否在某些線路上以一票的價格到達目的地,盡可能滿足市民需求。
【微信留言】
余小姐:蓬江區什么時候可以有自己的軌道交通?
陳振中:江門現時有珠肇高鐵、廣佛江珠城際;其中,南沙港鐵路在蓬江區設置了客運車站-棠下站,最快在今年內通車,廣佛江珠城際在江門設有兩個車站,分別是蓬江站和濱江站,珠肇高鐵在蓬江區沒有設置站點,廣佛江珠城際的建設,爭取在2026年建成。此后,蓬江區就有一條很便捷的道路到達廣州、佛山市地區。
【微信留言】
網友尋夢:城軌江門東站經停的車還是不多,不夠方便。
陳振中:網友提到的這個問題,我們也有持續關注。為了增加班次,在去年第四季度,我們也跟運營單位-廣鐵集團協商,在今年1月12日開始,江門東站經停的班次增加了3趟,其中,上行往廣州方向增加2趟班次,下行往湛江西方向增加了1趟。目前江門東站總停靠班次23趟,上行去廣州南的有12趟,下行湛江西的有11趟,早晚高峰各有2至3趟列車,基本是滿足了市民出行需求。下一步,我們會繼續關注民生和江門東站車次變化,加強和廣鐵集團溝通,盡可能不斷提升班次,方便市民出行,提高我們的服務水平。
主持:如何做好糧油市場保供穩價工作,市場儲備是否充足?
鐘少杰:從當前情況看,我市糧油市場總體平穩,購銷有序,庫存充實,商品糧油持續供應能力強,糧油供應完全有保障,可滿足廣大居民的生產生活需要。
保供穩價主要措施有:(一)是加強糧源組織調度。保障糧油產品貨足價穩。(二)是加強糧食應急保供能力。省、市、縣級糧食應急供應網點81個,日供應能力大米5188噸、食用油351噸;應急加工企業30個,日加工能力稻谷2061噸、小麥1200噸,完全可滿足應急需求。(三)是加強市場監測監管。目前全市共設置51家“米袋子”商品價格監測定點單位,能及時發現并妥善解決苗頭性、傾向性、潛在性問題。同時會同市場監管等部門,加強糧油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各種違法違規行為,確保糧油市場流通和供應秩序穩定。(四)是加強愛糧節糧宣傳。在全社會營造“愛惜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良好氛圍。
糧食儲備方面。當前我市糧食庫存處于較高水平,全市政府儲備糧規模可滿足全市常住人口半年以上市場供應。加上中央儲備等中央事權在我市糧食庫存和商品糧庫存,可滿足全市人民一年以上口糧需求。同時,各級已建立了15天以上供應量的成品糧油儲備,并積極落實企業社會責任儲備制度,推動形成政府儲備與企業儲備功能互補、協同高效的新格局。
主持:“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立足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我市在落實“雙碳”戰略方面有哪些部署?
胡其波:(一)是加強統籌協調和頂層設計。把“雙碳”工作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加快制定出臺我市碳達峰實施方案及保障措施,穩妥有序推進我市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二)是持續推動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大力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推進新會區屋頂分布式光伏試點建設,推動在建集中式光伏項目建成并網,推動臺山、鶴山抽水蓄能項目前期工作,謀劃推進海上風電開發建設。實施清潔生產、能效提升、循環利用等節能降碳工程。
(三)是持續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與綠色低碳產業深度融合,提高綠色低碳產業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和臺山廣海灣園區創建“雙碳”創新示范區,建設綠色園區與基礎設施,推廣園區零碳場景應用。加快交通運輸用能轉型,降低港口柴油使用比例,推進廣海灣LNG接收站建設,大力推進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生態環保意識等。
(四)是推動綠色低碳科技創新。扎實建好用好江門“雙碳”實驗室,為江門加快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提供科技支撐等。
(五)是健全“雙碳”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能耗“雙控”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碳達峰工作任務完成情況的跟蹤評估機制等。
主持: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10月21日在考察調研勝利油田時強調:“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要發展實體經濟,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里”。目前,我市在建或計劃要建設的重要能源項目有哪些?
黃嘉儀:“十四五”時期,我市規劃建設一批重要能源項目,總投資超過540億元。其中天然氣發電項目以及天然氣儲運設施項目計劃投資超260億元;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以及抽水蓄能等項目計劃投資超150億元;輸變電工程計劃投資超130億元。項目的建成將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能源保障。
電源方面。新會雙水電廠“上大壓小”熱電聯產項目主體工程已完成,正在進行設備調試,預計3月份并網發電;開平翠山湖燃氣熱電聯產、臺山工業新城綜合能源站正在開展主體工程建設,預計今年內建成投產;珠西新材料聚集區分布式能源站正按計劃推進,預計2023年前建成投產,以上項目建成后將新增電源裝機容量108.2萬千瓦。同時,在大型產業園區謀劃建設一批天然氣熱電聯產項目,項目建成后全市電源裝機容量將超過1600萬千瓦。
電網、天然氣管網方面。珠中江天然氣主干管網項目已基本完成前期工作,預計年內開工建設;臺山市、恩平市等地區城鎮燃氣管網,預計今年將新建管道超過150公里。謀劃建設500千伏鰲峰站擴建第一臺主變工程等一批骨干電網項目,“十四五”時期新增220千伏及以上主變總容量超4000兆伏安,輸電線路超1100公里,持續完善能源輸送體系建設。
能源儲備調峰方面。謀劃建設廣海灣LNG接收站項目以及臺山、鶴山抽水蓄能項目,爭取在“十四五”期間動工建設。
【市民來電】
何生:想了解步梯居民什么時候才能用上管道煤氣。
黃嘉儀:城管部門在加快推進工程,城區內是由華潤燃氣在開展工作,正在配合老舊小區進行改造,具體時間安排需要咨詢城管部門。
主持:新的一年有什么對市民朋友說?
胡其波:今年是虎年,虎年虎虎生威,也是十四五推進和七屆黨委班子推進工作的一年,接下來我們發改部門會全面貫徹落實“1+6+3”工作部署,深入推進“六大工程”,凝心聚力抓改革促發展,以昂揚斗志沖天干勁落實市委十四次黨代會提出的工作部署,通過問需于民、推動改革、促進發展,為構建新時代僑都高質量發展格局貢獻發改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