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播時間:2022年4月08日1:00-12:00
播出頻率:江門電臺FM100.2新聞綜合頻率
上線單位:江門市稅務局
訪談嘉賓:江門市稅務局黨委委員、總經濟師 李立生
江門市稅務局貨物和勞務稅科科長 梁思強
江門市稅務局財產和行為稅科科長 馮雪娟
江門市稅務局所得稅科副科長 陳仕康
江門市稅務局社會保險費和非稅收入科副科長 周錦輝
江門市稅務局納稅服務中心副主任 黃茵
節目主持:鄺杰嵐
———————————主要內容————————————
主持:江門市第十四次黨代會、中共江門市委十四屆二次全會、“兩會”等重要會議的召開,使我們更加明確江門今后五年的奮斗目標。請你們圍繞黨代會報告和新一年江門市政府工作報告、緊扣“六大工程”(科技引領、工業振興、園區再造、港澳融合、僑都賦能、人才倍增),結合工作實際,談談如何發揮稅收職能作用,服務我市構建新時代僑都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李立生:根據黨代會報告和新一年江門市政府工作報告,我們年初就把“全方位對接市委‘1+6+3’工作部署,服務‘六大工程’建設”寫入了全年的工作計劃。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落細落實各項稅費支持政策。黨中央、國務院部署今年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我們將把落實好這項支持政策作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動稅費紅利直達快享,助力企業煥發生機。(二)是傾心傾力服務“六大工程”建設。比如,圍繞“科技引領”工程,我們將不折不扣落實研發費加計扣除等優惠政策,跟科技局建立“稅收+科技”聯合工作機制,為企業提供“一企一策”個性化服務。圍繞“工業振興”“園區再造”工程,我們分園區、分企業提供個性化優質服務。目前在部分產業園區設立了“稅務驛站”,就近服務大型產業集聚區建設,接下來將進一步推廣。圍繞“港澳融合”“人才倍增”工程,我們率先推出了不動產登記稅證離岸遠程智能聯辦服務,在江門購房的港澳同胞無需返回江門,在境外即可繳稅辦證。我們積極融入市政府建設“江門-香港、江門-澳門跨境通辦政務服務專區”,在香港、澳門推廣應用智慧辦稅模式等。圍繞“僑都賦能”工程,我們全力爭取省稅務局出臺關于稅收服務江門市開展便利華僑華人投資制度專項改革試點的若干意見,共20條措施等。(三)是用心用情優化稅收營商環境。我們連續第9年深入開展“我為納稅人繳費人辦實事暨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推出了“主題辦稅”“智能導辦”“稅險同窗”“交房即發證”等一批批符合納稅人繳費人需求的服務產品和措施,收到較好的評價,在2021年全省納稅人滿意度調查中排名第4。接下來,我們將在全面落實稅務總局和廣東省稅務局121條便民辦稅繳費措施的基礎上,創新打造十項具有僑都特色的“惠企利民智慧成果”,比如“咨詢互動”貼心幫、“智能服務”快速辦、“園區再造”添稅力等,讓納稅人繳費人享受到更快捷、更高效、更有感的服務。
主持:4月是“第31個全國稅收宣傳月”,今年的主題是什么?將怎樣開展相關宣傳活動?
李立生:今年的主題是“稅收優惠促發展惠企利民向未來”,4月1日,我們在江門市政府新聞發布廳舉行了“稅收惠企利民”專題新聞發布會,正式拉開了今年稅收宣傳月的帷幕。接下來還將開展系列的特色宣傳活動,主要有幾個方面:(一)是開展落實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系列宣傳活動。重點向社會各界介紹落實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具體措施。(二)是開展“回眸稅收這十年獻禮黨的二十大”系列宣傳活動,邀請納稅人繳費人、媒體人以及親歷改革的稅務干部等從不同視角談感受、講體會、看變化。(三)是開展“我為納稅人繳費人辦實事暨便民辦稅春風行動”宣傳活動,我們將邀請全市納稅人繳費人參與“我與春風同行”稅務VLOG比賽,展示稅務部門推出的系列利企便民改革創新舉措,回應納稅人繳費人關切。(四)是開展“納稅人學堂”線上解讀直播活動,我們已經在“江門稅務”微信公眾號開設了“納稅人學堂”欄目,定期發布政策解讀、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小課堂等新媒體作品。接下來,還將在江門稅務官方網站及時更新相關政策文件和政策解讀,幫助納稅人繳費人更好地掌握最新稅費政策。
主持:今年3月1日至6月30日,我們迎來2021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匯算。請問今年有哪些新舉措?
李立生:自2019年個人所得稅全面改革后,2022年我們迎來了第三次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我們在總結前兩次年度匯算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了相關服務措施:一是加強年度匯算的政策解讀和操作輔導力度,分類編制辦稅指引,通俗地解釋政策口徑、專業術語和操作流程;二是多渠道、多形式開展提示提醒服務,通過手機個人所得稅APP、網頁端、12366納稅繳費服務平臺等渠道提供咨詢,幫助納稅人解決辦理年度匯算中的疑難問題,積極回應訴求;三是不斷提升和改進個人所得稅APP、自然人電子稅務局的辦稅體驗,使納稅人足不出戶就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匯算操作。
主持:能使納稅人足不出戶就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匯算操作,看來這項舉措的確便民啊。對于辦好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匯算,你們對市民有哪些提醒呢?
李立生:這里需要提醒市民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在2021年度內發生的,且未申報扣除或未足額扣除的稅前扣除項目,如子女教育、贍養老人、住房貸款利息等專項附加扣除或符合條件公益性捐贈支出等,納稅人可以在匯算期間填報扣除或補充扣除,充分享受政策紅利。二是申請退稅的納稅人,如存在以前年度匯算補稅但未辦理,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以前年度存在疑點但未更正或說明情況的,需在辦理以前年度匯算申報補稅、更正申報或者說明有關情況后才能依法申請退稅。三是個稅匯算期間為今年3月1日-6月30日,在此期間辦理的納稅人,個人所得稅APP將提供預填報功能方便納稅人辦理,逾期將取消預填報功能,且如涉及補稅的,還要加收滯納金。因此請納稅人要按時辦理個稅匯算。
主持:市民在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方面有什么體會或疑問的呢?下面我們聽聽他們的聲音。
【市民錄音】
市民1:不知是如何計算哪些稅可以退?退多少?
陳仕康:根據國家個人所得稅稅制,我們的綜合所得按年計稅,但是按月或者按次來預扣稅款的,所以容易出現預扣稅款不完全等于全年應納稅款,因此涉及退稅和補稅問題。如果納稅人預繳稅款大于全年應納稅款,就可以依法申請退稅。納稅人有三種方法可以得知自己全年收入和已繳稅款情況:1.可以要求單位提供全年收入明細;2.登錄“個人所得稅APP”等去查詢自己收入和納稅申報信息;3.個稅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期開始后,稅務機關將通過“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或者“個人所得稅APP”為納稅人提供年度申報預填服務,系統會自動計算出來納稅人該補稅還是退稅。
市民2:退補稅的標準是什么?能否解釋一下,各行各業會否有些差別?
陳仕康:個人所得稅法對全體居民普遍適用,不會因為在不同行業而區別對待。根據國家個人所得稅稅制,我們的綜合所得按年計稅,但是按月或者按次來預扣稅款的,以下七種人會涉及退稅:1.年度綜合個人所得不足6萬元,但是平常有預繳個人所得稅;2.有符合條件的專項附加扣除,但在預繳時未扣除或者未足額扣除的;3.個別人員年中就業或者年中退職的,或者部分月份無收入的,會導致應扣除的未足額扣除;4.對無任職受雇單位的個人,如取得勞務報酬、稿費等,因無單位為他扣除費用的,他需要自己填報扣除;5.有個別納稅人獲得勞務報酬、稿酬等,適用稅率扣繳為20%,但是綜合所得稅率達不到,就可以辦理;6.平常預繳稅款,未享受個人所得稅優惠的,例如:殘疾人,可以減征80%所得稅。如果在預繳時未享受扣除,可以在匯繳時退稅;7.有符合條件的公益性捐贈支出的,可以辦理匯算時進行扣除。以下兩種情況涉及補稅:1.個人在2處以上地方工作、獲得薪金的,預繳時兩個單位很可能會給他重復扣除費用的;2.除了工薪,還有另外的報酬收入,綜合所得加起來扣除稅率偏低的。
主持:您提到的例如一些稿費報酬,到手后的薪金是否會重復扣除?
陳仕康:不會的。
市民3:是不是每個人都要去做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匯算呢?不做有什么后果?
陳仕康:并不是所有人都要去做的,因為大部分人的單位已經幫忙繳納了正確的稅款。對于個別人而言,是需要做的。第一類:納稅人預繳稅款大于全年應納稅款,并申請退稅的;第二類:納稅人年綜合所得超過12萬,需要補稅金額超過400元的,需要進行補稅。如果需要補稅,但綜合所得不超過12萬,或者要補稅不足400元的,可以申報闊免。但如果納稅人要補稅,并且不符合闊免的,必須在匯算清繳期內進行補稅,如果超出期限,會依法加收滯納金,并且在個人所得稅那里標注。涉稅金額較大,我們會作提醒的。
主持:是不是有很多人都是不退不補的?
陳仕康:大概有三分之二。
【市民來電】
潘小姐:想了解疫情期間,稅務業務非接觸式辦稅的方法。
黃茵:我們有“廣東省電子稅務局”、微信小程序“粵稅通”、遠程可視化辦稅等。另外,就近的銀行的柜員機、24小時服務廳等都可以“非接觸式”辦理。可以辦理的稅務由28項提高到41項。
【市民來電】
林小姐:疫情前在稅務局辦理了一項業務,但我現在不在江門。請問如何查詢我之前辦理該事項的進度。
黃茵:稅務辦結結果會通過短信發送給您。如果想看辦理具體情況可以通過“電子稅務局”、“粵稅通”小程序,里面有一個進度查詢,在首頁就能查詢到。
———————————中點報時————————————
【微信留言】
楊先生:想了解個人所得稅的年度匯算關于子女教育部分的問題。今年我的孩子從義務教育階段變成非義務教育階段,請問有沒有扣除?
陳仕康:義務教育是指小學至初中九年義務教育;學前教育是指3歲至升小學前的這段時間。根據現行的政策,子女3歲以上至學歷教育結束階段,納稅人都可以享受每月1000元固定費用扣除。此外,當納稅人子女義務教育結束進入高中階段至報讀研究生、博士這是屬于學歷教育階段,期間納稅人也能可享受每月1000元扣除。我國今年1月1日出臺了三歲以下嬰幼兒照護的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如納稅人有3歲以下的嬰幼兒,從今年1月1日開始是可以享受1000元費用扣除,可選擇由一方扣除,也可選擇由父母雙方各500元扣除。市民可在個人所得稅app上填報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的信息,推送給所在單位,單位會在每月扣稅時對此項進行扣除。
主持: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江門稅務部門打出“稅務優服務+稅惠快到賬”組合拳,助力江門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不誤。今年的相關工作是如何開展的?
李立生:“稅務優服務”主要包括:精準推送適用優惠政策,全面推進“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服務,持續推廣應用“智能導辦”,升級上線V-Tax遠程可視化辦稅平臺等服務措施。
“稅惠快到賬”集中體現為三本“賬”:(一)是政策明細賬:結合最新推出的稅費支持政策,為企業提供點對點精準納稅輔導、申報指導、問題答疑等服務。(二)是操作便利賬:提升電子稅務局實用化、智能化、規范化水平,讓納稅人實現“一鍵即享”稅惠便利。(三)是稅費紅利賬:協調溝通國庫部門,保障審核和退庫順暢銜接,讓退稅紅利快速直達市場主體。
主持:江門稅務部門推出“稅務優服務+稅惠快到賬”舉措后,企業反響如何?
李立生:稅務部門通過精準推送稅費優惠政策,幫助企業及時享受政策紅利。此外,多種“非接觸式”服務渠道,也能夠讓納稅人繳費人的訴求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及時得到解決。企業普遍反映,稅收服務的高效便捷,加上稅收優惠的極速“到賬”,進一步增添了企業發展的底氣和信心。
主持:的確,這些舉措可以說有效減輕了各類型企業的稅費負擔,提振了發展信心,幫助企業煥發生機活力。我市兩家企業廣東恒健制藥有限公司、江門市宏力后視鏡實業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就告訴我們:
【企業主錄音】
企業1:政府政策的利好確實讓企業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未來幾年,我們會加大對企業的改造,包括車間的擴建,購買新型設備。
企業2:我們把落后的設備換成了先進設備,也提高了工人工資。公司在人才競爭上也有了很大的競爭力。
主持:從企業負責人的由衷點贊,我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減稅降費對助企紓困解起到的直接而有效的作用。近段時間,紅利陸續有來。3月24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公告稱,自2022年4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征收率的應稅銷售收入,免征增值稅;適用3%預征率的預繳增值稅項目,暫停預繳增值稅。此舉主要令哪一類納稅人受惠?享受免稅政策后,應如何開具發票?
李立生:此項政策主要受惠的是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即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500萬元及以下的納稅人(包括自然人)。
關于開具發票的問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納稅人發生應稅銷售行為適用免稅規定的,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據此,小規模納稅人在2022年4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取得適用3%征收率的應稅銷售收入享受免稅政策的,可以開具免稅普通發票,但不可以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當然,小規模納稅人也可選擇放棄免稅,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如果納稅人選擇放棄免稅,對部分或者全部應稅銷售收入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應當開具征收率3%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并且按規定計算繳納增值稅。
主持:關于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如何享受免稅政策,有市民想了解更多有關的信息,聽聽她有什么想咨詢的?
【市民來電】
市民:小微企業那些小規模今年一個季度銷售額45萬以下可以免征增值稅,4月開始可以年銷售額500萬的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目前感覺這個方案比較好,銷售額500萬的小微企業免稅了,但在所得稅方面,請說清楚能享受到的優惠是什么?沒有優惠的又是什么?
梁思強:市民提及的應該是指今年出臺的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的優惠政策,是從今年4月1日至12月31日,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征收率的銷售收入免征增值稅,這是增值稅的優惠政策。另外,在所得稅方面,如果商戶是符合小型微利企業條件,可享受2021年和2022年這2年期間,對小微企業的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部分,是減按1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稅率計入企業所得稅。簡單來說,100萬以內的所得額實際適用稅率是2.5%。此外,對于100萬至300萬之間的所得額從今年至2024年這3年時間,對小微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但不超300萬的部分,是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按20%稅率納入企業所得稅,其適用稅率是5%。如果是個體工商戶,業主要按照經營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根據個稅再結合今年的優惠政策,從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部分按照現行的稅收優惠政策的基礎上,再減半征收。以上可通過稅務網頁、公眾號翻閱相關發文了解。
主持:3月3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紓困發展有關增值稅政策的公告》,那么在我市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紓困發展方面,主要涉及哪些政策?
李立生:涉及我市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紓困發展的新政策有兩個:一是生產、生活性服務業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執行期限延長至2022年12月31日。主要包括加計抵減10%政策和加計抵減15%政策,其中加計抵減10%政策是指允許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郵政服務、電信服務、現代服務、生活服務銷售額占比超過50%的納稅人)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加計10%,抵減應納稅額。加計抵減15%政策是指允許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加計15%,抵減應納稅額。二是自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對納稅人提供公共交通運輸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稅。公共交通運輸服務,包括輪客渡、公交客運、地鐵、城市輕軌、出租車、長途客運、班車。
主持: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近日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大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實施力度的公告》,明確加大對小微企業以及制造業等六大行業企業的留抵退稅力度。大規模的留抵退稅主要是退給誰?
李立生:今年4月1日起,國家實施大規模的留抵退稅政策,退稅對象優先支持小微企業,加大小微企業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力度。對所有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一次性退還存量留抵稅額,并放寬增量留抵退稅條件,將增量留抵稅額退還比例由60%提高到100%全部退還。同時,在退稅進度上優先安排小微企業,對小微企業存量留抵稅額在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還。
主持:剛才您提到留抵退稅政策的退稅對象優先支持小微企業,制造業方面又有得到哪些支持?
李立生:留抵退稅政策也重點支持制造業等行業,加大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力度,全面解決制造業等行業留抵稅額問題。此前,對于先進制造業按月全額退還增量留抵稅額,這次將范圍擴大到全部制造業,以及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等行業,并在今年年底前一次性退還這些行業的存量留抵稅額。
【市民來電】
陳女士:增值稅的稅負標準是怎樣的?有哪些途徑可以了解更詳細的信息?
梁思強:市民所說的應該是增值稅稅收負擔問題,是指你所繳納的稅款和銷售收入的比重,增值稅是有征收稅率的,不同的品目有不同的稅率,13%、9%、3%都有,征收的標準是按照稅法規定的,由于每個企業經營情況不同,稅負也有差異。你可按照實際經營情況和適用稅率去征收。
【微信留言】
莫小姐:有關稅費的問題,我曾有相關的咨詢,但稅務服務熱線沒法很具體的解答我的問題,請問我可以去哪些地方得到面對面的咨詢,需要預約嗎?
黃茵:有兩種渠道,一是應用V-Tax遠程可視化辦稅平臺,里面有一個人工道稅的功能可以進行視頻交互;第二個是到所在地就近的辦稅服務廳進行咨詢。但現時因疫情防控需要,市民需提供身份證、粵康碼、行程卡到前臺咨詢,現場辦稅需要提前預約,除了帶齊所需資料,如果在近期有離開過江門的市民也需要出示24小時核酸檢測陰性結果。在此建議大家盡量選擇線上辦稅,可通過電子稅務局、粵稅通、V-TAX等。我局考慮到現場辦理業務的人流已逐漸減少,我們會把這些資源配備到后臺,從而為在線上辦理業務的市民提供更便捷的服務。
主持:最后有什么想對大家說的?
李立生:希望廣大納稅人、繳稅人通過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12366等渠道關注相關的政策信息。接下來我們會推廣相關政策的宣傳,加大退稅減稅的落實力度,使國家的政策紅利惠及五邑大地,惠及廣大納稅人、繳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