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播時間:2024年3月22日11:00-12:00
播出頻率:江門電臺FM100.2綜合廣播頻率
上線單位:江門市水利局
訪談嘉賓:江門市水利局局長 王作青
江門市水利局副局長 劉元飛
江門市水利局副局長 譚俊彥
江門市水利局副局長 確扎
節目主持:鄺杰嵐
主持:2月18日,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聚焦產業科技話創新、謀未來,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隨后,江門市委、市政府迅速召開全市高質量發展推進會,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不斷塑造江門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聚焦到水利工作方面,江門市水利局2024年將重點從哪些方面開展工作,助力我市高質量發展?
王作青:一是要大力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我們將聚焦群眾最根本的水安全保障問題,加快編制我市水網建設、防洪規劃,為水利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重點推進西江潭江流域跨界重點支流綜合治理、病險水閘除險加固,17宗增發國債項目等重點項目建設,抓早抓實抓細水旱災害防御工作,不斷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二是要大力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我們將聚焦綠美江門生態建設,持續發揮河湖長制機制優勢,嚴格落實河長制水質監測考核,全力推進全域水經濟試點市建設,高標準做好水岸綠化美化,持續推動江門水環境改善,讓群眾感受更多“水清岸綠景美”的河湖治理成效。三是要大力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我們將聚焦“百千萬工程”重點任務,高標準推進農村水利治理,推動10宗中型灌區現代化改造,尤其是完成4宗列入2024年市民生實事項目建設任務,大力推進農村供水改造提升工作,高標準完成新會區農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工作示范縣建設,努力讓群眾喝上健康水、幸福水。
主持:今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屆“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七屆“中國水周”。今年“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期間,我市將舉辦哪些主題宣傳活動?市民群眾可以通過哪些方式和渠道參與?
確扎:今天正好是3月22日“世界水日”,未來一周就是“中國水周”。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題是以水促和平,“中國水周”的主題是:精打細算用好水資源,從嚴從細管好水資源。為進一步提高全社會關心水、愛惜水、節約水、保護水意識,今年我局已提前做好了謀劃和部署,聯合江門公用水務環境股份有限公司、蓬江、江海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新會區水利局計劃開展一系列宣傳活動。同時,臺山、開平、鶴山、恩平市水利部門也已結合本次活動主題,在轄區內組織開展一系列的節水愛水護水治水等方面宣傳活動。比如,3月15日,我們組織開展了節水宣傳進校園活動,選擇蓬江區紫茶豐雅小學為活動中心,以主題班會的形式,向學生們講解水環境、水生態、污水處理、水質監測試驗、水土保持等知識,通過組織學生共涂“水美僑鄉”畫布、有獎問答等,增強學生節約用水,安全飲水,健康生活的良好習慣,收到了良好效果。3月23日(明天)上午我們將繼續在蓬江區馬拉松公園組織開展戶外宣傳活動。現場將設置舞臺部分和互動宣傳,以“水滴之旅”為主題,圍繞自來水的來源、使用到污水的去向、處理等設置有獎打卡。活動內容和獎品豐富,歡迎廣大市民積極參加。“江門水利與河長制”微信公眾號將對效果宣傳活動進行預告和宣傳,有興趣的市民朋友可以關注了解。
主持:“節約用水”是我們永恒的主題。對于如何節約用水,市民是什么看的呢?
【市民錄音】
市民1:節約用水就是洗澡洗快點,洗米水用來洗菜,洗手水拿來洗廁所等。但個人覺得真正做到節約用水的人并不多。
市民2:比較關注的是水龍頭的事情,小區樓下會有一個洗龍頭,方便大家扔完垃圾之后可以立馬洗手,但很多人洗完手之后都不關水龍頭,水龍頭還在一直滴水,我覺得很浪費水。建議能不能把那些水龍頭換成感應的,沒有人碰就不會滴水。
劉元飛:節約用水涉及生活、工業、農業等各個領域。剛才提到的是生活用水的一方面。近年來,我市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節水行動方案》,先后有六個縣市區完成節水型社會建設,江門市區也創建成為省級節水型城市,建成了節水型單位、企業、居民小區等節水載體500多個,并建成了多個節水型標桿企業和一個省級節水實踐教育基地。接下來我們將加大節水宣傳和節水知識普及力度,提升廣大市民的節水意識。節水措施方面是通過改進節水工藝,提高工業重復用水利用率,改造老舊供水管網,大力推進灌區節水設施配套,加快田間節水設施建設,推廣噴灌、滴灌等,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率。在創建節水型居民小區的工作過程中,按照規定要求,節水設備必須全部使用集水器具。其中市民提到的,把水龍頭更換成感應式的,也是可行的節水方式,我們鼓勵大家使用感應式水龍頭等節水器具,同時要加強管網和水龍頭等用水器具的檢查,及時維修和更換,減少水的滴漏。
主持:今年,我市將有哪些重點水利項目正在或準備開工建設?相關工作進展如何?
劉元飛:2024年,我市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 “百千萬工程”和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決策部署,緊盯各項目標任務,計劃實施項目227宗,完成水利投資40.5億元。其中列為市重點項目18宗,年度投資計劃19.46億元,較2023年增長1.8%。在項目安排上,今年重點推進西江潭江流域跨界重點支流綜合治理工程(一期)、新會區小鳥天堂國家濕地保護區周邊水系及基礎設施提升工程、臺山市灌區續建配套節水改造工程、病險水閘除險加固等一批重點水利工程的建設。目前,各水利項目建設正加緊推進,已開工項目64宗,開工率27.6%,完成年度投資約6.5億元。接下來,我局將繼續緊盯年度投資計劃目標,不斷補齊我市水利基礎設施短板,筑牢水安全保障基礎,為江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水利力量。
主持:面對接下來汛期和臺風季可能出現的極端天氣情況,市水利局將通過哪些方式和手段來提升水旱災害防御能力,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王作青:根據氣象專家預測分析意見,2024年度氣象年景偏差,龍舟水偏重,強降雨集中,影響江門的臺風有3~5個,水旱災害防御形勢復雜,情況不容樂觀。做好水旱災害防御工作,是水利部門的天職,我們始終把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作為頭等大事,全力確保安全度汛。一是充分做好防汛準備,在春節假期后已迅速組織開展了全市水利防汛安全大檢查,全面排查整改發現的問題,不留死角落實防汛安全措施。二是汛期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密切關注雨情、水情、工情、險情,加強汛情的預測、預報、預警,及早做好災害應對準備。三是錨定“人員不傷亡、水庫不垮壩、重要堤防不決口、重要基礎設施不受沖擊”的目標,落實各級水利部門防汛責任,加強重點環節防汛安全管理和科學調度,落實暴雨洪水防范措施,堅決守住水利工程安全防線。四是不斷夯實水旱災害防御基礎,今年計劃投入資金40.5億元,重點推進病險水庫(水閘)除險加固、江海堤圍達標、潭江流域綜合治理等工程建設,提升我市水利防災減災能力。提醒市民,汛期多留意天氣預報,遠離可能發生災害的區域,關注“江門水利與河長制”公眾號,我們會發布避險知識。
主持:2023年底,江門市水利局印發《江門市水資源配置專項規劃(2022-2035年)》。該《規劃》出臺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
劉元飛:為進一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落實全省水利高質量發展大會工作部署和市委“1+6+3”工作安排,為我市奮力構建新時代僑都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提供扎實水安全保障,市水利局組織編制了《江門市水資源配置專項規劃(2022-2035年)》,并于2023年底印發。
主持:規劃實施共分近、中、遠三個時期,近期2022-2025年的主要目標有哪些?
劉元飛:主要目標有:到2025年,全市用水總量控制在26.74億立方米,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5以上,城鎮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9%以內,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提高到70%以上,全面提高全市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水源儲備與應急保障能力。
主持:圍繞該目標,今年的重點工作有哪些?
劉元飛:一是推動開展新建新會區甜水水庫、臺山市竹灣水庫的工程調研和前期準備工作;二是新建大隆洞水廠,并建設大隆洞水庫—臺城—臺開協同區供水聯通工程;三是開展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爭取恩平市提早一年完成建設任務,同時組織開展全市節水型企業五年復核工作,創建一批節水型載體,申請省級節水標桿企業等稱號;四是繼續開展臺山市大隆洞水庫灌區(二期)等一系列中型灌區節水改造建設,推進臺山廣海灣、恩平錦江源兩個大型灌區創建工作;五是配合省水利廳做好珠中江水資源一體化配置工程規劃及可研勘察設計等前期工作。
主持:去年,廣東2022年度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工作考核結果公布,我市河湖長制工作獲評全省優秀,目前,我市已連續五年獲全省優秀,再獲國務院督查激勵。去年以來,我市在推進河湖長制方面取得了哪些亮眼成績?
王作青:2023年以來,我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系統謀劃、綜合施策、統籌推進,著力建設江河安瀾、秀水長清的僑鄉幸福河湖,取得了階段性較好成效。河湖長制工作以第二名的成績再次獲省考核優秀、再次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我市還成功入選省兩個全域水經濟試點之一,在全省會議上作河湖長制經驗介紹,鶴山沙坪河碧道“清泉如許”節點入選2023年全省首批小微濕地示范點,新會區小鳥天堂、開平市孔雀湖入選2023年省級重要濕地名錄,6人獲評全省“最美河湖衛士”。
主持:對于河湖長制,市民了解有多少?又有什么看法和建議呢?
【市民錄音】
市民1:(河湖長制)我覺得挺好的,以前我們家附近的河湖就是沒有人管,村民往里面扔垃圾導致很臭,我覺得(河湖長制)很有必要。希望他們(對河湖的)抽查更頻繁,因為我看到某些農村的有一些河還是蠻臟的,還是會有一點點臭,好像都沒什么人管,我們經常散步也會看到很多河湖。
市民2:(有了河湖長)會好點,但很少主動會跟他們聯系看看怎么治理把河弄得更好。我知道有這個崗位,但我對他們的職能不是很了解。水是最重要的,希望他們多去檢查一些企業的排放,感覺污水的情況還挺嚴重。
譚俊彥:自江門開展“河長制”以來,江門也建立了由2232名市、縣、鎮、村、自然村五級河長湖長體系,負責領導江河湖庫的管理和保護工作。近年來,河湖環境有了明顯改變,市民有切身體會。接下來我們會進一步依托河長制工作平臺,壓實各級各部門責任,集中落實集中清漂、常態化保潔工作,認真開展水質監測和考核,持續加強日常監督檢查,努力管好護好江河環境,建設造福僑鄉人民的幸福河湖。
——————————————————————————
主持:今年,我市在打造河湖長制“江門樣板”方面有哪些新思路和工作要點?
王作青:今年,我市將繼續堅持以“走在前列、樹立標桿”為目標,破難點、抓重點、盯節點、創亮點,全力把河湖長制各項工作向縱深推進。一是積極推動各級河長各相關部門認真履職盡責,持續深化機制體制改革創新,爭創省河湖長制考核再獲“優秀”等次。二是繼續用好水質監測預警、明查暗訪等工作機制,助力水污染防治攻堅任務高質量完成,確保全市水環境質量持續提升。三是推動河湖管護提檔升級,常態化規范化推進河湖“清四亂”,順利完成非法洗砂洗泥問題整改銷號。四是扎實推動水經濟新興產業發展,積極申報國家、省級水利風景區、幸福河湖試點,抓好水岸綠化工作,積極推動碧道向碧帶升級。
【微信留言】
馮先生:我很喜歡騎自行車,江門近幾年的碧道建設做得不錯,建議碧道旁邊多建設洗手間、雨棚、座椅等,讓騎行的市民雨天可以到雨棚下避雨和休息。
王作青:近幾年,江門建成375公里的碧道,很多碧道已經成為市民休閑運動、家庭聚會和露營等好去處,碧道建設給市民帶動了健康生活方式,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其實在碧道建設的初期,也配套了洗手間、驛站、雨棚,現在越來越多市民愿意走出家門,參與戶外運動,接下來,會根據實際情況,逐步完善碧道配套設施,讓我們的群眾在運動的時候更加便利,更舒服,體驗感更好。
【微信留言】
葉小姐:為什么河水的顏色會不一樣,有時覺得很綠,有時又很黃,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
王作青:河水顏色隨著季節和天氣的變化,會有不同的改變。在暴雨期間,會把岸邊的泥土帶到河水來,所以市民看到的河水是黃色的,在天氣炎熱的時候,氣溫較高,水里面的一些水生物繁殖速度加快,因此這時候看到的水會比較綠,早午晚在海邊拍照的時候也會發現,一天當中不同時段所拍到的照片,河水的顏色也有差異,但都屬于正常現象。
【微信留言】
陳小姐:我鄉下有很多小河涌,小時候覺得小河涌的水很滿,現在淤泥多了,水位也跟著下降,建議引入一些活水來加快水流流通,改善一下水質。
譚俊彥:確實,隨著現時環境的變化以及森林覆蓋率的提高,一些偏遠地區或者農村的一些小河道會出現季節性干涸,針對此類情況,近幾年來,水利部門也大力實施中小河流治理、水系連通、水廊改造等水利工程來提升河道的環境,進一步暢通河道,并有效進行補水,將會逐步改善小河道干涸的問題,逐步實現水清岸綠景美的效果。
【微信留言】
余女士:每次回鄉,都發現村前的水塘很多垃圾,水質不好發臭,跟村委會反映了也無法解決這個問題,是否有辦法能整治一下村里的水塘,讓其環境更好。
譚俊彥:村里面的水塘一般是村集體的資源,由村集體進行管護。對于此類問題,有以下兩種途徑解決:(一)市、縣、鎮、村以及自然村都有相應河長,可以向屬地河長反映問題,由河長督促整治。(二)市民致電我局,會有工作人員督促屬地的河長加快處理。
【微信留言】
梁先生:建議廠企等用水大戶,鼓勵他們將水循環回收利用,或者節約用水有相應獎勵,或者進行階梯收費,相信這樣的政策能讓市民提高節約用水的意識。
劉元飛:目前在四市三區均實施居民用水階梯制度和得居民超計劃用水累進加價收費制度。循環用水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到2025年之前,全市用水總量要控制在27.64億立方米以內,2022年全市的實際用水量達到了26.20億立方米,留給我們江門市社會經濟發展的用水量已經不多,循環用水量不算在企業的用水總量里,且循環用水是不收取水費,因此,我鼓勵大家循環用水,節省水資源。
【微信留言】
陸生:江新聯圍已經服務江門很長一段時間,是否需要重新修整和設計?
劉元飛:謝謝市民對江新聯圍這項工程安全問題的關心。江新聯圍這項工程總長是91.764公里,主要服務范圍是蓬江、江海和新會主城區防洪排澇。江新聯圍安全加固是在2022年完成的,目前來看是安全的,按照水利工程有關規定,建立有定期安全監測機制,相當于人的定期體檢,會根據安全鑒定的結果促進有關加固方案,日常還會進行維修養護和有一套完善的巡查機制,發現哪個堤段、部位有問題,會及時采取措施,市民朋友請放心。
主持:自去年6月廣東省開展水經濟試點項目建設以來,全省試點已完成22億元的投資。2023年9月,《江門市全域水經濟試點建設工作方案》發布。自入選試點以來,我市水經濟取得了哪些成效?
譚俊彥:2023年6月,我市獲批成為廣東兩個全域水經濟試點之一,承擔著為全省探索水生態產品價值轉換機制、培育綠色水經濟新業態的重要使命。自入選試點以來,我市堅持試點先行,市縣兩級均印發水經濟工作方案,形成省、市、縣三級試點項目庫,穩步推進大沙山水茶鄉、西江美岸文創園等25個試點項目,其中鶴山市源林生態樂園作為全省社會資本投資最大的項目在省水經濟座談會上作示范介紹;規劃建設770畝江門水都產業園,活化利用工業遺址建設西江美岸文創園,培育南洋船舶、中交四航、海星游艇等15家規上船舶企業,推動水文旅、水產業、水金融等多產融合發展。
主持:今年的重點工作有哪些?
譚俊彥:今年,市委市政府將水經濟列入全市十大新興產業之一,我們將著力從以下七個方面全力推進水經濟發展:一是扎實推進水經濟試點項目建設,確保年底前達到建設目標及成效,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二是制作江門市水經濟“一張圖”,為水經濟招商引資、定向招商奠定基礎;三是以試點縣為單位探索開展河道經營權改革和水權交易;四是積極創建省級水利風景區,力爭2024年成功申報不少于2個省級水利風景區;五是積極盤活水庫、湖泊、山塘等大水面資源,謀劃打包發展大水面生態漁業;六是推動成立江門市水經濟發展促進會,搭建政府和市場主體之間的橋梁紐帶,提供政企交流、業界合作、資源共享的橋梁平臺,促進水經濟各行業有序、有效發展;七是加強水經濟發展宣傳引導,營造政府引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水經濟健康發展良好氛圍。
主持:提到水資源,我市作為農業大市,農村供水和用水也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對此,市民有什么看法和建議呢?
【市民錄音】
市民1:可能農村的水質會比較好一點,相比城市的水質可能污染沒那么大。畢竟城市的污染太大了,特別是汽車尾氣的污染,還有工業區的污染,太厲害了。反而對農村的水質比較放心。
市民2:(以前)棠下鎮我家門前的河很臟的,后面河已經干涸了,感覺就沒有人排放那些有顏色的水了。因為我們在河邊也種了一些菜,感覺就挺不好的。不過現在河已經干涸了,這件事也不了了之了。
譚俊彥:城市的環境和農村的環境對水的影響肯定是有差異的。單從飲用水的角度來說,城市生活供水的水質指標比農村生活供水的水質指標更全面,城市用水反而更安全,因為其指標達到100多項。在農村供水方面,這幾年也是通過爭取近18億資金用于農村水廠改造升級,有力有序推動農村供水的高質量發展。目前來說江門全市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9.5%以上,農村供水規模覆蓋率達到95%以上。據相關部門水質監測情況來看,去年全市農村供水用戶水龍頭水質監測合格率達到97.08%,實現全市290萬人口從有水喝到喝好水的轉變。
主持:節目已到尾聲,王局有什么話想對市民朋友說呢?
王作青:節約用水,從點滴做起,更需要從我做起,讓生命資源長流不息。今天非常感謝市民朋友對我們水利部門工作的關注和支持,也很感激《民生熱線》節目組為我們與市民提供這次溝通的機會。接下來,我們會持續發力,久久為功,為群眾提供看得見、摸得著的水利建設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