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播時間:2025年8月29日11:00-12:00
播出頻率:江門電臺FM100.2綜合廣播頻率
上線單位:江門市工貿職業技術學校、江門市體育運動學校
訪談嘉賓:江門市體育運動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 李宏利
江門市工貿職業技術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 彭欣
節目主持:容楚琪
主持:馬上開學,今年兩所學校的招生情況如何?學校做了哪些工作來迎接新生?請兩位校長給我們介紹一下。
李宏利:近年來,市體校的中專部主要針對本校的初中畢業生進行校本招生,雖然生源質量相對穩定,這是為了對后續的地區體育人才培養和青少年體育競技體育比賽提供保障。今年我校中專部招生70人,去年72人,相差不大。
為了迎接秋季新學期,我們學校在暑假期間也做了一系列的準備工作,例如對使用20多年的教學樓進行加固、飲用水濾芯更換、風雨籃球場翻新修繕、食堂爐灶升級改造、全校(包括宿舍、食堂、教室、訓練場館等)的清潔消殺和“兩熱”的防控、安全設施檢查和隱患排查等。希望在新學期給同學們營造一個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適的生活和學習環境。
彭欣:今年,我們工貿學校計劃招生1000人,在中考成績公布三天之后已經全部招滿,所以我們已經圓滿完成了招生計劃。
新生入學時間為9月1日。為了迎接新同學,學校提前部署好三方面工作。
1.精準傳遞信息,讓學生暖心:通過學校微信公眾號發布《報到指南》,明確報到時間、地點、所需材料,也附上了校園的平面圖與報到點示意圖。開學前班主任還會逐個電話通知報到注意事項,報到當天我們還會有排教師與學生義工現場指引,讓新生報到之路溫暖又順暢。
2.優化校園環境,讓新生安心:學校在開學前開展全方位防蚊滅蚊愛國衛生專項行動,清除積水疏通溝渠,杜絕蚊蟲滋生,以整潔、衛生、美麗的校園環境迎接新生的到來。
3.另外我們還將設置入學教育,讓新生舒心:學校精心策劃為期三天的入學教育,涵蓋開班儀式、專業介紹、破冰行動、安全教育等內容,助力新生明確學習方向,增強安全意識,快速適應校園生活。
主持:好的,兩間學校都非常貼心地結合最近的情況,好像對于一些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的防御都做了非常多的措施。究竟我們兩間學校的軟硬件、辦學特色、理念方面的基本情況是如何的呢?請兩位校長介紹一下。
彭欣:江門市工貿職業技術學校是廣東省重點中職學校,位于江門市蓬江區華園中路42號。我校錨定“轉作風、優教風、強學風”總目標,深化“政校行企社協同,產學研用服一體”育人模式,通過學科融合、產教融合、活動融合、服務融合與安全融合五大路徑,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陣地,著力打造“弘揚家政精神,厚植家國情懷”思政品牌,校風學風建設成效顯著,在江門市中職學校中打響了品牌,成為江門市中職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2023年在廣東省普通高校春季高考中,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職教高考,我們學校韋詩琴同學獲總分421分(滿分450分)的優異成績排名全省第一。2024年我校代表隊在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總決賽爭奪賽(中職組)“養老照護”賽項榮獲銀獎,是江門地區唯一的銀獎獲得學校。2025年職教高考中,我校李海琪同學總分又拿到江門市第一的好成績。
李宏利:市體校始建于1985年,是一所以培養優秀運動員后備力量為主,同時培養高水平專業運動員和體育專業人才的全日制寄宿學校,承擔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培養任務以及運動員的九年義務教育和中專教育工作。作為一所以體育為核心特色的學校,我們建校 40 年來,始終秉持“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謀發展”的辦學方向,并在此基礎上確立了“讀訓并重,從嚴治校”的辦學理念,為體育人才培養筑牢根基。多年來,我們培養和輸送了一批批的優秀競技體育人才,曾培養出李珊珊、李漢華、陳小敏等奧運冠軍,李宏利、梁佩玲、王劼諝、彭健烽等世界冠軍,參加全國少年錦標賽獲冠軍達100多人次,為省隊輸送了100多名運動員,為國家隊輸送了13名優秀運動員。學校多次受到上級有關部門的表彰和獎勵,連續多年被國家體育總局評為“體育先進集體”,從2005被評為“國家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后一直蟬聯至今。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江門體校更因為培養出一個奧運冠軍、一個奧運亞軍而得到了全社會的充分肯定。
主持:對于職業學校,廣大市民和家長有什么看法和建議呢?我們記者也隨機采訪了幾位市民,我們先來聽聽他們的看法:
【市民錄音】
市民1:職業學校的最大優勢就是技術性強。但是因為社會還是會看中學歷和證書等,所以建議在這方面可以做更好的引導。
市民2:職業學校現在的就業情況不比本科畢業生差的。但是老一輩的思維可能會造成對職業學校的一些誤解,可以多做一些正面的宣傳,讓大家重新認識職業學校。
李宏利:相對本科院校的畢業生來說,職業學校的學生實操技能是更強的,我們的中專除了安排有針對性的體育方面的理論知識以外,還安排了群眾性的教程和專業課程,包括籃球、排球、田徑、體操等,同時還有各自的專項訓練項目。所以長期專項訓練和大賽經驗不僅讓他們擁有好的體魄而且他們的紀律性、抗壓能力、團隊協作和吃苦耐勞的精神等,都受到用人單位和企業的歡迎。隨著大眾對體育越來越重視,我們很多畢業生從事運動場館的經營管理,健身教練、游泳教練、體育教師等,都做得有聲有色。因為他們的職業門檻不高,就業早,收入相對穩定,從而避免畢業即失業的尷尬。而且現在國家正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體育產業,對我們學校的畢業生來說,前景是很光明的。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職業學校有職業學校的優勢所在。
【微信留言】
茹小姐:學生在普通學校上課,能否利用課余時間在體校進行體育的培養?
李宏利:這是沒有問題的。我們現在包括擊劍、游泳、田徑是有很多學生是在外校讀書,然后放學之后,4點半或者是5點鐘之后到我們場館進行訓練。又或者是晚上我們的教練員進行免費地訓練。
主持:普通學校的學生有什么途經可以報名參加培養?
李宏利:首先他們有運動天賦,有一定運動技能。因為我們需要進行運動選拔,達到一定的基礎,從而進行長期的培養。
主持:介紹一下今年學校的專業設置情況?有哪些重點和特色專業?
李宏利:雖然我校是一所中職學校,但是以九年義務階段的教學班為主,中專班不多,中專部只設置了一個專業——運動訓練。雖然只有一個專業,但是學生是分別來自校內十幾個不同的運動隊伍。目前我校一共開設了21個運動項目,其中校內開設19個,校外有2個。我校的運動項目布局主要圍繞國家體育總局的“633運動項目”并結合我校實際來開設,例如乒乓球、體操、舉重、跳水、田徑、游泳、足球、籃球等都是我們學校的重點項目。
彭欣:近年來,工貿學校不斷優化專業設置,與其他中職學校錯位發展,重點布局家政養老、安全技術管理等民生領域,目前開設有現代家政、護理、安全技術與管理、影像與影視制作技術、汽修、機電等15個對接江門市社會服務和產業經濟發展的專業。著力打造現代家政、安全技術與管理、電子商務等3個專業群,推動各專業優勢互補,深度融合。
【微信留言】
陳先生:工貿學校有哪些專業可以考取香港職業資格的?
彭欣:香港方面的職業資格,現在我們學校暫時還沒有這方面專業。
【微信留言】
馮先生:體校的文化課師資能否跟上,學生能否參加普通高考?
體校李宏利:體育學校是上午上文化課,下午進行專項訓練課,晚上進行晚自修。文化課跟普通學校是一樣的,所有的課程都開設的,不影響參加普通高考。
主持:優秀的師資、與時俱進的專業設置和精心教導,這些都是培養優秀人才的關鍵,也是學子們繼續進修或就業的有力保障。而說到就業,這也是大家最為關心的話題之一,也有市民在采訪中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市民錄音】
市民1:現在本科畢業生找工作都難,職業學校的話畢業之后有什么方向可以選擇呢?是可以繼續讀書還是工作?有沒有一些就業優勢?
市民2:體育學校學生同那些體育特長生有什么不一樣的?體校學生畢業之后如果繼續讀書可以有哪些就讀方向啊?還有以后的就業呢?有沒有什么新的方向可以選擇?
主持:今年兩校的學生畢業后主要的選擇有哪些?如果選擇就業的,相關情況如何?
彭欣:①通過“職教高考”,學生可考取廣東省內的所有大專院校及部分本科院校。②“三二分段”中高職銜接模式,五年一體化培養,免高考直升全日制大專院校,包括江門市職業技術學院和江門中醫藥職業學院。③實行中職、大專課程同讀管理模式,學生在校學習三年,畢業拿雙文憑。
李宏利:近年來,我校的學生畢業后主要有升學和就業兩種選擇。
升學方面,考慮到中專畢業的學生年齡還是比較小,我們學校還是主張學生繼續升學,增加他們的社會競爭力。學生可以參加體育單招考試、中高職貫通培養三二分段考試、“3+證書”、春季高考等方式繼續升學。例如今年我校有46個中專畢業生,其中有6人通過體育單招考試進入本科院校升學,27人通過中高職貫通培養三二分段的模式進入廣東省體育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深造。
就業方面,我校畢業生的就業方向較為廣泛,包括體育教育類,可從事幼兒體育培訓等工作;運動訓練與競技類,有競技特長的學生可向專業運動員、教練員方向發展;健身與休閑產業類,可擔任健身教練、體能訓練師、體育場館管理等崗位;體育管理與服務類,如賽事策劃、體育用品營銷、社區體育管理等。
從就業情況來看,隨著國家對體育教育的重視以及全民健身政策的推動,幼兒體育培訓、健身教練等崗位需求相對穩定。江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體育產業有一定的發展基礎,畢業生也可考慮到珠三角其他城市就業,尤其是健身行業和體育培訓領域機會較多。我校畢業生憑借扎實的專業優勢與突出的吃苦精神,在就業市場中具備較強的競爭力,就業率始終保持較高水平。不過,體育行業對實踐能力和經驗要求較高,基層體育崗位起薪可能較低,需要畢業生通過積累經驗或轉管理崗來提升收入。
主持:為助力畢業生就業,學校今年推出了哪些舉措?
彭欣:每年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指導下,我校邀請眾多企業到校開展專場招聘會,學校也會根據畢業生的求職意愿,開展多場就業指導培訓,多管齊下為畢業生的職業之路保駕護航。
李宏利:目前學校推出的具體助力畢業生就業舉措:一是學校通過與本地幼兒體育培訓機構、體育俱樂部、健身機構等建立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實習和就業推薦機會;二是學校組織學生考取社會體育指導員、裁判員、體育技能等證書,增加學生的就業籌碼。另外,還有一些特別優秀的運動員憑借其優異的運動成績進入職業運動隊。
主持:“十五運會”開賽在即,江門市體育運動學校有沒有學員參與其中?學校將通過哪些方式來保障“十五運會”江門賽區的順利進行?
李宏利:這次“十五運會” 我校有22名運動員參加現代五項、水球等7個項目。其中男運動員10人,女運動員12人。
“十五運會”江門賽區共承辦4個項目,分別為十五運會花樣游泳、排球(男子成年組、女子20歲以下組)、自行車(山地)等3項競體項目和氣排球1項群體項目。在保障“十五運會”江門賽區順利進行方面,我校作為國家級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基地,將發揮體育專業優勢,積極配合全市部署,從三方面保障賽區運行:一是全力服務賽事,我校結合江門賽區承辦的項目,深度參與賽區組織協調、志愿服務、后勤支持等工作,全力助力賽事有序開展。二是保障本校參賽,為我校參賽運動員提供全方位訓練、醫療、心理支持,助其爭創佳績。三是強化協同聯動,與組委會緊密合作,發揮專業優勢,為賽事順利舉辦貢獻體校力量。
【微信留言】
徐女士:體校如何選拔學生?對身體素質、運動技能及年齡方面有哪些要求?
李宏利:學校教練員基本上每年春季、秋季會到四市三區普通學校,一般到中小學進行選材,因競技體育訓練周期較長,以小學居多。我們會做簡單的測試,對關節柔韌性和爆發力等方面的身體素質進行測評,并根據不同項目進行挑選。
主持:在培養綜合性優秀體育人才方面,學校有哪些經驗?
李宏利:一是科學選材、挖掘潛力苗子。我們每年都會安排教練員深入到基層學校開展選材招生工作。同時,通過校級運動會選拔、大課間運動測試等方式,增強家長和學生對我校訓練體系的了解。還會從五邑地區輻射到其他省市引進優秀體育苗子,為運動隊建設注入新鮮血液。
二是因材施教,定制個性化訓練方案。針對不同項目、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學校采取因材施教的訓練方法。比如對于體操、跳水、蹦床等項目的小運動員,由于他們年齡較小,主要側重于訓練身體的柔韌性、協調性和基本技術動作,為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教練員還會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和發展需求,為他們制定個性化的訓練方案,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最適合自己的訓練。
三是堅持“體教融合、全面發展”的教育模式。在課程設置上,既涵蓋了豐富的文化教育課程,又安排了充足的專項訓練時間,確保學生在提升體育競技水平的同時,不落下文化知識的學習。
四是注重梯隊建設,打造可持續發展人才鏈。學校從小學、初中到中專,每個階段都有相應的訓練計劃和目標,形成了一個完整的人才培養鏈條。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保證源源不斷地為省隊、省體校等上級訓練單位輸送優秀人才,還能讓學生在不同的成長階段都能得到合適的培養和發展機會。
五是立足多項目均衡發展,科學布局我市競技體育項目。我校一直注重根據自身的特點,因地制宜,科學謀劃競技項目布局,重視運動員專項訓練與綜合素養的提升。
此次22名運動員參加全運會正是我校競技體育的成果體現。未來在培養綜合性優秀體育人才的道路上,我校還需要不斷探索和創新,為我國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
主持:中高職貫通培養三二分段轉段招生工作也是備受關注。在這方面,市工貿職業技術學校今年是如何開展工作的?
彭欣:目前我校與江門職業技術學院、廣東江門中醫藥職業學院分別開展了計算機網絡技術和現代家政專業的中高職貫通培養合作。轉段招生工作是在高職院校的統一安排下,由高職院校自主命題,中職學校組織符合條件的學生參加考試。
主持:在推進學生職業技能水平提升方面,學校今年以來開展了哪些工作?
彭欣:在提升學生職業技能水平方面,學校以“以賽促學、以訓強能、以證賦能”為抓手,多維度提升學生技能水平。
1.通過技能競賽,激發學生潛能。構建“校賽-市賽-省賽-國賽”四級競賽體系,選拔優秀選手組建集訓隊,由行業企業導師與校內教師共同指導,參加各級各類學生競賽。
2.強化實訓教學。優化實訓課課時占比,各專業實訓課占總課時比例提升至60%,保證學生“天天有實訓、周周有實操”。
3.推進“課證融合”。對接職業資格證書標準:將《國家職業技能標準》融入課程教學,開展證書培訓與考核,在校內設立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點,為學生就業增添“敲門磚”。
【微信留言】
李小姐:江門市工貿學校的學費標準如何?會否有獎學金和助學金等?
彭欣:根據國家資助政策,農村戶口享受免學費;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申請國家助學金資助,標準為每位學生每年2300元;表現突出學生,德才兼備的學生,可申請國家獎學金,校內也會有相關獎學金的政策。可關注學校微信公眾號,在學校的招生簡章上有詳細列明相關的政策。
主持:除了專業的體育培訓,在推動青少年體育普及、營造全民健身氛圍等方面,體育學校近兩年來開展了哪些工作?
李宏利:近兩年來,我校也在摸索如何加強體教融合方面的工作,主要以特色項目進校園為核心路徑推進實踐。其中,足球、曲棍球、籃球、乒乓球、游泳等項目率先開展試點,由專業教練員深入普通中小學開展常態化選材與訓練工作——通過進校實地觀察、專項測試發掘潛力苗子,同步在合作學校設立訓練點,常態化開展基礎技能教學與專項訓練,為后備人才培養搭建初期通道,逐步積累體教協同的實踐經驗。
主持:節目最后,對學校新生有什么寄語?對有意報考的學生和家長有什么話想說?
彭欣:職業教育從不局限于“課本里的知識”,而是“手上的硬功夫”“心里的責任感”。愿你們在這里練就一身本領,成為大灣區產業升級中不可替代的 “能工巧匠”,讓青春在技能報國的征程中綻放光彩!
選擇職業教育,不是“退而求其次”,而是站在了“技能改變命運”的時代風口。在粵港澳大灣區和“大橋經濟”的機遇下,社會對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愿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技術、有尊嚴、有前景的專業人才,我們期待與家長們攜手,讓技能成為孩子一生的底氣,讓夢想在這片熱土上開花結果!
李宏利:我們學校門口有一個醒目的標語——“夢想開始的地方”。在這里,我代表江門體校歡迎新同學們,歡迎來到 “夢想開始的地方”。愿你們以汗水為墨,以堅韌為筆,在這里書寫你人生的新篇章,讓每滴汗水都成為實現夢想的勛章。
對有意報讀我們學校的同學和家長,我想說的是:選擇體育,是選擇一條以熱愛為底色、以堅韌為鎧甲的成長之路。同學們要秉持熱愛體育的初心,要有愛國的情懷,要在訓練中磨練意志,要學會團隊合作。同時,我也希望家長能珍視孩子對體育的熱忱,與學校同心同行——我們用專業托舉成長,您用理解守護初心,家校攜手,共筑孩子們逐夢的階梯,讓熱愛扎根,讓夢想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