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稅務工作人員輔導納稅人開展涉稅業務。
□文/圖 江門日報記者 皇智堯
通訊員 江瑞軒
涉稅申報易錯事項如何規避?怎樣才能避免申報收入數據錯誤?實際工作中,納稅人往往有這樣的煩惱。
優化稅費申報管理,是當前各地構建稅費征管新模式的重要抓手,也是不斷優化稅收營商環境,更好服務企業發展的重要舉措。今年5月,江門成為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試點運行由稅務總局開發的納稅申報智能自檢功能的3個地市之一。記者了解到,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市稅務局深入推進納稅申報智能自檢服務,目前已累計為8.4萬戶納稅人提供智能自檢服務,事后更正申報頻次同比減少13%,近8.2萬戶納稅人因享受此項服務避免了“跑大廳”“反復改”“被處罰”“被檢查”的納稅申報痛點。
從自主發現申報錯誤變為便捷享受智能自檢
此前,江門中邦會計事務所工作人員譚小姐在企業所得稅匯算申報時經常遇到年報利潤總額與財務報表比對不符的困擾。“每次遇到就要折騰很久,更正申報費時又費力。”對于代理20多家企業稅費申報業務的她來說,這是不小的工作量。
這樣的困擾,并非個例。今年4月,在市稅務局舉辦的稅企“面對面”座談會上,有納稅人提出希望提升納稅申報效率,加強納稅申報事中輔導和錯誤提醒,減少事后因申報不準確造成的跑辦稅服務廳更正申報、被檢查、被處罰的情形,減少申報錯誤帶來的涉稅風險。
優化稅費申報管理,是今年以來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重點推進的改革工作之一,納稅申報智能自檢服務便是其中的重要舉措。據了解,相較于以往的“人工提醒+事后核查”模式,納稅申報智能自檢功能的優勢在于事中校驗、及時糾錯。
據市稅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智能自檢功能可通過自動比對申報表和財務報表、發票數據,為納稅人提供申報數據實時校驗、申報疑點準確定位、更正指引精準推送、線上互動兜底處理等服務,納稅人在辦理納稅申報時,可從自主發現申報錯誤變為便捷享受智能自檢。
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開展納稅申報智能自檢功能試點工作啟動以來,江門作為全省試點率先在電子稅務局上線納稅申報智能自檢服務,在江門的納稅人通過電子稅務局申報納稅時,在點擊“申報提交”按鈕后,電子稅務局就會跳出提示語:“已發起跨稅費種比對,請前往申報自檢結果查詢查看自檢結果。”
“這個功能就像考試時的重點提示,大大降低了我們的差錯率。”譚小姐表示,今年5月試點期間,她使用了納稅申報智能自檢功能,該功能不僅能通過自動比對進行申報錯誤風險提示,還指出了具體問題所在,大大提高了申報準確率,對于企業合規經營有很大幫助。
搭建數字化申報檔案庫提高服務精準度
試點工作啟動以來,在納稅申報智能自檢功能基礎上,市稅務局運用大數據分析和智能算法,為納稅人搭建數字化申報檔案庫。稅費申報質量數據問題和納稅人標簽信息被整合運用,相應形成了“問題庫”“標簽庫”。“我們對納稅人的申報行為、歷史數據、行業屬性等多維度信息進行深度挖掘,識別需要進行精準輔導的納稅人。”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提到,通過設定不同的風險指標和行為特征,該局可以精準識別出需要輔導的納稅人,為納稅人制定分層分類的輔導方案。
“例如,對于大企業和重點企業側重政策確定性輔導和風險提示提醒,對于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側重申報易錯事項輔導。”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納稅人可通過數字化申報檔案庫查詢歷史申報情況,回溯風險預警記錄與自檢更正情況,并對目前更正情況進行重新自檢,直觀掌握企業自身的申報質量與稅務風險狀態。開展精準輔導糾錯后,納稅人后續的自主糾錯能力和申報質量顯著改善。
記者了解到,除了使用智能自檢服務避免申報錯誤,納稅人還可以依托線上征納互動平臺,實現智能問答與人工服務的補充輔導。如納稅人在更正申報過程中遇到復雜疑難問題,可通過征納互動平臺尋求人工客服幫助,通過遠程協助等方式,由客服坐席實時指導納稅人完成申報更正。
“我們近期申報企業所得稅時,對研發費用歸集存在疑問,通過征納互動平臺尋求人工輔導后,成功規避了申報錯誤的問題。”江門市樂米電器有限公司相關人員在申報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時,通過線上互動平臺進行咨詢,“一次不用跑”即完成了更正申報。
市稅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市稅務部門將持續落實推進納稅申報智能自檢服務,收集基層一線稅務部門和納稅人的意見建議,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解決納稅人更正申報難題,全面提升申報質量,防范涉稅風險。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