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業態勞動者及青年志愿者組成“消殺特戰隊”,入戶宣傳防蚊防疫知識。
□文/圖 江門日報記者 蔡昭璐
通訊員 丘文鳳
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是防控蚊媒傳染病的重要法寶,是解決我市當前疫情防控工作主要矛盾的根本辦法,更是改善人居環境、提升群眾幸福感的民生工程。
自10月16日起,江門按照全省統一部署啟動為期兩周的全市愛國衛生運動,聚焦基孔肯雅熱疫情防控,集中力量清理蚊蟲孳生地,全力沖刺月底動態清零目標。
在這場全民參與的防疫行動中,外賣騎手、快遞員、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群體主動擔當,憑借流動性強、熟悉路況的獨特優勢,從城市服務者變身防疫生力軍,用點滴行動織密基層防控網。
流動哨點排查 隱患閉環處置
“江門是我們的家,守護家園清潔,我們義不容辭。”江門淘寶閃購江海區區域負責人關明杰的話,道出眾多新就業從業者的心聲。他們積極參與愛國衛生運動,爭做“新業態衛生先鋒”。
作為城市“活地圖”,外賣騎手們每日穿梭于背街小巷,對隱蔽的積水角落、垃圾死角有著天然的敏感度。自愛國衛生運動開展以來,他們不僅在每日15時至16時這一訂單平峰期積極參加集中清理活動,更將防疫行動融入日常配送,形成“高峰順手公益”的工作模式。
為提升全市隱患排查效率,市總工會推出“巡城碼”拍照上報活動,4萬多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通過該平臺參與環境衛生黑點上報。其中,江門淘寶閃購積極響應號召,動員3000多名外賣騎手參與其中。為保障上報效率,江門淘寶閃購還成立專屬客服團隊,協助匯總騎手來不及上傳的信息,并對積極參與者給予工會積分獎勵,表現優異者可獲得專用車升級服務。
“取餐的時候看到商家門口花壇、罐子有積水,送餐時間緊,我就直接拍下來發給后臺,由后臺統一上傳。”外賣騎手周先生說。
10月19日下午,一名淘寶閃購騎手在江海送餐時,發現某廠房角落的泡沫箱內積聚雨水,極易成為蚊蟲繁殖溫床。他立即拍照通過“巡城碼”小程序上報,江海區其他騎手迅速趕到現場處置,從發現隱患到完成清理的高效閉環,展現了新就業群體的防疫執行力。這種“騎行一處、清潔一處、點亮一處”的模式,讓防疫網絡隨車輪動態延伸。
在蓬江區,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服務聯盟與僑鄉行黨支部召集新業態勞動者及青年志愿者組成“消殺特戰隊”,協助白沙街道開展防疫工作。
“我們將攻堅重點瞄準戶外樓頂,這些區域因長期閑置,常堆積廢棄家具、塑料容器等雜物,容易成為蚊蟲孳生重災區。”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服務聯盟秘書長鄭治權說,志愿者克服樓高、雜物重等困難,對10余個社區的樓頂開展清理,累計清運垃圾雜物2.4噸,清理積水容器367個,消除積水隱患139處。
“以前樓頂全是垃圾,一到下雨天就積水,蚊子特別多。現在志愿者清理干凈了,看著都舒心,住得也更安心。”白沙街道圩頂社區居民李女士說。
宣傳靈活多樣 普及防疫知識
“您好,平時要注意清理積水,睡覺時記得用蚊帳哦。”連日來,“消殺特戰隊”在蓬江區白沙街道西園社區開展入戶宣傳,幫助檢查居民家中積水隱患,指導使用防蚊用品,累計覆蓋居民超1000戶。順豐快遞員在日常派件過程中也兼任社區“防控宣傳員”,他們主動與社區網格員組隊,挨家挨戶傳遞防蚊知識,打通了社區防疫宣傳的“最后一米”。
與此同時,新就業群體充分利用工作場景開展“見縫插針”式宣傳。取餐等待的3分鐘、送餐敲門的10秒,都成為外賣騎手的“宣傳窗口期”,他們隨身攜帶防蚊滅蚊宣傳手冊,在取餐時提醒店主“定期清理后廚排水溝”,在送餐時叮囑居民“勤換花盆水、安裝紗窗”等要點,讓防控知識“隨餐到家”。
網約車行業也積極參與流動宣傳。在蓬江區委社會工作部倡議下,滴滴出行、快快出行等企業在近700輛網約車內外張貼防蚊宣傳語、配置驅蚊水,司機在接送乘客時講解防控要點,讓每一輛網約車都成為“移動防控宣傳站”。新會區則發動順豐速運、京東秒送等平臺,在300余輛快遞車、送餐箱上張貼“防蚊滅蚊”宣傳海報,86輛三輪快遞車實現全覆蓋。京東新會站125名全職騎手經過專門培訓后,化身“入戶宣傳員”,在遞送包裹時送上貼心叮囑。
此外,新就業群體還積極參與防疫后勤保障。蓬江區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服務聯盟攜手僑鄉行黨支部,向華園社區捐贈3臺電動車及50箱礦泉水、20箱速食面等物資,助力一線防疫人員防蚊滅蚊。江門淘寶閃購自8月以來,已向蓬江、江海、新會三區及五邑大學捐贈蚊香、驅蚊水等物資,總價值約2.5萬元。
從“送餐先鋒”“快遞小哥”到“防疫輕騎兵”“移動宣傳員”,江門新就業群體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責任,為愛國衛生運動注入鮮活動力。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