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門日報訊 (文/圖 張浩洋 張曉杰 梁恩誠) 10月22日,南方電網廣東江門供電局與江門市國資委、江騰電力集團聯合昆明理工大學劉興軍院士團隊研發的全球首臺可移動式零碳制氫發電裝置在2025年中國氫能產業大會上正式發布(見右圖)。這是全球首臺真正實現氫氣“即產即用”與“零碳排放”的發電裝置。
該裝置以鋁基材料即時制氫技術為核心,整合高效燃料電池發電系統、大容量儲能單元及智能能源管理平臺,實現“制氫—發電—充電—放電”全程零碳運行。具備快速啟動、毫秒級并網、低噪聲、寬溫域運行等特點,可在極端環境下為大型賽事關鍵負荷提供穩定、清潔的電力支持,完美契合大型賽事對“綠色環保、低噪運行、零供電閃斷”的高標準用電要求。
相較于傳統氫能設備采用的罐裝儲氫、固態材料儲氫、甲醇制氫等技術路徑,該裝置在安全性能上有顯著優勢,其“產用閉環”的設計,無需依賴任何儲氫輸氫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同時,從材料儲存、運輸到發電裝置行駛、發電全場景,均不涉及任何危化品或有毒物質,可隨時隨地進行靈活部署,實現了全域無障礙通行。
此外,該裝置搭載多項主動安全系統,包括氫氣泄漏監測、熱管理控制、自動消防和遠程運維功能,確保在無人值守環境下仍能安全可靠運行,在集成度和智能化方面實現全面提升。
針對十五運會江門場館保電需求,江門供電局已提前規劃該裝置的接入點位。該裝置將作為重要應急電源接入現有配電網絡,與市電形成互補聯動,實現“零閃斷”切換,全力保障賽事高清轉播、智慧照明、計時記分系統、醫療救援等核心負荷。
此次可移動式零碳制氫發電裝置在十五運會的應用,是即時制氫應急電源首次服務于國內大型綜合性運動會,將填補國內高安全標準、低噪聲運行、可快速部署零碳電源領域的空白。未來,該類型氫能源裝置還可廣泛應用于城市應急搶修、偏遠地區供電、重大活動保電、國防支援等多類場景,進一步拓展清潔能源在移動式發電領域的應用邊界,為粵港澳大灣區綠色能源體系建設提供堅實支撐。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