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日報訊 (記者/張浩洋 通訊員/楊雙云) 10月29日下午,市政協召開專題協商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全會精神,圍繞“關于大廣海灣經濟區建設的思考與建議”主題,組織市政協委員代表、市政協智庫專家和市各民主黨派、市工商聯負責同志,與相關職能部門負責同志深入協商交流。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張磊,市委副書記鄭澤暉,市領導夏天、彭章瑞、胡念芳、任安良、陳新漢、湯惠紅、李文聰參加會議。
會上,調研組就課題調研和報告起草情況作了說明,市發展改革局負責同志通報了我市有關工作情況,市政協副主席李文聰作主題發言,市政協主席會議成員、政協委員和智庫專家代表等圍繞協商主題建言獻策。
張磊指出,隨著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黃茅海跨海通道等重大交通設施的建成,大廣海灣經濟區迎來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要從“香港所需、江門所能”的角度,探索與香港合作的有效路徑,力爭將大廣海灣經濟區打造成為“港澳融合”的新樣板、經濟發展新增長極。要積極推動設立廣海灣粵港特別合作區,不斷提升大廣海灣經濟區組織統籌力度、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項目落地實效,加快推進特別合作區建設取得實際成效。要發揮好港澳五邑社團和港澳委員的積極作用,為推動粵港特別合作區從構想變成現實鼓與呼,凝心聚力推進大廣海灣經濟區建設。
鄭澤暉指出,建設大廣海灣經濟區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賦予江門的重要使命任務。要加強頂層設計、系統謀劃,推進江門與香港的全方位合作,為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江門實踐作出貢獻。要抓住“十五五”規劃機遇,積極推進將特別合作區納入國家和省的重大戰略部署,為大廣海灣經濟區建設爭取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資源保障。要找準“香港所需、江門所能”的突破口、發力點,謀劃一批先導項目落地實施,加快推動大廣海灣經濟區建設取得更大成效。
副市長夏天表示,調研報告為我市助力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借勢發展大廣海灣提供了重要參考。接下來,我市有關職能部門將吸收利用好本次專題協商所提意見建議,積極爭取上級支持,謀劃在大廣海灣經濟區建設港邑綠色產業園,高水平建設跨境產業園區,持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配套,把大廣海灣經濟區打造成為國家新一輪開放合作平臺。
此前,市政協經濟和人口資源環境委聯合市委政研室、市發展改革局、香港江門總商會,通過座談交流、實地走訪、書面調研等方式,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形成專題調研報告。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