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日報記者 黎禹君
僑鄉十月,全城躍動。
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日漸臨近,作為多項賽事的重要承辦地,江門正以“承辦大賽事,出彩一座城”為引領,在省文明辦的統一部署下,全面啟動“建設城市文明迎接十五運”專項行動。該行動圍繞文明環境、交通、服務、觀賽與宣傳五大維度,系統推進城市面貌與文明內涵同步提升,以更溫暖的文明姿態迎接八方賓朋。
從“抬眼可見”的街頭景觀,到“浸潤心田”的文明實踐;從“整裝待發”的專業志愿力量,到“響徹全城”的主題曲傳唱;從設施升級、靜待綻放的現代化場館,到綠意盎然、煥然一新的城市空間……江門,這座承載深厚僑鄉文化的城市,正以堅定的文化自信、飽滿的文明熱情與周到的服務準備,向全國乃至世界發出誠摯邀約: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江門已經準備好了!
氛圍營造全域覆蓋
社會宣傳的廣度與深度,是衡量一座城市迎接盛會熱情與決心的直觀標尺。
市文明辦近期對有關縣(市、區)社會面宣傳情況展開專項督導,結果顯示,全市利用多種形式開展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社會面宣傳,初步形成了“抬頭可見、駐足可觀、全面可感”的社會宣傳效果。
據統計,全市布置吉祥物8個、景觀小品3個、大型戶外廣告牌47個、戶外大型顯示屏26個、室內全彩LED屏270個、走字屏2250余個、墻體KT板(貼畫)360余個、閱報欄(燈箱畫)180余個、公交站候車亭230余個、道旗160余套、公交(鐺鐺)車19輛。
如今走進江門,從高鐵站、比賽場館到接待酒店,吉祥物與宣傳海報隨處可見,動態視頻輪番播映,讓重點場所充滿迎賓熱度;城市主干道與高速路口,大型戶外廣告牌構成壯觀的視覺長廊;重要商廈的電子屏也紛紛“加入”,高頻次躍動著宣傳片與海報。此外,“全運號”主題巴士穿梭往來,社區櫥窗與海報專欄集中展示,共同將盛會氛圍送至城市每個角落。
正在五邑華僑廣場拍照的市民陳志堅感嘆:“走在街上,到處都能看到十五運會的元素,吉祥物可愛,標語振奮人心,感覺整個城市都‘動’起來了,特別有盛會的氣氛。”
這一組組數字,一個個場景,共同構筑起江門“人人關心全運、人人支持全運、人人參與全運”的濃厚社會氛圍,讓文明迎盛會的理念如春風化雨,浸潤人心。
文明實踐浸潤心田
扇面翻飛如蝶,舞步踏歌而行。10月28日,江門演藝中心水岸廣場上熱流涌動,由市委宣傳部指導、市文明辦與市文聯聯合主辦的“銀齡風采·舞耀僑都”廣場舞邀請賽暨重陽節主題活動熱烈上演。來自全市的12支銀發舞蹈隊以翩躚舞姿,展現出新時代長者昂揚的精神面貌,也為即將到來的十五運會預熱助威。
這場銀發舞動全城的場景,正是江門以文明實踐迎接體育盛會的一個生動縮影。在全市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正以更加多元、更接地氣的方式,將全運主題與本地特色、群眾需求深度融合,推動文明風尚與體育精神同頻共振。
在恩平市——十五運會山地自行車項目的舉辦地,“文明迎全運”的主線貫穿于各類特色活動中。牛江鎮昌梅村的稻田邊,一場別開生面的青年“趣”鄉村之稻田音樂節暨“藝美課堂”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浪漫上演。在專業舞蹈老師的帶領下,現場觀眾全體起立,共同學跳十五運會手勢舞,為盛會加油助威。
“現場觀眾太厲害了!完全沒想到只教一遍,大家就都跟上了節奏。”領舞的吳老師驚喜地發現,經過3遍教學,觀眾席上的年輕人已經能夠熟練地跟跳。
這種將文明實踐與群眾文化生活巧妙融合的模式,在江門各地不斷上演。例如,恩平市西門社區舉辦的“文明集市”便民志愿服務活動暨“喜迎十五運·黨群同心·鄰里互助”社區趣味運動嘉年華,同樣通過手勢舞教學、趣味游戲等方式,讓群眾在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時,激發對全運會的期待與自豪感。
這些豐富多彩的文明實踐活動,不僅展現了江門深厚的文化底蘊,更彰顯了這座城市以文化人、以體育人的獨特智慧。
志愿服務全面鋪開
10月26日,蓬江區長堤廣場上,一場以“志愿全運 精彩僑都”為主題的城市志愿服務四大行動示范活動正式啟動。市委社會工作部、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體育旅游局、團市委、市殘聯等多部門聯合發布電子紀念徽章與活動標識,標志著江門賽區志愿服務體系全面進入實戰狀態。
作為男子排球、氣排球、山地自行車、花樣游泳等8個項目的承辦地,江門對志愿服務的規模與專業性提出更高要求。
志愿服務作為賽事運轉的核心保障,我市已構建起“市執委會志愿服務處+項目競委會志觀處+高校+場館團隊”協同機制。自去年10月啟動招募以來,經嚴格選拔與系統培訓,最終確定1734名賽會志愿者,他們全部來自江門市內4所高校,將精準對接8個項目的服務需求。
城市志愿服務同樣有序鋪開——全市17個標準化城市志愿服務站已全面啟用。長堤青年廣場志愿服務站站長趙麗梅介紹:“我們圍繞‘志愿全運 精彩僑都’主題,正深入開展‘盛會江門、活力江門、樂游江門、微笑江門’四大行動。除常規便民服務外,還專門組建街區導賞隊,通過‘3·3精彩之旅’旅游路線,向游客推介賽事與城市文化。”
在專業領域,江門輕騎兵交通志愿服務隊等專業力量也已整裝待發。服務隊副隊長黃立峰表示:“我們已完成三輪專項培訓,包括隊列訓練、交通指揮手勢等。賽事期間將精準布控執勤點位,全力保障有關賽場周邊交通順暢。”
從賽事場館內的專業指引,到城市街頭的溫情守候,一支支訓練有素、熱情洋溢的志愿者隊伍,正成為僑都文明與溫度的最佳代言人。
《氣勢如虹》傳唱僑鄉
“迎著那澎湃的風,我立時代的潮起浪涌……”十五運會主題曲《氣勢如虹》的激昂旋律傳遍江門。在市委宣傳部的精心組織下,一場主題曲熱力傳唱活動在全城展開,各界群眾以歌聲傳遞對盛事的期盼,用行動詮釋“全民運動”的時代內涵。
連日來,傳唱熱潮持續升溫。在臺山新寧小學的操場上,數百名學生身著統一服裝,以身體組成巨大的“十五”字樣。隨著旋律響起,孩子們手持繽紛花簇隨節奏舞動。這一匠心獨具的創意表演,將數字意象與體育精神巧妙融合,成為傳唱活動中的一抹亮色。
如今,《氣勢如虹》的旋律已超越單純的音樂范疇,成為連接各界的情感紐帶。它響徹校園操場、社區廣場、鄉村田野,更跨越山海,將僑鄉人民的體育熱情傳遞到世界各個角落。
這場全民傳唱活動,既是預熱賽事的文化展演,更是凝聚共識的文明實踐。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氣勢如虹》作為十五運會的重要文化符號,彰顯了大灣區城市敢闖敢試、務實創新的精神特質。江門通過‘聲音+場景’的創新傳播,構建起覆蓋校園、社區、僑界的立體傳播網絡,將‘體育賽事+音樂IP’深度綁定,以僑鄉特色賦能賽事品牌建設。”
江門,這座文明賦能、滿懷熱忱的城市,正以最美的姿態、最佳的狀態,向八方賓朋發出盛情邀約,共襄體育盛舉,同譜文明新篇!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