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日報記者 陳嬋 胡晴晴
通訊員 區市監
近日,記者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江海區因2023年度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成績突出,于近日受到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通報表揚,為江門市在2023年全省地級以上市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考核中高分獲評優秀等次作出了重要貢獻。這一成績,是江海區在知識產權保護領域持續不懈努力與創新實踐的成果。
近年來,江海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1+6+3”工作安排,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不斷加強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完善知識產權執法體系,積極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全力奮戰“百千萬工程”,主動融入灣區建設,收獲頗豐。
數據顯示,2023年,江海區存量高企超700家,擁有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1家,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7家,省市知識產權示范優勢企業77家。全區專利授權量3021件,有效發明專利1409件,PCT專利申請21件。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為690件,同比增長18.56%。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為18.28件,排名全市第一,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55倍。
做優“一站式”服務
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再升級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近年來,江海區將知識產權工作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通過建立知識產權“一站式”服務平臺,全力打造創新服務體系,把知識產權服務觸角延伸至企業、學校、社區等各個領域,為創新主體提供全方位、便捷化的服務。
江海區將知識產權保護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通過高站位高標準建立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統籌推進知識產權強區建設。一系列舉措有效推動了知識產權創造的數量與質量雙提升。
2023年,江海區全面升級市區共建的江門高新區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中心,建立知識產權大數據平臺,成功引入十幾家優質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推動優質知識產權服務品牌和先進制造業品牌強強聯合,為江海區創新主體提供集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維權援助、中介服務、信息檢索和協同保護五大功能于一體的全鏈條、“一站式”服務,該做法成功入選廣東知識產權“基層改革創新舉措”并在全省復制推廣。
2024年,江海區在知識產權大數據平臺基礎上搭建了精準化、可視化、動態化的“1+N”線上知識產權運營服務信息化平臺,對接國家知識產權局大數據資源,免費為企業提供知識產權信息檢索服務。與此同時,江海區還通過加強知識產權宣傳培訓、推廣知識產權管理標準等方式,提高企業和群眾的知識產權意識和管理能力。
2024年年初,江海區企業廣東鑫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率先通過ISO56005創新與知識產權管理能力1級認證,成為江門市首家通過此認證的企業,實現江門市知識產權貫標工作零的突破。
嚴打侵權違法行為
知識產權保護格局更加完善
知識產權保護是一個系統工程,覆蓋領域廣、涉及方面多,需要不斷完善保護體系,加強協同配合,構建大保護工作格局。
近年來,江海區深入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加大對民生、重大項目和優勢企業等領域的侵犯知識產權行為打擊力度。2023年,共查辦知識產權案件13宗,移送公安機關8宗,案值達460萬元,涉案的注冊商標標識數量超38.2萬件。同時,辦理惡意注冊商標案件2宗,有力打擊了侵權違法行為。
此外,江海區多個單位聯合簽訂《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合作協議》,健全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工作銜接機制,推動綜合治理、源頭治理。2023年6月,江海區以“行政調解+司法確認”無縫銜接方式快速處理江門市首例8宗經司法確認的知識產權糾紛行政調解案件,將原需1年審理期的民事訴訟糾紛提速至1個月內辦結,為企業解決知識產權糾紛提供高質高效的示范模板。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起通過采取“行政調解+司法確認”方式快速處理專利糾紛案件,成功入選了2023年廣東省十大專利行政保護典型案例,為構建知識產權“嚴保護、快保護、大保護、同保護”工作格局奠定了堅實基礎。
接下來,江海區將以更高標準持續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加強頂層設計,完善政策體系,深化改革創新,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讓知識產權工作成為江海區一張閃亮的名片,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