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咖啡節上,慕威納的意式手搖半自動E61馬赫咖啡機。張浩洋 攝

豬腳姜遇上咖啡節,引爆市民味蕾。

市民品嘗西啡膠囊咖啡機制作的咖啡。陳嬋 攝
□文/圖 江門日報記者 何榕(除署名外)
“嘆啡”“行街”“食嘢”……這個周末,五邑華僑廣場人山人海。2月12日—16日,第三屆中國僑都(江門)咖啡節(以下簡稱“咖啡節”)舉辦,280多個精品咖啡品牌匯聚僑都江門,從高端咖啡器具到傳統美食,當“拾味江海”遇上“江海制造”,江海元素在咖啡節上“圈粉”無數。
“秀肌肉”
“江海制造”廣受關注
在咖啡節現場,“江海匯”展位前人頭攢動,商用咖啡機、精品膠囊咖啡機、家用咖啡機等新品齊上陣,吸引眾多咖啡愛好者駐足體驗。其中,由廣東西啡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西啡科技”)研制的精品膠囊咖啡機首次在國內亮相,憑借其便捷的操作和咖啡制品濃郁的風味廣受關注,成為現場“爆款”。
今年是西啡科技第2年參加咖啡節,該企業董事長劉優良對江門咖啡產業發展十分看好。“去年,我們首次受邀參展試水;今年正式代表‘江海制造’出征。”劉優良告訴記者,去年西啡科技江門生產基地在江海區落地,今年咖啡節西啡科技作為“江海匯”代表企業在展會中心位置展出,并帶來了最新產品進行展示。
“江門有著‘中國僑都’的美譽,許多年前海外華僑便將喝咖啡的飲食文化帶回江門。我們選擇在咖啡節上首次展示新品咖啡機,正因江門不僅承載著深厚的咖啡文化底蘊,還匯聚了對咖啡有著獨特情懷和高度熱情的消費者群體。”劉優良表示,計劃將膠囊咖啡機、全自動咖啡機、精品咖啡機以及氣泡水機等生產線逐步遷移到位于江海區的江門生產基地。
“之所以選擇在江門增資擴產,主要因為江門有明顯的比較優勢,一是江門營商環境非常優越,政府工作人員服務非常熱情;二是江門咖啡產業鏈配套十分完善,無論是從原材料采購還是人才供應,對企業都十分便捷。”劉優良說。
劉優良對江海區營商環境的認可,并不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本屆咖啡節上,劉優良邀請了企業深度合作伙伴、咖啡界的領軍代表——皮爺咖啡(Peet's Coffee)參與活動,為江門消費者帶來了國際化的咖啡體驗。
“我們希望通過這些高端設備和國際品牌合作,提升咖啡節的品質和影響力。”作為咖啡節“高峰對話”的特邀嘉賓,劉優良向市民們分享了2025年咖啡產業發展趨勢。
有玩轉新潮的西啡科技,也有追求傳統的慕威納。現場,江門市慕威納科技有限公司的意式手搖半自動E61馬赫咖啡機,吸引了不少咖啡“發燒友”的目光。
“這臺機器簡直就是藝術品!”深度咖啡愛好者張先生告訴記者,慕威納的意式手搖半自動E61馬赫咖啡機是他的“真愛”:“經典的E61沖煮頭設計、純手動的操作方式,讓每一次壓桿、每一次萃取,都能感受到咖啡豆最原始的風味。站在它面前,我仿佛能聽到咖啡豆在低聲訴說自己的故事。工作人員還特意為我演示了如何通過調節壓力和水溫,來釋放咖啡的不同層次感。那種親手掌控每一滴咖啡液的感覺,真的太讓人著迷了!”
玩跨界
豬腳姜配咖啡別有風味
除了咖啡器具,江海還帶來了傳統美食——豬腳姜。作為“江海拾味——十大名小吃”之一的“非遺李氏豬腳姜”,首次跨界亮相咖啡節,成為許多市民游客的意外之喜。
“一杯香濃的咖啡與一碗熱氣騰騰的豬腳姜,味覺上的碰撞意外和諧。”市民何女士品嘗了豬腳姜后,感覺別有一番風味,“咖啡的濃烈與微苦,與豬腳姜的姜香和酸甜醋味交織在一起,互相襯托。每一口咖啡帶來的清新刺激,與豬腳姜的溫暖濃郁相輔相成,彼此提升了味蕾的感受。”
豬腳姜,是一道傳承了600多年的廣東傳統名菜,也是嶺南地區家喻戶曉、最具特色的民間滋補小吃。江門市級非遺項目李氏豬腳姜制作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李彪權與妻子幸定利,共同創辦了廣東益膳食品有限公司,將工序繁瑣、熬制費時的豬腳姜制作成預制菜,讓更多人品嘗到這道傳承百年的嶺南名小吃。
“我們也沒想到,豬腳姜在咖啡節上這么受歡迎。”幸定利說:“這次咖啡節,我看到了很多有趣的‘跨界組合’,例如,江門陳皮咖啡、北京豆汁美式、山西陳醋美式、貴州茅臺拿鐵等。這些創意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我計劃明年開發豬腳姜咖啡,將傳統美食與現代咖啡文化巧妙融合,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味覺體驗。我相信,這種獨特的組合將會吸引更多年輕人的關注。”幸定利說。
從傳統到創新,從硬核到詩意。
在“做咖啡”這件事上,江海很認真。近年來,江海區在“工業基因”中注入“詩和遠方”,對江門船廠進行改造,將工業遺址打造為1954文化產業創意園區,成為市民們聽歌飲啡的好去處。
“我們希望通過努力將這里打造成一個潮流集散地,讓更多的人了解江門、喜歡江門。”1954文化產業創意園區設計顧問、赫茲設計工作室創始人陳武健說。
本屆咖啡節上,江海區舊船廠“啡倉”文化創意產業園項目啟動招商,計劃將文化創意與咖啡產業相結合,打造獨特的咖啡文化體驗空間。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