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江門市江海區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圓滿完成各項議程,于3月4日下午閉幕。
江門日報訊 (文/圖 記者/何榕 胡晴晴 通訊員/梁詩淇)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江門市江海區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圓滿完成各項議程,于3月4日下午閉幕。會議號召,全區各政協參加單位和廣大政協委員,要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咬定目標不放松,萬眾一心向前進,為區委走好走實“新三十年再出發”奮進之路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在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的江門實踐中彰顯江海政協新作為。
江海區委書記李捷,江海區政協黨組書記、主席鄒德昌,副主席余啟超、羅軍、胡悅玲、趙英梅、劉宗進,秘書長林巍在主席臺前排就座。鄒德昌主持會議。
江海區委副書記、區長鄭丹輝,江海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余志堅,區領導甄瑞珠、曾立、劉剛、陳小平、熊偉光、袁美蘭,區法院、區檢察院主要負責同志等在主席臺就座。
區政協五屆五次會議應出席委員168人,實到155人,符合規定人數。
會議審議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江門市江海區委員會提案委員會關于政協五屆五次會議提案審查情況的報告》、表決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江門市江海區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決議》。
李捷代表中共江海區委,向大會圓滿成功表示熱烈祝賀。他說,在區政協五屆五次會議期間,全體委員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和高度的責任感,認真協商議政,積極建言獻策,共商發展大計,取得重要成果,展現了專門協商機構的獨特優勢,彰顯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機活力。
李捷指出,回首2024年,區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扎實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1+6+3”工作安排,團結帶領全區上下全力以赴抓機遇、穩增長、防風險、促改革、惠民生,各項工作都取得新進步。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全區干部群眾攻堅克難、團結奮斗的結果,更凝聚著區政協和廣大政協委員的智慧和汗水。
李捷充分肯定過去一年,區政協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積極貢獻。區政協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緊扣全區中心大局,聚焦重點工作和民生熱點難點問題扎實履職盡責,全市第一片“政協委員林”迎風挺立,全省創新推出“委員微建議”平臺,“三級協商平臺”“委員建言零距離”等協商品牌。他代表區委,向區政協和廣大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向全體政協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李捷強調,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新三十年再出發”的第一年,要繼續發揚“敢為、敢闖、敢干、敢首創”的精神,錨定“國家高新、江海門戶”戰略定位,全面實施“九大行動”,奮力打造珠江西岸現代產業樞紐。希望區政協和全體委員繼續發揚優良傳統,牢記職責使命,積極投身到“大江大海大時代”的發展浪潮之中,為江海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一是高舉旗幟跟黨走,在政治引領上彰顯更高站位,要筑牢思想根基、把牢政治方向、加強黨的建設,充分發揮政協黨組的領導核心作用,鞏固深化政協黨的建設“兩個全覆蓋”工作成效。二是圍繞中心履好職,在服務發展上展現更大作為,要善謀大事、匯聚合力、監督要事,為區委科學決策提供有力支持。三是人民政協為人民,在增進福祉上拿出更多實招,要堅持聽民意,暢通意見訴求反映渠道,協助黨和政府辦好“關鍵小事”,托起“民生大事”,讓城市更有溫度、幸福更有質感。四是強基固本提效能,在自身建設上展示更好形象,加強隊伍建設、擴大朋友圈、打造協商品牌,持續深化“三級協商平臺”“委員微建議”等特色亮點工作,打造更多立得住、叫得響、傳得開的江海政協品牌,更好展現政協的強大生機活力。
李捷強調,人民政協工作是黨的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區委將一如既往高度重視、全力支持政協工作,及時研究解決政協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為政協履行職能、發揮作用創造良好條件。區政府及各部門要大力支持政協參政議政,自覺接受政協民主監督,積極采納政協意見建議,認真辦理政協提案,確保人民政協政治有地位、建言有機會、出力有舞臺。
鄒德昌指出,要緊跟區委的步伐,牢牢把握人民政協性質定位,結合區政協常委會2025年的工作部署,圍繞實施區委“九大行動”、做強兩大戰略平臺、做優“1+3+2”產業體系、“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等區委中心工作,發揮政協看家本領,以更強責任擔當主動融入發展大局,以更實工作舉措進一步打響江海協商和為民服務品牌,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履職能力建設,堅定信心、團結奮進,為助推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奮力推進江海區“新三十年再出發”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大會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閉幕。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