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5日下午,江海區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勝利閉幕。
江門日報訊 (文/圖 記者/陳嬋 何榕 胡晴晴 通訊員/況瓊琪 林瑞蓬 曾梓欣) 3月5日下午,江海區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勝利閉幕。大會號召,全區人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團結一心、拼搏進取,奮力打造珠江西岸現代產業樞紐,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江門實踐貢獻江海力量!
15時30分,江海區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在區委、區政府會堂舉行。大會應到代表171名,實到代表159名,符合法定人數。
大會執行主席李捷、余志堅、陳小平、李國和、李志浩、區用、林壯強、何淑嫻、陳遷在主席臺執行主席席就座。余志堅主持會議。
區委副書記、區長鄭丹輝,區政協黨組書記、主席鄒德昌,區領導甄瑞珠、劉剛等在主席臺就座。
經大會選舉,鄧紅荔當選為江海區十一屆人大常委會委員。江海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余志堅為新當選人員頒發當選證。
會議表決通過關于江海區人民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關于江海區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5年計劃的決議,關于江海區2024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5年預算的決議,關于江海區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的決議,關于江海區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的決議,關于江海區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決議。
會議還以差額票決的方式確定:加大老年人關懷服務力度;提高困難群眾兜底保障和關愛服務水平;提供就業保障和暖心服務;推動構建高質量公共教育服務體系;開展關愛孕產婦和新生兒健康服務;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醫保服務便捷化;提升食品、藥品安全抽檢水平和開展放心消費活動;為青少年提供更加普惠專業的心理健康服務;提升城鄉安居宜居保障水平;加強全民科普教育,為江海區人民政府2025年十件民生實事項目。
李捷指出,過去一年,全區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1+6+3”工作安排,守正創新、真抓實干,有力推動全區經濟向上、結構向優,向全區人民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的答卷。今年是江海“新三十年再出發”的第一年。不久前召開的區委十屆八次全會暨區委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打造珠江西岸現代產業樞紐的目標,提出了強化“國家高新、江海門戶”戰略定位,做強兩大戰略平臺、做優“1+3+2”產業體系、實施“九大行動”等一系列部署。此次大會以法定程序將區委的決策部署轉化為全區人民的共同意志,對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作了具體安排。全區上下要統一思想、迅速行動,走好“新三十年再出發”的第一步。
李捷強調,一要以黨建引領為主線,筑牢政治忠誠。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抓好“國字號”基層立法聯系點建設,探索一條立足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具有江海特色的基層立法聯系工作模式。二要以高質量發展為抓手,夯實產業根基。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高標準建設機器人智造港、智能家電、光電光學等專業園區,加快向千億產業園區邁進。強化“全員招商”格局,主動全面對接深圳,推動深江聯合招商,形成“深圳總部+江海基地”格局。要營造珠三角一流營商環境,各級領導干部要當好“企業服務專員”,企業服務中心當好企業辦事“總代理”,確保“無事不擾、有求必應”。三要以民生福祉為根基,共建幸福之城。推進“百千萬工程”攻堅行動,建設外海智能制造、禮樂都市農文旅、江南“一河兩岸”三大品牌,扎實開展十項民生實事,真正把民生賬單變成幸福清單。
李捷指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載體。區委將一如既往地重視和支持人大工作,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視、工作上鼎力支持、決策上充分尊重,為人大依法履職創造良好條件。區人大及其常委會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主動作為,不斷開創新時代江海人大工作新局面。“一府一委兩院”要嚴格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作出的決議決定,依法向人大報告工作,自覺接受、主動配合人大監督,不斷提升依法行政、依法監察、公正司法水平。各街道、各部門要認真辦理人大代表的議案建議,做到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營造尊重代表、支持代表、服務代表的良好氛圍。全體人大代表要珍惜代表榮譽、牢記重托、忠實履職,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大會確定的目標任務上來,不斷實現江海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