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平市公用事業集團有限公司打造的“光儲充放”能源站集光伏發電、儲能、充電和放電系統于一體,已成功上線運營。開平市科工商務局供圖

目前,開平市公有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已建成13座公共充電站、1座公交車專用充電站,共配備直流快充充電槍306支、交流充電樁8臺。企業供圖
江門日報訊 (記者/劉嘉猷) 近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聯合公布2025年縣域充換電設施補短板試點名單,開平市與聯合申報的鶴山市成功入選,合共最高可獲中央財政獎勵資金4500萬元,為縣域新能源汽車普及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開平市近年來在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成效顯著。開平市先后出臺《開平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等政策文件,截至目前,累計建成公用和專用充電站157座、充電樁1840支,基本實現城區和鄉鎮公共充電設施全覆蓋,全力滿足本地市民、廣大游客和過路司乘人員對新能源汽車安全便捷充電的需求。
此外,依托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赤坎古鎮等文旅資源,以及“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建設成果,開平市將充換電設施與全域旅游、鄉村振興深度融合。數據顯示,2024年,開平全市接待游客超千萬人次,旅游收入突破60億元。10年間,開平累計新建農村公路210公里、改造危橋31座,建制村雙車道通達率達98.23%,為“充電樁+旅游公路”“充電樁+鄉村路網”多場景應用奠定基礎。
試點建設將重點推進充換電技術創新與模式創新。近年來,開平市積極探索新技術新模式——開平市公有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建成大功率充電樁、液冷超充樁、重卡專用充電站等先進設施,形成多場景服務能力;開平市公用事業集團有限公司打造的“光儲充放”能源站,通過光伏雨棚收集太陽能轉化為電能進入儲能系統,為充電樁及附屬配套設施供電,最終實現低碳運行;本土企業海鴻電氣成功研發并正式運營全國首家立體集成模塊化鄉村充電示范站以及集成一體式智能光儲汽車充電站,為鄉村充電設施建設提供新方案。
根據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在3年試點示范期內,開平市計劃新建的充電樁總功率為36400千瓦,包括新建換電站1座、V2G充電樁16臺、大功率充電樁51套、全液冷充電樁2臺、光儲充電站充電樁10臺,總投資額超6500萬元,通過科學布局與設施升級,進一步提升充換電服務的便捷性與高效性,為新能源汽車的廣泛使用提供有力支撐。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