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3月,開平市組織市重點自媒體走進大沙鎮開展花海茶田系列采風活動。
講好開平故事,就是要讓開平的文化、溫度、活力被看見、被記住、有共鳴。一直以來,本報開平記者站等主流媒體以及各部門單位政務新媒體憑借權威性、專業性,構建了開平故事的“主干”,但還需要自媒體的蓬勃發展,為開平故事注入“枝葉”的鮮活與豐富。
文/圖 江門日報記者 李淑珩
深耕內容創作
助力文旅發展
開平市精準挖掘本土網絡力量,目前已培育一支以本地重點自媒體、抖音博主和原創音樂歌手為主的“網絡名人”隊伍——“開平旅游網”“開平有料”等重點自媒體賬號全平臺粉絲均超10萬;“全球不知道”“潘德林(廣東河陽)”等開平“網絡名人”在抖音、快手平臺粉絲總量超百萬……這些本地重點自媒體逐漸形成流量聚合效應,有的用鏡頭記錄城鄉變遷,有的用文字解讀政策紅利,有的用直播搭建產銷橋梁,產出一批宣傳爆款,在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服務群眾需求等方面發揮了作用。
自媒體行業看似門檻低,但想要做出有影響力的內容、打造爆款自媒體,卻對人才有著極高的依賴。為不斷壯大正能量“網絡名人”隊伍,發揮自媒體力量,助推“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開平市將自媒體人才培育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今年以來,開平市推送15名涵蓋直播博主、自媒體編輯、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負責人等“鄉村網紅”參加由廣東省委網信辦、省農業農村廳聯合主辦的千名“鄉村網紅”大培訓,分赴廣州、深圳學習以數字技能、產業融合、合規風控為核心的課程,為學員提供實戰賦能,從“單打獨斗”的創作者成長為“賬號運營+直播帶貨+短視頻創作”的復合型人才。
同時,開平市積極引導自媒體聚焦本土特色,讓正能量內容成為激活文旅經濟的“催化劑”。這些充滿鄉土氣息與文化溫度的內容,不僅讓網友看到開平的“顏值”與“內涵”,更讓開平市打造的“三好”(“好網民”“好公益”“好作品”)品牌深入人心,助推“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
堅持“引導+監管”并重
推動自媒體行業行穩致遠,絕非單一維度的“放任生長”或“強硬約束”,而是需要堅持“引導+監管”并重,構建長效機制,才能確保自媒體在“百千萬工程”中發揮正向作用。
近年來,開平市強化監管,不定期走訪本地主要自媒體平臺,了解自媒體的運營狀況、隊伍建設和管理模式,宣講網信領域重點法律法規政策,從源頭上規范信息發布流程,進一步加強自媒體平臺規范管理,壓實平臺主體責任。
在此基礎上,開平市更注重“服務型監管”,通過交流培訓提升自媒體規范化運營能力。每年定期召開自媒體交流會,了解自媒體內容生產傳播、網絡文化建設等方面的做法,引導他們弘揚優秀文化,營造清朗網絡環境。推送重點自媒體參與江門市“網絡名人”學習交流活動,讓從業者掌握網絡前沿知識和傳播技巧,扎實推進“網絡名人”隊伍建設,實現“既守底線,又創精品”,更好傳播開平好聲音、社會正能量。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