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讀(2021年至2025年7月)
開平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實現量質齊升,融資規模快速增長,結構持續優化,質量顯著提升,越來越多企業把知識產權當作核心資產來運作,金融資源與創新成果加速對接。
?知識產權質押筆數從4筆增加至177筆
?實現質押的發明專利件數從11件增至123件
?高價值專利數量由136件增長至307件,整體專利質量提升15.37%
?商標質押實現零的突破,累計服務企業15家
江門日報訊 (記者/劉嘉猷) 記者近日從開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自2021年啟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以來,開平市堅持以“百千萬工程”為牽引,積極推動“知產”變“資產”、“專利”變“紅利”。截至2025年7月,開平市知識產權質押登記金額累計突破54億元,較2021年的600萬元增長近900倍,融資規模實現跨越式提升,成為破解企業融資難題、助推產業創新發展的有力支撐。
近年來,開平市高度重視政策引導在優化融資生態中的關鍵作用。開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相關部門及金融機構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2024年以來組織2場專項授信活動,金融機構現場授信總額達5.788億元。同時,對符合條件的質押融資貸款企業給予貼息支持。據統計,截至目前,已指導63家企業申請貼息資助562.885萬元,切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銀企合作協同機制的深化是開平市推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快速發展的重要保障。近年來,開平市推動轄區13家銀行建立協同機制,全面梳理融資產品特色與審批流程,幫助企業從“不敢辦、不愿辦”轉向“主動辦、積極辦”。同時,通過建立企業“白名單”制度,累計推送10批重點企業名單,優先推薦擁有高價值專利的科技型企業,并常態化組織開展銀企對接活動,為企業搭建高效融資通道。
為提升服務質效,開平市安排專人開展“一對一”輔導,在專利評估、質押登記、材料準備等關鍵環節提供全流程咨詢支持,并積極爭取推動與資產評估、質押備案等第三方機構協作,壓縮辦理時限,加快資金落地,讓企業更快獲得金融支持。
據悉,與傳統以不動產抵押獲取貸款的方式不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是一種新型融資途徑,企業可憑借經評估的無形資產——專利權,向銀行申請貸款。這種方式不僅實現了專利的市場價值,也為中小微企業注入發展動力,有力助推科技創新。不少企業負責人表示,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貸款為他們打開了新的融資通道。“以前覺得專利只是技術成果,沒想到還能變成實實在在的資金支持。通過質押融資貸款,企業加快了新產品研發進程,擴大了生產規模,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一位企業負責人說。
開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探索金融與創新深度融合的路徑,引導更多高價值專利和優質商標實現融資價值,真正讓“無形資產”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硬核支撐”。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