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日報記者 嚴建廣 劉嘉猷
“這些衛生死角清得好啊!以前夏天蚊蟲嗡嗡飛,窗戶都不敢開。現在好了,垃圾運走了,積水沒了,連心里都跟著亮堂起來!”開平市月山鎮北二崗凹村村民羅姨說。
愛國衛生運動開展以來,開平市著力構建“環境整治+病媒防控+長效管理”三維防護體系,全力推進從主干道到背街小巷、從城中村到遠郊村落的環境清理。
如今,一批長期影響環境衛生的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城鄉環境實現“亮麗升級”。從城市大街小巷到農貿市場,從城中村到鄉村,開平的“環境之變”看得見、摸得著。
破解“老大難”問題
縱橫交錯的城中村冷巷普遍空間狹小,人根本無法進入清理,傳統清理工具在此也毫無用武之地,因此冷巷垃圾成了清理工作的“頑疾”。
在此次愛國衛生運動中,三埠街道的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和村民集思廣益,自制了不銹鋼釘耙等“神器”。在多款實用工具的助力下,衛生死角的塑料袋、瓶子等垃圾被陸續清理,讓冷巷衛生等“老大難”問題在此次愛國衛生運動中得到有效解決。
與此同時,黨員干部拿出敢于啃“硬骨頭”的勁頭,迎難而上、全力奮戰,對天臺堆放的廢舊家具、輪胎、花盆、水桶、泡沫箱、包裝袋、建筑廢料、閑置器皿等各種雜物垃圾進行全面清理。看著眼前整潔開闊的天臺,長沙街道寶麗花園的住戶忍不住拍手稱贊。
公共服務場所環境也實現了顯著提升。開平市聚焦客運站場、高速公路服務區等領域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通過環境消殺和衛生整治,為旅客構筑了一道堅實的“無蚊交通”防線。例如在義祠客運站,舒適的環境引來旅客關阿姨點贊:“很多工作人員搞衛生,沒有蚊子,很干凈。”在G325國道,經過持續攻堅,國道沿線曾經易積水的花盆、石材、膠桶等雜物被徹底清理,蚊蟲密度顯著下降。
城鄉環境煥新
走進三埠街道銀海市場,眼前的景象令人眼前一亮。以往,市場遍布污水橫流、雜物堆積的“臟亂角”,如今,市場地面、下水道口干凈整潔。保潔人員手持工具穿梭其間,及時清理垃圾,確保環境時刻保持清爽。
“現在來市場購物,和在超市其實沒有太大區別,比以前整潔很多。”市民劉女士感嘆道。
開平市將愛國衛生運動與城鄉人居環境整治深度融合,聚焦重點區域、場所全力清除蚊蟲孳生地、整治環境衛生,全方位推進城鄉環境衛生整治——
在城區,以農貿市場等為重點,積極開展大清潔大整治,打造無蚊農貿市場,全力營造安全、衛生、舒適的市場消費環境,為市民的“菜籃子”保駕護航。
在鄉村,對重點村莊周邊環境實現“防控級”提升——雜物被清除后,閑置空地、房屋角落不再有積水隱患,更多的村莊“靚起來”,群眾的心里也“暖起來”。
各醫療衛生機構圍繞“清積水、清垃圾、滅毒蚊”的工作要求,以防蚊滅蚊為核心,以清理蚊蟲孳生地為重點,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確保布雷圖指數等成蚊密度相關指標持續處于安全水平。
各學校對校園環境開展了“拉網式”排查與清理。師生共同參與,重點針對教室、食堂、宿舍、圖書館等室內區域,以及綠化帶、垃圾收集點、天臺樓頂等衛生死角,全面清除積存垃圾、落葉和閑置的盆罐容器,從源頭上消除蚊蟲孳生隱患。
增強全民衛生意識
“為構建和諧健康家園,我們本著對家園、對自己負責的態度,鄭重承諾管好自家庭院……”日前,翠山湖石榴塘安置房區的16戶住戶自發簽訂保證書,保證日后在新鋪設的水泥地不養家禽,不亂放生活污水盆罐容器、不亂倒生活垃圾、不亂堆雜物,保證屋前屋后干凈整潔。
在此次愛國衛生運動中,翠山湖管委會發動黨員干部、消防員、居民等一同行動起來,經過5個小時的努力,不僅清除了轄區內的垃圾,更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凝聚起鄰里互助的溫情,讓居民在環境改善中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幸福感、獲得感,也增強了大家的主人翁意識,堅定了日后一起齊心協力守護健康家園的決心。
翠山湖石榴塘安置房區住戶的承諾,是開平市全民健康衛生意識增強的一個縮影。
隨著愛國衛生運動的開展,居民主動參與公共衛生維護的積極性顯著提升,為營造更健康更干凈的人居環境注入了持久動力。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