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蓬江區摩托車及零配件產業已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圖為珠峰摩托生產車間。

深圳企業代表走進蓬江區,了解摩托車企業。
□文/圖 江門日報記者 任佳燕 羅霈
“大長江”摩托車銷量連續22年行業第一;珠峰摩托上半年實現出口增長90%,連續3年銷售額保持超30%增長;星火減震器加速增資擴產步伐,積極響應市場需求;深圳企業從摩托車產業考察中發現商機,共謀智能化發展……乘著“大橋經濟”的東風,今年以來蓬江區摩托車及零配件產業發展如虹,捷報頻傳。
日前,2024年度廣東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正式公布,蓬江區摩托車及零配件產業集群成功入選,這是近年來蓬江區全力推動“3+2”產業集群發展的重要成果,也是蓬江區摩托車及零配件產業集群實現提質增效、創新發展的有力證明。
從“轉型升級成效明顯國家基地”到“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典范”,蓬江摩托車及零配件產業何以持續領跑?產業發展有何新動向?近日,記者走進多家摩托車及零配件企業探尋答案。
產業鏈條完整
走進江門星火減震器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一組組機械臂正有序運行,對初步形成的減震器零件進行高精度加工。該公司2005年落戶蓬江產業園,始終專注于各類型摩托車前后減震器的研發與生產,如今已發展成為華南地區最大的減震器生產企業之一。
“當初我們就是瞄準了江門摩托車產業的發展基礎,選擇在蓬江落戶。經過多年的發展,如今蓬江產業園周邊都是摩托車產業相關企業,從原材料供應到整車制造,再到銷售與后市場服務的完整產業鏈條,產業配套越來越完善。”星火減震器董事長林國軍表示。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沉淀,蓬江區打造了產業發展熱土——不僅擁有“大長江”這樣的摩托車行業龍頭,有力帶動了摩托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發展,還發展出珠峰摩托、正豪摩托、輕騎集團江門光速、建雅等10多家整車生產企業,以及格威精密、萬豐摩托、星火減震器等一批零配件企業。
“目前全區摩托車及零配件產業已經形成覆蓋原材料、零部件、整車制造、銷售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關鍵零部件包括發動機、氣缸體、變速器、減震器、制動器、車架、輪轂、電噴系統等整車配套部件產品均有布局。”區經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蓬江區在摩托車產業鏈下游銷售領域優勢明顯,從線下實體店到線上電商平臺均已建立較為完善的營銷渠道,在摩托車養護、維修等領域也形成較為健全的服務體系。
依托良好的產業基礎,眾多企業掀起摩托車“出海”浪潮,發展態勢愈發強勁。蓬江區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摩托車及零部件)憑借其顯著的轉型升級成效,榮獲商務部認可,彰顯產業實力新高度。
“企業銷售額連續三年保持近30%的增長,由于企業銷售策略的調整,2024年上半年出口量增長90%。”江門市珠峰摩托車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黎陽表示,該公司自主研發的摩托車產品遠銷南美洲、非洲及中東地區,外貿出口業務量也穩步增長。
“當前,摩托車行業面臨轉型升級的挑戰。一方面,企業需要加強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推出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另一方面,企業還需要加強品牌建設和市場營銷,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陳黎陽表示,珠峰摩托正積極籌備一系列新項目和新產品的開發工作,這些項目和產品將更加注重環保、節能和智能化,以滿足市場的新需求和新期待。
“我們的減震器有三大標準:安全性、舒適性和耐用性。為了確保產品質量,我們積極與省科學院江門產研院達成合作,通過強化檢測手段,讓減震器在舒適性能上實現顯著提升,使產品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林國軍表示。
為進一步推動摩托車產業的研發創新,蓬江區致力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目前,蓬江區擁有國家摩托車及配件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東)、廣天機電工業研究院、五邑大學摩托車研究院等多層次服務平臺,產業配套完善。此外,省科學院江門產研院通過與中山大學共建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江門分中心,將“天河二號”算力資源引入江門,為摩托車及零配件等產業的研發設計、仿真分析、數字化轉型提供算力資源、算法支撐、數據分析等技術創新服務,以“超級大腦”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3年,蓬江區摩托車及零配件產業規上企業56家,規上總產值205.06億元,同比增長6.5%。2024年1—4月,摩托車產品出口18.3億元,同比增長29.9%。
奔赴智能化、潮流化發展新藍海
隨著深中通道的開通,乘著“大橋經濟”的東風,蓬江區摩托車及零配件產業也吸引眾多深圳企業關注。比如,近期深圳市智能終端產業協會組織了一批深圳智能制造企業代表前來江門考察調研,其中重點考察了蓬江區摩托車及零配件產業和相關產業園區建設。
在深圳市智能終端產業協會執行會長安自能看來,江門摩托車產業底蘊深厚,全國領先。“今后,摩托車產業必定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發展,而深圳的智能制造技術在全國甚至全球都是領先的。接下來,我們希望實現深圳高科技企業與江門制造業企業的精準對接,形成‘深圳總部+江門基地’‘深圳研發+江門生產’‘深圳服務+江門制造’的產業聯動新模式。”
在考察過程中,付禮軍等三家深圳企業的代表從中發現了商機。“我們中有專注儀表盤開發的,也有專注天線等零配件研發的,現在正研究探索液晶儀表顯示盤電子化升級的方案,可為江門摩托車企業提供更加智能化的升級產品。”付禮軍說。
與此同時,本土摩托車企業也紛紛把握發展機遇,推進增資擴產計劃。“我們對于摩托車及零配件產業的發展十分有信心。”林國軍表示,其底氣源于星火減震器多年來深耕行業的深厚積淀,該企業的戰略規劃與摩托車及零配件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高度契合。當前,星火減震器的增資擴產項目正在蓬江產業園如火如荼地推進中,總面積達到3公頃,計劃建設64000平方米的標準化智能化三層廠房。“新廠房投產后將大大提升我們的生產能力,實現70%的零部件一體化生產,滿足市場需求。”林國軍說。
作為摩托車及零配件產業的發展熱土,蓬江區不僅促進了星火減震器等本土企業茁壯成長,還成功吸引了華龍摩托、競帆摩托、鼎林車架、意通新能源以及輕騎光速摩托車等眾多項目的入駐,為整個產業的持續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摩托車已不再是簡單的交通工具,而是成了一種時尚和文化的象征,特別是在年輕消費群體中,摩托車潮流文化正在逐漸興起。”陳黎陽介紹了當前摩托車產業發展的新趨勢。
去年,蓬江區成功舉辦了2023中國(江門)摩托車文化生態博覽會,吸引建雅摩托、長華摩托、華龍摩托等46家產業鏈企業、39個摩托車俱樂部以及700多名“摩友”到場參加,交流摩托車生態發展經驗,還與僑鄉咖啡文化互融互動,吸引人流量超過3萬人次。“我們主要布局重型休閑機車領域,目前推出的香帥重型巡航系列摩托車產品在土耳其、意大利、西班牙、法國、俄羅斯等國家頗受青睞。”廣東建雅摩托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齊安威表示。
“我們支持摩托車及零配件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建設企業技術中心,推動產業‘零地擴產’,加快轉型升級。同時,鼓勵本地企業實現技術和產品升級,開發投放250cc及以上排量巡航車、賽車及越野車等中高檔摩托車及電動摩托車。”區經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蓬江區將進一步鞏固提升摩托車及零配件產業優勢地位和支撐作用,著力延鏈、補鏈、強鏈,打造一批摩托車及零配件產業的一流品牌。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