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白沙街道花園社區舉辦的皮影戲主題非遺體驗營,孩子們通過動手體驗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文/圖 江門日報記者 羅霈 通訊員 蓬組軒
暑期已近尾聲,蓬江區新就業群體黨群服務中心卻依然熱鬧,不時傳出孩子們的歡笑聲。這個由蓬江區、環市街道、龍福社區三級共建的新陣地在今年6月剛建成啟用,一個多月來已舉辦4期暑期班,正在進行的最后一期暑期班專門面向轄區外賣騎手的子女。“不會無聊,上午和小伙伴上課,下午就一起寫作業。”班上的小李同學笑著說。
假期孩子們去哪、誰來看管,曾是很多職工家庭面臨的難題。今年以來,蓬江區探索推廣“公益+低償+市場”運營新模式,進一步用好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擴大暑期托管服務規模。據統計,今年暑期,各社區攜手“合伙人”舉辦各類暑期班121期(每期三天或以上),其中低償班60期、公益班61期,讓3000多名青少年假期過得有“知”有味。
探索“公益+低償+市場”
社區服務模式
暑期剛開啟,棠下鎮華安社區便接連舉辦了兩期各一周的公益夏令營,首周攜手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英韻柑潮”實踐團,開設英語角、小話劇、陳皮文化等特色課程;第二周聯動五邑大學“丹心筑夢”突擊隊,與孩子們一起認識史前生物、探索象形字來源,還組織大家前往陳垣故居參觀,此外還有音樂、美術、圍棋等課程,精彩一波接著一波。
“往年社區只辦一到兩周的托管班,今年除了公益班,我們還與校外教育培訓機構合作,在黨群服務中心舉辦少兒硬筆書法班、圍棋班、美術班、手繪動漫班、哪吒創意課等5門低償興趣班,每門均為期兩周及以上。”華安社區黨支部書記陳家榮向記者舉例介紹,如圍棋班一期共10天收費399元,相比專業學習班每節課要價上百元,實惠的社區課程受到了不少家長青睞。
此外,位于白沙街道豐樂社區的江門市“蓬友圈”黨群服務中心,接連舉辦了5期低償暑期班,每周一期,提供了周家拳、體適能訓練、跆拳道等運動類課程,以及機器人科普小實驗、非洲鼓、童聲聲樂等科技、藝術類課程。
據了解,這是蓬江區立足中心城區在讀中小學生眾多、校外教育培訓機構多元的實際狀況,先行先試探索的“公益+低償+市場”社區服務模式,通過課程共辦、收益共享,在黨群服務中心攜手開課辦班,收取低于市場價的學費,吸引各方社會力量參與。今年暑期,全區共舉辦了60期低償班。
“‘公益+低償+市場’社區服務模式給社區帶來了不少新伙伴。”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暑期過后將繼續完善機制,動員更多“合伙人”參與進來,在工作日晚上或周末時段錯峰開課辦班。
整合社會資源
共辦民生實事
黨群服務中心暑期班,單靠社區力量難以辦好。為此,蓬江區6個鎮(街)84個社區今年攜手60支周邊高校的大學生志愿隊,以及社會組織協會、校外教育培訓機構、公辦民辦醫療機構等47家“合伙人”,通過整合社會資源共同辦好這一件民生實事。
“社區提供陣地,機構提供師資,大學生志愿者助力,讓暑期班課程變得更加多樣。”環市街道碧桂園社區黨總支書記周淑娟表示,除了五邑大學3支大學生志愿隊助力,今年該社區的暑期班還得到了江門開放大學、培正棋院等“合伙人”的支持。
“大家先用導線連接發光二極管與銅片、鋅片,再把銅片和鋅片插入水果中,最后打開電路開關,看二極管是否亮起?”“哇,水果也能當電池!”……今年暑期,潮連街道豸岡社區攜手五邑大學、江門職業技術學院、愛爾新希望眼科醫院等,舉辦了為期7天的公益夏令營。除了傳統課程,夏令營還安排了水果電池實驗、氣壓小火箭大冒險、易拉罐斜立魔法、空氣炮與箭頭的秘密、生活中的趣味AI、眼健康科普等實踐課,與孩子們一起探索科學奧秘,寓教于樂。
既可長見識又能動手體驗的文化課程,同樣深受孩子們的喜愛。白沙街道花園社區先后舉辦了兩期非遺體驗營:首期以皮影戲為主題,與江門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合辦;第二期以醒獅文化為主題,邀請陳白沙龍獅武術團進行教學。
“越來越多的‘合伙人’加入,讓社區暑期班越辦越火,也得到了更多孩子的追捧。”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整個暑期全區共有3000多名青少年走進黨群服務中心,參加各類興趣班、夏令營,接下來將總結經驗、優化模式,為市民帶來更多暖心服務,為孩子們送去更多歡樂。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