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日報訊 (記者/李銀換 通訊員/劉雪莎) “今天這堂課改變了我對核電的印象,原來核電基地可以是‘海底花園’‘一方茶園’‘海豚樂園’。”近日,中國廣核集團“核鑄未來”清潔能源科普市集走進澳門沙梨頭坊眾學校,吸引該校500多名師生參與體驗,一位學生在參加完清潔能源科普課之后如是表示。
據悉,此次活動由中國廣核集團旗下的企業臺山核電負責,經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組織協調,首次將核能科普教育引進澳門學校,是中國廣核集團充分利用地理優勢,建立粵港澳大灣區常態化公眾溝通交流機制的新突破,亦是畫好內地與港澳交流合作“同心圓”的良好實踐。
活動中,臺山核電培訓部老師通過生動講解與案例剖析,深入淺出地講解核能發電科學原理,重點展示了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標桿——“華龍一號”的創新突破;學生分批次走進充滿未來感的科普展覽現場,在核電、光伏、風能等多能融合的沉浸式互動展區中,探索清潔能源技術奧秘,在寓教于樂中構建起對綠色能源的立體認知。
“這次科普活動打開了同學們走進清潔能源的大門。”澳門沙梨頭坊眾學校校長任蜜莎表示,“通過親身體驗,孩子們認識到核電不僅安全,更是實現綠色生態發展的重要途徑。”她透露,該校將于今年下半年組織學生到臺山核電站實地參觀,深化學生對我國核電發展及核能應用情況的了解。
中國廣核集團表示,將以此活動為契機,深入建立常態化粵港澳公眾溝通交流機制,為同心同行推動大灣區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