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粵鄉村換新顏”實踐隊開展“青耘中國”直播助農活動。
□文/圖 江門日報記者 林育輝
“哇,這款產品好可愛呀!”近日,在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以下簡稱“廣科院”)與江門臺山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精心籌備的“臺山有禮”灣區文化創意大賽參賽作品展陳現場,一系列由文創團隊或個人匠心獨運打造的文創產品驚艷亮相,處處彰顯著精巧構思,讓人目不暇接。
這場以推動文化IP轉化為經濟價值為目標的大賽,是校地攜手共進的生動寫照。自“雙百行動”啟動以來,廣科院、星海音樂學院與臺山市展開了深度合作,為本地教育提質、產業振興和文化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活力,助推“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
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
廣科院作為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與臺山市聚焦產業發展、教育提質、科技創新、城鄉規劃等重點領域,在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數商助力產業振興等方面重點發力,推動學校資源與臺山需求精準對接。
近期,不少人會在手機上刷到臺山大米的帶貨視頻。“今年前5個月,公司在電商平臺的銷售額已達440余萬元。”臺山市國有糧食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旗下的珍香米業官方旗艦店5月銷售額突破130萬元,在抖音商城米面類店鋪行業排名從379位躍升至109位。
能取得這一系列成績,離不開與廣科院合作的電商項目。針對臺山農產品企業品牌影響力不強、銷售渠道單一等問題,廣科院實施“龍頭企業培優+中小微企業扶強”計劃,組建由電子商務、移動商務等專業教師構成的“數商興農專家團”,為臺山大米、臘味、海產品等地標或特色農產品量身定制“品牌升級+數字化運營+新媒體推廣”全鏈條解決方案。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的銷售模式,有效推動了臺山特色農產品的品牌化、市場化進程。
“雙百行動”廣科院駐臺山服務隊副隊長周捷信表示,廣科院將與臺山農業控股集團啟動“臺山優品”線上銷售校企合作項目。“我們以市場數據為指引,科學完成‘臺山優品’電商品牌策劃和方案設計,制定了‘產品測試—代工生產—品牌自營’的商業實施路徑。通過打造區域公共品牌,促進臺山特色農產品供應鏈協同,推動更多臺山特色農產品拓展銷售渠道,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
此外,廣科院在推動臺山教育提質方面成果豐碩:與臺山培英職校等3所中職學校開展中高職貫通培養三二分段試點,2025年招生135人;與臺山市教育局、臺山培英職校聯合舉辦人工智能賦能教育創變專題培訓2次,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覆蓋6300名中小學教師,有力推動了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指導臺山培英職校制定《人工智能專業工作方案》,助力其開設人工智能通識課,賦能臺山智慧教育。值得一提的是,由廣科院捐建的“云中課室”也即將投入使用。
在產教融合方面,廣科院與臺山培英職校、廣東鴻特精密共建的“智能制造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已正式開課。首期招生70名,通過“高校教授+職校教師+企業工程師”的混編團隊和“雙導師”制教學,實現了招生即招工、課程即工單、畢業即認證的全鏈條精準育人,為縣域中職學校破解產教“兩張皮”難題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方案。
讓群眾感受藝術魅力
臺山是廣東音樂之鄉。作為華南地區唯一一所獨立設置的高等音樂與舞蹈專業學府,星海音樂學院在“雙百行動”中重點做好公共服務,將音樂藝術帶到鄉村,讓廣大群眾進一步感受專業院校的藝術魅力。
在藝術展演方面,今年以來,星海師生團隊已在臺山開展城區演出1場、鎮村演出3場、學校演出2場。其中,“五四青年節系列活動”專場演出以及“四九藝術嘉年華”還帶動了當地消費和公益事業的發展。據統計,“四九藝術嘉年華”吸引游客2萬人次,消費總額突破25萬元,促使鄉親捐款28.58萬元支持四九鎮公益事業。
星海音樂學院還依托“嶺南音樂‘傳薪’鄉村文創工作室”,舉辦2025“學·會”廣東音樂研傳工作坊系列活動——“廣東音樂田野學堂(首講)”,特邀臺山廣東音樂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劉英翹等多位專家擔任授課講師,通過口傳心授、研習交流的形式傳授廣東音樂精髓與技藝,助力臺山廣東音樂傳承與發展。
4月23日晚,星海音樂學院聯合臺山市教育局,在臺師高級中學舉辦“僑韻星聲·情系雙百”講演融合音樂會,以“講演融合”為特色,打破傳統音樂會的單一演奏模式,將專業講解與藝術表演深度融合。作為“基層美育教育提升工程”的重要實踐,此次音樂會是校地合作幫扶的又一創新成果。“雙百行動”星海音樂學院駐臺山服務隊隊長詹鎮豪介紹,鑒于觀眾對音樂的掌握程度不一,這種形式有效消弭了觀眾與藝術認知間的隔閡,為觀眾搭建起從“聆聽旋律”到“理解藝術”的橋梁,實現了藝術感知與知識傳授的同步。
此外,星海音樂學院還針對非遺傳承創新與發展項目以及東南亞風情特色小鎮文化品牌提質工程,組織師生團隊分別到斗山鎮浮石村、海宴鎮五豐村深入實地調研浮石飄色和東南亞歌舞,為兩者的傳承與發展提供新路徑和機制。今年,星海音樂學院將利用省專項資金100萬元,聯合臺山有關部門創作一部以歸僑文化為主題的舞蹈劇,打造臺山僑鄉特色文化精品,推動文化創新與發展。
典型案例
“云中課室”為教育信息化建設貢獻力量
“云中課室”是廣科院積極響應國家教育信息化發展戰略、助力地方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作為全國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標桿學校,廣科院與臺山培英職校緊密對接,共同制定了“云中課室”建設方案,并投入7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項目實施。
“云中課室”按照“架構先進、共享開放、研發引領”的標準進行高起點建設,以“云”為底座,集成了備課系統、資源調用系統、教學互動系統等九大核心功能模塊,以及智能中央控制子系統、智能環境感知子系統等五大智能物聯管理系統。這些系統的引入,將徹底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實現教學資源的云端獲取與共享、教學過程的靈活交互與個性化定制,以及教學數據的實時同步與分析。
通過智慧課堂功能,“云中課室”支持課堂投票、分組討論、線上測試等多樣化教學活動,有效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同時,該項目還注重資源的共建共享,支持多人集體備課,減輕教師工作量,促進教師間的交流與合作。
在硬件設施方面,“云中課室”配備了先進的教學設備,確保教學的流暢與高效。此外,項目還涵蓋了室內硬裝和文化建設,為師生營造舒適、安靜、現代化的教學環境。
“雙百行動”廣科院駐臺山服務隊副隊長周捷信表示:“捐建‘云中課室’是廣科院結合辦學特色,發揮專業優勢,助力臺山為學生提供優質教育資源的重要舉措,為臺山培英職校乃至整個臺山市的教育信息化建設貢獻力量,共同推動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