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廣海灣青創智谷辦公條件完善,博士團隊點贊臺山的創業環境。
“我們來總結一下最近服務企業的案例情況,看看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這個電路可以根據AI數據進行歸納總結,看看如何調整。”昨日(10月22日),一支由多位博士組成的創業團隊,在位于臺山大廣海灣青創智谷的辦公室里熱烈交流。他們于5月進駐臺山,以智能節能技術為切入點,創辦廣東省瑞達節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達節能”),推動當地制造業綠色轉型。
他們來自不同的專業背景——工程管理、大數據算法、統計學、人工智能及政策科學,因共同的愿景匯聚在一起,借助當地優越的營商環境與深厚的產業基礎,探索節能技術的創新應用。
文/圖 江門日報記者 李嘉敏
高學歷創業團隊專注節能技術研發應用
“我們團隊成員全是博士,大家來自五湖四海,扎根臺山,希望將科學節能理念應用到企業。”瑞達節能負責人高子軒介紹道。據悉,瑞達節能于今年5月正式成立,團隊成員早在2003年便投身智能節能系統及設備的研發工作,是國內較早從事節能產業研究和實踐的專業人士。
“落實‘雙碳’目標,新能源產業迎來爆發期,我們敏銳察覺到節能產業大有可為。”此前就職于臺山企業的高子軒發現創業機會,聯合多位博士創立瑞達節能,成為大廣海灣青創智谷的入駐企業。該公司以“AI+節電+儲能”的創新模式,搶占配電系統節能賽道,為工業企業打造降本增效的綠色引擎,成功與多家企業合作綜合節能改造項目。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一支“有技術、懂市場、善管理”的團隊。該團隊專注于提供定制化配電系統綜合節能解決方案,小到車間燈具,大到變壓器系統。以LPB節能燈具為例,其光效比普通LED燈高80%,壽命長達10萬小時,藍光強度降低至原來的四分之一,節能率高達83%。
人才是第一生產力。高子軒是香港理工大學博士,作為團隊的核心成員之一,他是一位深耕電力與新能源行業的優秀人才。企業另外兩位創始人也是博士,其中,副總經理李波是中國地質大學博士,曾主導智能生產線節能改造項目,使技術落地更加貼合企業實際需求;副總經理王鳳陽是日本立命館大學博士,精通節能減排政策解讀與人才管理。良好的創業氛圍吸引了另外兩名博士加入團隊,其中,同樣是中國地質大學博士的鄧國慶,他專攻大數據與算法方向,負責開發工業節能算法模型,通過實時數據優化設備能耗,例如根據人流量自動調節燈光亮度或空調功率。
瞄準節能產業搶占先機
記者了解到,企業降本需求迫切,節能改造已從“可選項”變為“必選項”。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工業用電量占全社會用電總量的60%以上,配電系統能效提升空間高達30%,僅制造業節能市場規模就超千億元,市場前景廣闊。
瑞達節能創始人表示,臺山工業發展勢頭強勁,產業基礎為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條件。
“現在是AI時代,算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臺山作為工業集中區,高能耗企業較多,我們的算法在這里有望得到更廣泛的推廣。”鄧國慶說。
“臺山有許多用電大戶,我們的節能技術能在這里迅速應用并實現迭代升級。”李波表示,臺山堅實的制造業基礎為技術快速落地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瞄準這一千億市場,瑞達節能創業團隊不僅專注于技術研發,還計劃持續引進高層次人才,以推動臺山節能產業升級。“算法模型需要不斷優化,臺山的工業場景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實驗數據,我們將進一步推廣成熟技術,也希望用算法等大數據助力推動臺山節能產業發展。”鄧國慶說道。
高子軒介紹,之所以選擇在臺山創業,一方面是因為節能環保是朝陽產業,另一方面則得益于當地的政策支持。“大廣海灣青創智谷為我們提供了免費辦公場地,人社、市場監管等部門積極對接市場資源,讓我們的創業之路更加順暢。”
王鳳陽從人才引進角度分享了臺山的吸引力。“我曾接觸許多海內外優秀人才,臺山的營商環境、人文環境以及扶持政策,對高端人才極具吸引力。”他表示,臺山市有關政府部門對企業的發展給予了很大幫助。“臺山不僅營商環境優越,還有獨特的美食文化,這些都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他說。
青創智谷成創業“夢工廠”
據悉,臺山市通過大廣海灣青創智谷等孵化平臺,為高新科技企業提供免費辦公場地、對接市場資源等支持,大大降低企業創業初期的運營成本。
大廣海灣青創智谷作為臺山創新創業的重要基地,2022年6月啟用,以打造縣級港澳青年創業孵化基地標桿為目標。在省人社廳的支持下,大廣海灣青創智谷由江門市人社局與臺山市政府攜手共建,2023年9月起聘請全國知名創業孵化團隊進行專業運營,為創業者提供“一站式”服務。
如今,這個可容納逾50個創業團隊的孵化樂園,累計培育83個優質項目,涵蓋文化創意、新材料、農業科技、生物科技等多個領域。42名碩博及港澳僑高層次人才匯聚于此,其中博士6人、碩士12人,直接帶動就業超800人次,輻射效應惠及6000余人。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