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7日至9月27日,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廣東省開展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并于2021年12月13日反饋了督察報告。江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把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按照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反饋督察報告和《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東省貫徹落實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報告整改方案〉的通知》(粵辦發〔2022〕10號,以下簡稱《省整改方案》)要求,立行立改,全面整改,統籌推動整改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截至2025年2月底,《省整改方案》涉及江門市的17項整改任務,已完成13項,達到時序進度4項。通過落實督察整改,著力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
一、全面加強對生態環境保護的統籌領導,壓實責任,全力抓好督察整改工作落實
(一)高度重視,全力推動整改。市委、市政府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事關全局的重大任務來抓,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共同擔任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主任,多次作出指示批示、開展實地調研督導,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和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生態環境保護和督察整改工作。
(二)壓實責任,實行拉條掛賬。制定《江門市貫徹落實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報告整改方案》,建立17項整改問題臺賬。堅持清單制整改,逐一明確責任單位、整改時限、整改目標和整改措施,實行拉條掛賬、督辦落實。
(三)完善機制,強化督導落實。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建立定期調度、預警提醒、督導約談等工作機制。對推進緩慢或進度滯后的整改任務,向相關整改責任單位發提醒函;2024年,共約談縣(市、區)政府主要領導2人次以及鎮(街道)黨委主要領導23人次。
二、聚焦重點問題,精準發力、真改實改,全面推動整改工作落地見效
江門市緊盯單列問題(蓬江區荷塘鎮南格工業區及開平市蒼城鎮工業區污水治理、恩平地熱國家地質公園礦山生態修復治理)以及全省共性典型問題(出海水道非法洗砂洗泥治理),采取堅決有力整改措施,全力推動整改任務取得實效。
(一)堅持系統治污,持續推進工業集聚區污水治理。一是全面完成蓬江區荷塘鎮南格工業區污水治理整改任務。持續深化南格工業區污水管網排查整改,完成南格工業區5.7公里污水管網建設任務,通過對南格工業區范圍內污水實施總口截污,將污水統一收集進入荷塘鎮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確保污水收集處理到位。完成荷塘鎮篁灣村污水治理工程,新建污水管網4.26公里。系統推進石龍圍水環境整治,水體已消除黑臭。二是按期完成開平市蒼城鎮工業區尾水集中深度處理廠建設任務。項目建設規模為1萬噸/日,已于2022年底建成運行,新建工業污水管網3公里,設施運行正常。
(二)堅持標本兼治,系統推進恩平地熱國家地質公園礦山生態修復治理。一是完善恩平地熱國家地質公園總體規劃。恩平市聘請專業機構對公園地質遺跡點開展科研調查,規范劃定相應地質遺跡保護區,制定實施《廣東恩平地熱國家地質公園規劃(2021-2025)》。二是完成礦山生態修復治理。恩平市制定5個礦山“一礦一策”生態修復工程實施方案,建立“一礦一工作專班”機制,已于2024年7月全面完成5個礦山生態修復工程,并通過專家評審驗收,嚴格按照整改要求消除了礦山地質災害隱患,植被復綠效果良好,生態環境得到改善。三是嚴格落實自然保護地管理制度。恩平市進一步完善廣東恩平地熱國家地質公園管理機構,建立健全縣鎮村三級巡查監管體系,提升自然保護地管理水平。
(三)堅持疏堵結合,高標準推進出海水道非法洗砂洗泥問題整改。一是強化統籌領導。成立市出海水道非法洗砂洗泥問題整改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書記任組長、市長任常務副組長;市紀委書記,分管河長制、公安、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工作的副市長,以及市檢察院檢察長任副組長。專門成立規劃建設、專項執法、干部監督問責三個工作專班,進一步壓實各級各部門責任,全力以赴抓好整改落實。二是強化執法監管。出臺《江門市人民政府關于洗砂管理的實施意見》《江門市洗砂監管執法機制(試行)》等制度文件,建立聯合執法、“兩法銜接”等機制。全面加強新會區崖門水道、虎跳門水道等重點水域巡查監管執法,共查處違反海事法規的涉砂船舶168艘。深入開展專項執法行動,2021年9月至2024年12月,全市共查處陸地洗砂場違規洗砂案件101宗,累計罰款約543萬元。三是強化規范管理。建立陸地洗砂場清單,對全部洗砂場各項審批手續進行再檢查再核定,分類推進整改落實。加強全市陸地洗砂場及海砂淡化場規劃,已于2023年建成3個海砂淡化場,設計年產量385萬噸,超額完成省下達的海砂淡化能力建設任務,并已滿足全市市場需求。
三、以督察整改為契機,舉一反三、提升水平,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
江門市聚焦全省共性整改問題,圍繞落實碳達峰碳中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等工作部署,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奮力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江門。
(一)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深入實施“碳達峰十二大行動”。探索創建國家資源循環利用示范基地,構建“新能源+新型儲能”產業發展格局。2024年,新增分布式光伏裝機容量超100萬千瓦、增長130%。新能源公交車、巡游出租車電動化率達100%。2021年至2024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年均增長53.4%。
(二)大力推進美麗河湖和美麗海灣建設,持續提升生態環境品質。統籌水資源利用、水生態保護和水環境治理,打造一批美麗河湖典范。2024年,江門4個項目入選省年度綠美碧帶幸福河湖建設名單。大力推進近岸海域綜合治理,全面完成409.12千米大陸海岸線和6個有居民海島282.19千米海岸線的入海排污口“查、測、溯”工作,加強入海排污口的動態管理。持續推進養殖池塘尾水治理,2022年至2024年,全面完成18萬畝養殖池塘升級改造綠色發展三年行動任務。
(三)加快補齊環境基礎設施短板,切實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完善城鎮生活污水管網,截至2023年底,已完成新增鎮級生活污水管網145.3公里的整改任務。因地制宜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截至2025年2月底,全市累計完成10153個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治理覆蓋率93.24%。全面補齊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短板,建成運行5個生活垃圾焚燒處理項目,焚燒處理能力從2021年的600噸/日提升至5900噸/日,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下一步,江門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全省污染防治攻堅暨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推進會精神,圍繞建設美麗江門目標任務,以更實舉措、更大力度、更高質量抓好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為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作出江門新的更大貢獻。
附件:江門市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報告整改措施落實情況
江門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
2025年3月31日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