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中國共產黨江門市第十四次代表大會正式開幕。據悉,江門將堅持人才第一資源,深入推進“人才倍增”工程,建設成為集聚華僑華人創新創業的國家重要人才戰略支點城市。“十四五”時期,該市將引進10個以上國際一流水平的科學家團隊、100名重點領域的領軍人才、1000名急需緊缺的博士人才,全市各類人才總量突破100萬。
江門將建設學習型城市,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生動局面——實施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行動,作為“一把手工程”推進,提升校長、教研員、教師能力素質,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全面建設高水平職業院校、技工學校,推動產教深度融合,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大力發展高等教育,提升五邑大學等7所高等院校辦學質量,引進國內外一流大學到江門合作辦學,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培養更多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統籌抓好各領域人才隊伍建設,重點培養成千上萬的卓越工程師和僑都工匠,造就一大批優秀本土專家人才。加大黨員干部輪訓力度,增強“八項本領”提高“七種能力”,大力培養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
樹立全球視野,江門將大力引進“高精尖缺”人才——實施“僑都英才”計劃,加強與深圳人才集團合作,構建全球引才引智網絡,大力引進戰略科技人才、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實施百名博士引進工程,建設博士博士后科研平臺,精準引進一批產業發展、科技創新等相關的急需緊缺人才。積極引進海內外院士科研團隊,高水平建設院士研究院、院士科創基地,著力解決大灣區產業發展核心技術需求,促進關鍵科研成果轉移轉化,培育一流創新科研團隊,為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提供重要支撐。
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江門將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建立以信任為基礎的人才使用機制,尊重用人單位人才舉薦權,賦予領軍人才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經費支配權、資源調度權,讓人才靜心做學問搞研究、多出好成果。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用一流環境吸引一流人才,讓一流人才獲得一流待遇。堅持以事業留人,圍繞大型產業集聚區、戰略性產業集群,搭建人才干事創業大舞臺,讓事業激勵人才,讓人才成就事業。
江門將提供專業高效服務,高標準打造人才友好型城市——完善領導干部聯系服務人才機制,實施“千名處級干部聯系千名重點人才”行動。充分發揮江門人才發展集團作用,積極創建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提供市場化、專業化人才服務。做優人才管家,做好人才住房、子女入學、配偶就業工作,提供上管老、下管小的暖心服務。宣傳好優秀人才典型,辦好僑都國際人才節,在全社會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