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在江門高新港,載著洗衣機、音響、烤爐等貨物的48個標箱被有序吊裝上船,一切準備就緒后,駁船駛離港口,向深圳蛇口港出發。這批貨物到達蛇口港后,將“無縫對接”搭上國際貨輪離境,標志著“大灣區組合港”模式“江門高新—深圳蛇口”航線正式開通。
據悉,“大灣區組合港”通過共享堆場,將樞紐港的服務延伸至支線港,港口之間通過駁船進行貨物調撥運輸,提升樞紐港疏港能力。同時,簡化了監管流程,出口貨物在支線港海關實施“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后,通過駁船運抵樞紐港后直接裝運國際船舶離境。
“繼今年2月中旬江門開通‘灣區一港通’模式實現江門高新港與南沙樞紐港監管場所互聯互通后,今天江門又與深圳攜手開通新航線,江門高新港貨物一站直達樞紐港的范圍更廣了。”江門海關所屬外海海關物流監控科科長梁擁軍說。
江門開通“灣區一港通”后,支線港吸引了海信、金羚等一批企業貨源回流,增加了江門高新港貨運量。此次“大灣區組合港”開通江門航線,引起江門企業的關注和期待。新模式下,貨物從本地企業裝箱到樞紐港裝船出運的平均時間由5天縮短至2天,每個集裝箱平均節約成本300—400元。這次首發駁船上,金羚電器有限公司生產的洗衣機就在其中。該公司物流總監李德林興奮地說:“江門開通‘大灣區組合港’航線后,相當于把深圳的樞紐港口開到了江門‘家門口’,成本隨之降低,企業的選擇也更多了。”
值得一提的是,新模式下,結關退稅業務也隨之前移。貨物裝運國際航行船舶實際離境后,支線港海關即可辦理報關單結關手續,大幅提升結關退稅效率。
據了解,“大灣區組合港”項目,是深圳海關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港口建設、促進深圳港加快發展的重點項目。該項目通過優化海關監管流程,實現粵港澳大灣區沿海沿江分屬不同關區的港口,可共享港口代碼組成一個“大灣區組合港”,貨物在各碼頭間直接通過水路調撥。目前,“大灣區組合港”已輻射湛江、廣州、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肇慶、江門多個城市。
下一步,江門海關將立足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推動外貿物流提效降費,主動加強外貿物流新模式的宣傳推廣力度,進一步促進江門市港口企業與大灣區樞紐港的合作發展,著力推動“灣區一港通”和“大灣區組合港”模式擴展至江門市主要港口及深圳蛇口、鹽田等灣區內主要樞紐港口,助力地方外貿保穩提質。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