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江門雙碳實驗室獲省科技廳批準建設“粵港碳中和科學與技術聯合實驗室”,成為首個“雙碳”領域的粵港聯合實驗室。
該實驗室由江門雙碳實驗室、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香港科技大學共同建設,將開展碳計量與碳資源利用、新型高效光伏、碳政策與碳經濟等方向研究,推動“雙碳”前沿技術研發及創新成果轉化應用。

江門雙碳實驗室。周華東 攝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向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被寫入黨的二十大報告。習近平總書記賦予粵港澳大灣區“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的全新定位,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是題中之義、必然之舉。
江門心懷“國之大者”,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賦予江門的使命任務,積極搶占“雙碳”新賽道,“形成國際節能環保產業集聚地”。2021年12月,江門攜手港科大(廣州)共建江門雙碳實驗室,成為粵港“雙碳”領域合作最大的前沿科研平臺。
兩年間,江門雙碳實驗室發展壯大,成功整合國家能源集團、中國廣核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深圳工研院、中創新航等10多家高水平科研機構和龍頭企業,聯動建設大廣海灣綠色循環經濟產業園、廣東(江門)硅能源產業園和新會雙碳產業園。
“江門雙碳實驗室率先構建‘1+10+3’(即1個主要依托單位、10個合作建設單位、3大雙碳產業園)的政產學研用融通發展模式。”粵港碳中和科學與技術聯合實驗室主任、江門雙碳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徐明說。
粵港澳聯合實驗室是省科技廳批準的最高級別粵港澳合作科研平臺,江門雙碳實驗室獲批建設粵港聯合實驗室,得到港方高度關注。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評價“江門雙碳實驗室是香港與江門合作的代表性、標志性成果”。港科大校長葉玉如院士期待與江門雙碳實驗室加強合作,建設粵港科技示范平臺。

江門雙碳實驗室。周華東 攝
徐明介紹,粵港碳中和科學與技術聯合實驗室將以構建面向應用、優勢互補、開放共享的創新平臺為目標,整合三方的碳中和科創資源優勢,強化人才交流培養、技術聯合攻關、成果落地轉化、科技資源共享等領域合作,探索粵港政產學研合作的新機制、新生態。
此次獲批建設粵港聯合實驗室標志著江門雙碳實驗室邁入“2.0”發展階段,也吸引了不少企業的目光。“希望和聯合實驗室就合作研發、技術轉化、人才引進等領域進行深度合作。”雷恩電池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剛說。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